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领军人物 > 正文

郑国光:加快提升应对极端自然灾害能力

近来,我国南方地区遭遇持续暴雨袭击,由此引发了泥石流、山洪、城市内涝以及流域性洪水等重大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华北地区又遭遇多年少遇的严重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今年以来,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这都凸显了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的严峻形势和严重态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灾害风险高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也不会改变。我国70%以上城市、50%以上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灾害高风险区。21世纪以来,年均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近年来,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趋势,我国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台风、强对流天气、冰冻冷害等也出现极端性强、区域性阶段性特征明显、异常情况多发频发等特点。例如,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2023年7月底京津冀特大暴雨,以及2022年6—8月和2023年6—7月,我国多地连续遭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高温强度大的极端高温干旱,严重影响群众健康和经济运行。今年4月以来,华南地区多次遭遇持续暴雨袭击,强度大、时间长、灾害重,有的降水量超过1500毫米,广东北江发生超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清醒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灾害多发态势。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给自然界造成危险而广泛的损害,洪涝、台风、高温热浪、强对流天气、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灾害的极端性、不确定性加大,对经济社会产生的风险显著增大。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今年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热4月、5月,连续12个月刷新同期最高值。5月24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暴雨引发的特大滑坡导致近3000人遇难。5月上旬,阿富汗持续暴雨洪涝致300多人遇难。迪拜发生破纪录特大暴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洪水。5月以来,南亚、东南亚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多个国家打破最高气温纪录。5月2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出现26个龙卷风,导致100多人遇难。据联合国减灾办报告,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全球自然灾害数量快速攀升,过去40年中仅水旱灾害就增加了6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指出,过去30年自然灾害导致全球农业生产损失约3.8万亿美元。世界经济论坛已连续多年将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作为全球最主要风险之一。可以说,极端灾害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复杂。

深刻认识防范极端灾害的挑战和短板。一是极端灾害的复杂性明显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和强度增加,有可能导致亚洲水塔失衡,降水时空变化的空间差异加大,水资源时空分布更加不均,洪涝、干旱频繁发生,一些地区水资源匮乏程度可能加剧,北方暴雨频率和强度加大,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内涝等灾害风险增加,给防范应对带来更大的难度。二是极端灾害对经济社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23年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造成107人遇难、1600多亿元直接经济损失,此外还引发断路、断水、断电、断气、断网等一系列民生和社会稳定事件,对受灾地区工农业生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生态修复等也带来更大的难度。三是巨灾应对的思想认识和能力准备不足。一些领导干部缺乏灾害风险意识,对辖区灾害风险隐患底数不清,对灾害连锁联动效应认识不足,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存在“重面子、轻里子”问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严重不匹配。“重救灾、轻减灾”思想还比较普遍,对小概率、非常规的极端灾害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准备等明显无法应对大灾巨灾。四是灾害综合监测预报预警的精准度和针对性不足。现行应急管理体系以应对突发事件为导向,难以承担多灾种、灾害链的综合监测预警重任,资源分散、数据共享难、“碎片化”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跨灾种、全链条、综合统筹、资源整合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加快提升我国防范极端灾害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提前预防、科学治理,改变灾难推动型的治理方式,主动谋划防控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更加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着力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科学把握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趋势,增强防灾备灾意识,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做好应对极端灾害的战时准备。要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准备。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快提升防范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灾害防范应对的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坚决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增强重大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承担起防灾减灾救灾的主体责任,构建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各级领导干部需强化灾害风险意识,既要救灾冲在前、表现好,更要防灾做在前、做得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着力提高重大自然灾害的精准预警、精准应对能力。精准预警是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前提。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提高灾害监测感知能力,加强分析研判和联合会商,推动建立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工作模式,既做到及时预警、精准预警,也应防止过度预警、“报大不报小”,着力提升预警内容、预警区域、预警时间、预警措施建议的精准化水平。精准响应、精准应对,完善分级分类的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灾害的应对策略和相关责任人,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加强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落实应急预案行动措施,果断组织群众避险转移、紧急安置等,把握主动权,降低灾害损失。

三是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防范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并融入重大规划、重大工程、重大战略中,主动适应区域人口变化、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等大趋势,科学布局、严格设防、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重视和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研发,特别是防灾减灾救灾急需的工程项目和技术装备研发,不断提升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四是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有针对性地提高特殊区域高灾害风险区的防灾抗灾能力。目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经完成,各地各部门应充分利用这次普查的数据成果,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将其作为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布局和功能区划的重要科学依据。全面治理灾害风险隐患,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灾害应急指挥、救援协调、预案修订、物资调配、灾情评估等科学水平,更加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

五是认真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重大灾害应对的教训,切实做好应对大灾巨灾的准备。当前已进入汛期,防汛、防台风、防内涝、防强对流天气等不容松懈。近来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防范地震灾害也不能松懈。一定要认真排查总结,吸取教训,进一步做好重大灾害风险研判,提前精准监测预报预警,狠抓“责任落实、机制健全、预案完善、风险排查、力量建设”措施的落实,做细做实防范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准备,有力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作者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原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