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资阳雁江:探索“1234”模式 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迈向新台阶

近年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按照“监管好、教育好、帮扶好”工作要求,以加强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为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寻求重点突破,着力解决长期制约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1234”模式,不断推进社区矫正“专职、专业、专责”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人员配置合理、业务素质精干、权责履职到位的高素质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为推进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平安、有序、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40701141733

“一区两组”集中管理,落实社区矫正队伍专职化。本着优化集中、方便管理、交通便捷、综合平衡的原则,根据区划位置和社区矫正对象分布,成立城区工作组和乡镇工作组,以区域划分明确管理社区矫正对象范围,形成了由社区矫正管理局统筹、2个工作组具体管理的“1+2”管理模式。构建“3+5”工作格局。在运行层面上,突破原基层司法所受委托承担社区矫正职能模式,以纵合横通、条块结合双重机制建设为抓手,构建社区矫正管理局统一调度、两个工作组纵向防控、社区矫正委员会成员单位横通协同的“三维立体式”社区矫正工作网络;在具体实施层面,形成由专职工作人员、公益性岗位、派驻民警、司法所人员及各类社会组织力量相互协作、共同推进的矫正工作格局。

“三线共建”分类实施,推动社区矫正队伍专业化。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档案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健全相应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实现“规范一线”。以业务技能为基,常抓队伍专业化,实行周学习、月例会、季拉练,定期组织全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现场观摩、交流讨论、交叉评查等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强基础,提业务,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专业化水平,逐步成为“专业一线”。积极探索教育帮扶新模式,针对警示教育、培训就业、公益活动、心理帮扶四个板块,建立“沉浸式”警示教育基地2个、“定向式”培训就业基地4个,建立公益活动基地5个,实现由“被动改造”转为“主动奉献”。同时,在矫正中心建设“一站式”心理咨询平台,成立“解铃雁”心理咨询站,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重塑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着力搭建“矫治一线”。

“四张清单”权责分明,促进社区矫正队伍专责化。在“一区两组”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制定社区矫正管理局、社区矫正工作组、司法所及教育帮扶小组四张清单,清晰界定各矫正主体的权责范围。社区矫正管理局为执法主体地位,负责全区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组具体负责区域内的调查评估、入矫接收、监督管理、教育帮扶、日常考核、训诫警告、人员查找、提请收监和应急处置等具体工作;司法所受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委托,赋予其协助职能,履行调查评估、走访、案件评查权责;教育帮扶小组肩负法治教育、道德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职责,着力保障了执法主体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明晰、运行更加顺畅。(资阳市雁江区融媒体中心 何莉)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