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未来产业与科技创新:双生态培育的理论框架与路径探寻

【摘要】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未来产业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也给我国高等教育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及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双生态培育,应从拓宽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广度、注重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深度、深化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多主体协同程度入手,优化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创新要素组织配置,提高集聚程度,完善产业创新生态,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科学力量。

【关键词】未来产业 科技创新 双生态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2.008

方敏,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主要著作有《产教融合 学科交叉:面向卓越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课程群构建与实施》等。李景平,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政治文明建设。主要著作有《复杂科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现代管理学》、《地方政府管理》等。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与优化产业支撑体系这六个方面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要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中科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咨询中心主任王宏伟认为,未来产业以满足当下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可以有效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1]未来产业通常具有科技含量高、牵引带动性强、颠覆性强、不确定性大、长期性投入高、生态属性强等特点。[2]与已经市场化、产业规模化的成熟产业相比,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并伴随着投资、创新、技术伦理等多重风险。[3]因此,必须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产业生态,并匹配相应的科技创新生态作为支撑。科技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由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两个方面构成,想要获取最优产出比就需要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高效创新,以人才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优化配置各类资源。

科技创新带来的前沿技术与颠覆性科研成果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促进未来产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未来产业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成果转化的载体并搭建应用场景,能夯实科技创新根基,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从“1”到“100”的飞升。未来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贯穿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唯有将未来产业生态培育与科技创新生态培育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链,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生态链催生未来产业

相较于传统产业,未来产业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细分特性,因此更加依赖区域产业生态培育。事实上,许多未来产业都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硅谷,其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产出更高的人类系统,关键因素包括天赋的多样性、跨越社会壁垒的信任、高于短期理性的动力、促进快速多样合作的社会准则和个人体验,强调基石人物、基石组织起到的聚合作用等”。[4]

数字经济时代,促进未来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从系统层面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问题,只有围绕核心技术推进生态化创新,才能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形成领跑优势。[5]系统培育未来产业需要激发开放协同创新的强大势能,因而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完备生态链至关重要。生态链能够推动未来产业建设形成、促进产业核心技术颠覆性发展、加快技术应用落地并在通过规模效应实现降低未来产业成本的同时提升竞争优势。

“双生态”的科研组织形式推动未来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无形技术形态到有形产业集聚。在未来产业培育的早期,需要改变大园区“见林不见木”的情形。在一个相对较小的集聚区内,如精心设计的楼宇、具备专业化服务的大学科技园,着力推进集聚区项目策划、优化产业配套、精准招商引资引智、建设专业化智能化大数据平台等,营造最适宜的产业孕育生态和科技创新生态,不断推进优质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发展,最终形成未来产业集群。

生态链促进未来产业技术颠覆性发展。重大的技术突破、开创性的科学发现、基础理论的深入探讨往往是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单一研究主体难以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往往需要众多研究机构在多个环节相互支持合作。未来产业的发展依托前沿科技的颠覆性突破,高度依赖纯理论研究和原始创新,因而不得不依赖于完备的创新生态链。[6]良好的生态链能为未来产业提供各个领域的高水平人力资本、来自多方主体的资金投入、运转良好的制度机制,这样的研发氛围才能保障未来产业始终走在时代前沿,为社会带来技术变革。

生态链为未来产业技术落地搭建应用场景。未来产业中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技术创新的应用转化范围、路线往往是不固定的,属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在量产盈利前往往需要不断地试错、改进、调整,这就涉及生态链研发生产各个环节多个参与主体的协调共生。[7]一旦生产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未能衔接,例如,某一参与主体发展滞后,辅助设施不完善,关键技术、实验成果、要素缺失等,都会影响未来产业技术的落地。因此,想要促成未来产业相关前沿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将创新成果投产并在现实场景中规模化应用,就必须依靠完备生态链的构建。

生态链提升未来产业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约化程度。根据“四度”产业创新共同体理念,应较为灵活地处理生态链高度、密度、社会支持度、融合度四者间的关系,优化产业与内部创新要素的配置结构,全力打造“热带雨林式”未来产业生态链条。企业集约化程度越高,配套型、互补型产业越丰富,就越能实现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原材料价格、形成网络效应,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形成未来产业的竞争优势。生态链的构建能够有效集聚不同创新要素。一是提升企业和人才等要素密度。特定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内部企业、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密度呈正相关,科研机构、人才越密集,资金越充裕,企业越集中,越有可能发生创新的“化学反应”。二是提升技术创新活动密度。生态链中高密度的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链的专业化分工会形成技术创新的集聚,这将降低未来产业创新要素的投入成本,对未来产业所在区域的创新活动产生正向的外部性。[8]

综上所述,完备的创新生态链条带来的主导性高校与研发机构、顶尖转化中介、一流龙头企业,对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与地方企业的密切合作已经是大势所趋,终将成为助力科技创新、顶尖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校地合作,更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不同主体的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9]

生态链服务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既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又是我国在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的核心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必须聚焦新型产业链重点领域,打通从研究、技术攻关到产业化应用的链条。完备的创新生态链使科技创新从分散走向集聚,通过推动技术融合,多主体、多环节叠加发力推动科技创新的质变。

生态链推动技术融合引领科技创新。某产业的内部技术革新能够影响其他产业内部产品的价值创造过程,即发生了技术融合。[10]未来科技创新的趋势已经由传统的单一领域内部的技术突破转变为跨行业、跨领域的前沿科技群在技术融合的情境下协同创新,单一生态下单学科的“科学—技术—实验—应用”线性科技创新路径难以快速吸收其他学科创新的精华,可能会扼杀“智力冒险”,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快速形成发展的未来产业。而创新生态链中,性质迥异的科研主体、不同领域的前沿技术、琳琅满目的研究资源在前沿科技高度应用的基础上有了相互作用、跨界融合的机会,进而形成新的科技创新要点,引发新时代的“科技大爆炸”。

生态链集聚多主体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从科技创新演化的角度出发,当代的科技创新已不再是科学家、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能够独自推进的活动,而是需要多个主体共同交流参与的高频率、长周期、大范围项目,科技创新参与主体也发生了由零散性、个别性到集中性、复合性的转变,而生态链的形成有利于更多主体参与科技创新功能协同进程。[11]在完备的创新生态链中,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根据各自在科技创新中的功能定位同向发力,形成既有各自分工又有协同配合的有机创新整体。其中,政府负责制定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各种财政激励措施和资金投入来支持高校与企业的研发活动;高校与科研院所一方面进行基础性的知识创造,另一方面也结合企业需求对某些技术进行集中攻关;企业在推进自身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的同时,提出“订单式”的创新需求,并将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前沿技术成果尽可能地推向市场。在生态链中各个主体的分工协同下,科技创新在目标与问题导向中通过复制、变异等过程不断发展,促使新成果的“井喷”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进而推动生产力边界日益拓展。

生态链助力科技系统多环节联动创新。科技创新的多环节协同是指生态链中系统性的科技输入、创造、转化、应用等环节协同一致、衔接匹配,共同促进科技成果服务产业发展的复合过程。[12]输入环节既包括软性的制度、体制机制、创新氛围等环境输入,又包括科研人才、研发资金、基础性共享知识等硬性输入,还包括上文分析的各个主体如高校与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的投入;创造环节包括基础性知识的“元”创造与成果运用的产业化创造;转化环节既有科研院所对自身研发成果进行的自主性转化,也有企业在生产实践中探索的个性化转化;应用环节则是企业独自进行或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的谋求低成本投入、高经济效益产出的市场化改造。不同的环节在生态链中基于相同的目的前后协同,促成了科技创新“元”知识快速发展、成果加速落地、创新产业日益成熟。

因此,在生态链带来技术融合进而创新的前提下,多主体功能与多环节配合协调都内含生态系统自我演化组织的逻辑。生态链中诸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不同主体能够清晰认知自身的定位与职责,主体间互动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演进发展,输入、创造、转化与应用环节也都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涌现过程的不断完善;而科技创新通过复制性、变异性等机制,也将在一次次的解决问题、通向目标的演化中反哺生态链的建设。

双生态培育的路径探寻

高等教育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一个促进信息流动、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生态系统是培育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复杂系统理论揭示了科技创新的产生过程,涌现新知识的复杂网络难以由单一的权威源形成,而是由众多个体和组织通过竞争、交互协作、互联互通构成,因此技术创新较之过去更加灵活开放。鉴于此,我国高校只有深刻认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正确发展方向,立足技术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全人类的进步发展,才能彰显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责任担当。为夯实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高校不能仅参照传统的长周期、重理论、学科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应该在结合大学应承担的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学科转化、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要求的教育分类与评价体系,促进先进知识的传播。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主要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短缺。未来产业的发展涉及诸多新方向和新领域,因此需要大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同时,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物联网等行业均属于高智力密度和高技术密度的产业,未来产业以原创、前沿和颠覆性技术为支撑,这些技术既包括面向未来的原创性技术,也包括对现有先进技术的创造性整合,因而对人才教育研究起点要求高、培养周期长。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在原创性、跨学科性等方面仍有不足,导致未来产业发展所需复合型人才面临短缺问题。

二是未来产业生态与人才培养互动程度不深,对现有高技能人才转型的引导力度不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前沿高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促进现代企业发展,使现有高技能人才转型需求越来越迫切。由于缺乏社会层面的培训体系,工具和资源库平台建设也相对滞后于未来产业发展水平,人才转型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未来产业人才梯队建设和快速发展。[13]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间,国内量子通信产业市场规模从32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709亿元,年均增速突破两位数。[14]产业发展亟需专业人才,但高校量子信息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仍滞后于通信产业发展。量子信息专业的困境同样出现在智能制造、储能制造、医工学等未来产业领域。由于产业发展初期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国内教育体系人才供给往往要经过较长的培养周期才能满足企业需求,短期内可通过引进外籍领军人才、现有技能人才转型等方式进行填补。

未来人才是未来产业生态的基石,拓展未来人才培养的广度、深度及多主体协同程度,高校才能够实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第一,拓宽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广度。在能源危机、生态失衡、老龄化严重、数字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影响下,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网络等诸多领域已成为国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占领世界经济和科技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领域。不同领域未来产业的发展基础和生命周期存在差异,这反过来又导致对人才的需求不同。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了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提出要“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并提出要“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15]文件的出台为加快高校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新工程学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拓展、突破和起步提供了指引,有利于提升我国在未来产业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第二,注重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深度。未来产业具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等特征,为此需要夯实未来产业发展初期的社会基础,通过先导式普及提升公众的认知度,继而促进未来产业所需人才的全面培养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以“未来科技牵引、学科交叉支撑、产教融合驱动、开放探究教学”为建设理念,着眼未来科学技术领域与国家重大需求,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推动培养模式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未来技术是指那些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其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战略、国家安全、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的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性重要意义,主要涉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极地深海等诸多领域。在这些领域布局和凝练未来技术特色,不仅要加强学科交叉,还要推动学科融合。

第三,深化未来产业人才培育的多主体协同程度。未来产业涉及复杂的前沿性高精尖技术,其研究过程往往面临艰巨的困难,单一创新主体因知识和能力有限难以独立应对。因此,相较于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未来产业更需要构建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以满足国家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培养对口人才,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方案。例如,推动以项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创建了一套有效衔接的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自成立以来,开设了以“设计思维”“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为代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依托各类实验实训平台,邀请企业参与共建,可实现从课程设计到科研创新、从成果转化到创业训练的有效衔接,如在智能制造方向,未来技术学院利用高端装备研究院已经建立的智能精密加工生产线、智慧核电典型实验环境等一系列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平台,支撑《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智能制造系统开发、调试与运维》等项目课程建设。

另一方面,从体制机制建设入手,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人才培养联盟。不断革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一套更加市场化、更具合作竞争力的校地、校企科技成果转化联合运营模式。例如,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围绕重大项目,形成了“校内主导师+校内合作导师+企业导师+创投导师”的研究生导师团队,联合攻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

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生态培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党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16]当前,科技发展正面临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向未来产业转型的阶段,这一转型过程也对原始创新、要素市场和产业生态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原有科研组织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阻碍了基础性研究创新和前沿技术创新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推进其不断完善。

一是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创新要素缺乏有效组织配置,集聚程度不高,产业创新生态有待完善。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应是产学研融合的主力军,但部分高校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尚未建立引导科研人员深度参与企业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的相关制度,这导致部分科研人员只关心自身科研内容,并不关注科研成果转化程度;另一方面,企业推动产学研融合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高校获取优质的人力资本、先进的原创技术,大型企业所拥有的实验室往往在技术创新、信息资源等方面并不亚于高校,而中小企业的资金承受力、生产能力、设备状况又不足以与高校联动促进产教融合。[17]

二是各主体尚未形成协调配合机制和激励机制,与产业端融合程度不足。产教融合是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助力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其通过联合不同利益主体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教育与产业互相结合、互相合作、双向发力,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都希望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希望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政府则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加行政收入,行使行政管理职能;高校希望通过合作转化自身科研成果,提升科研能力,更好地培育人才并提升学校知名度。但就目前而言,能够有效配置各方创新要素且符合三方利益的较为完善的协调与激励机制仍较为缺乏。

三是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空间布局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与地区的产业优势匹配度不高。许多地区在产学研融合中盲目跟风,并未认识到自身的竞争优势,极大地影响了创新生态培育的效果。

为破解当前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生态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可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针对性施策。

第一,提升不同创新主体协同各创新要素的内在能力,提升产学研融合程度,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优化产学研创新网络。一方面,要引导不同创新主体深化合作共赢思想,克服各主体“万事不求人”的封闭思想,并寻找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共同点,形成协同创新的利益共生网络,树立利益共同体思想,预防产、学、研各组织因利益差异产生冲突。另一方面,要探寻产、学、研各主体的利益共赢点,产学研协同创新应以增加利益融合度、降低交易成本、创造社会价值为着力点。例如,西安交通大学依托西部科技创新港的产教深度融合实践,致力于增强各主体的参与度,努力达成学校、企业的利益平衡,做到了创新资源共享,同时发挥企业在需求牵引、经费投入、有组织研发管理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市场主体优势和高等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科研平台和技术成果资源积累等方面的优势,这不仅可以汇聚全球高端人才,培养更高水平的卓越人才,还将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和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第二,营造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健全协同创新的保障与激励机制。各参与主体应发挥自身创新优势,做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一些地方政府应改变以往粗放式财政补贴的支持模式,将着力点放在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体系、完善技术交易平台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创新政策,注重市场力量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推动作用以减少政府补贴对市场竞争机制的负面影响;[18]企业应利用自身市场优势,积极谋求与高校合作,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高校应发挥科研优势,通过与企业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此外,要建立健全多方协同保障机制,尽可能地平衡参与主体利益,实现合作共赢。[19]例如,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轨道交通集团(下称“轨道集团”)共建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下称“创新研究院”),围绕“1121”产教深度融合模式,将高校技术成果资源优势与企业市场主体优势有机结合。不同于其他校企合作“一对一”的模式,创新研究院探索构建“一对多”的新模式,联合行业内十余家头部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充分激活陕西本地科技创新要素,以产品应用为牵引,加强交叉学科、未来学科前瞻布局,加快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努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第三,优化产业分工及产业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形成地区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各地区产学研协同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区位禀赋、资源优势、发展水平,借鉴先导试验区及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确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制定落实相关政策。[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导向,推动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确保地区产学研协同的可持续性,并建立相关反馈机制。[21]从实践来看,陕西省在因地制宜进行产学研空间布局方面的经验可资借鉴,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依托,有效汇聚省内科研、企业、金融、人才等要素,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形成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同时,相关部门还制定了多项推动政策,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22]梳理出了内容涵盖“五大类、70条”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省级政策包”,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全社会协同的“1+N”政策体系。此外,为将总窗口的创新资源优势向地市和区县辐射,构建全区域的协同创新体系,陕西省制定了《秦创原总窗口地市协同“十大”工作举措》,内容涵盖产业、科创、金融、政策等10项措施,形成了省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格局。[23]

结语

未来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双生态培育,是响应党中央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战略部署,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为此,必须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产业生态,并匹配相应的科技创新生态作支撑,通过培育生态链催生未来产业、服务科技创新、培养未来人才,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科学力量。

注释

[1]王宏伟:《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经济日报》,2024年1月4日,第10版。

[2]杨跃承、武文生、党好:《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构筑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23期。

[3]李春成:《着力四大机制创新,培育区域未来产业》,《青海科技》,2023年第1期。

[4] 维克多 W. 黄等:《硅谷生态圈:创新的雨林法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5]李天柱、马佳、高皓天、鲁若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情境下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研管理》,2024年第1期。

[6]李军凯、高菲、龚轶:《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框架与实现路径》,《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年第6期。

[7]王鹏、靳开颜:《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未来产业发展:内涵特征与发展思路》,《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年第3期。

[8]徐星、惠宁、崔若冰等:《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以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地理溢出的双重视角》,《经济问题探索》,2023年第2期。

[9]天津市武清区委组织部:《政产学研合作助力地方发展》,《中国人才》,2024年第1期。

[10]伍建民、李军凯、高菲、龚轶:《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科技智囊》,2023年第6期。

[11]梁炜、朱承亮:《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及监测框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

[12]杜传忠、疏爽:《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与路径分析——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1期。

[13]刘笑、胡雯:《夯实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之基》,《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9日,第2版。

[14]《2023年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2023年6月12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8482000776729183&wfr=spider&for=pc。

[1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2020年5月24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5/24/content_5514379.htm。

[16]卢建军:《加快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良性循环》,《中国高等教育》,2023年第11期。

[17]沈洁、徐守坤、谢雯:《我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逻辑理路、实施困境与路径突破》,《高教探索》,2021年第7期。

[18]刘斐然:《市场竞争、政府支持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现代经济探讨》,2022年第5期。

[19]梁喜、杜嘉倩:《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年第10期。

[20]潘教峰、王晓明、沈华:《把未来产业作为发展重要引擎》,《光明日报》, 2022年9月28日,第11版。

[21]袁亮:《产学研协同 理工医交叉 因地制宜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中国科技产业》,2024年第5期。

[22]《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 介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情况》,2024年4月25日,http://www.shaanxi.gov.cn/xw/ztzl/zxzt/qcy/gzdt/202404/t20240425_2327318_wap.html。

[23]张首魁:《推动“秦创原”与“链长制”深度融合塑造经济稳进“基本盘”》,《新西部》 ,2022年第9期。

责 编∕包 钰 美 编∕梁丽琛

Future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ath Exploration of Dual Ecological Cultivation

Fang Min Li Jingping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industries is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also bring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o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compound talents. The dual ecological cultivation of future industrie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hould start from broadening the scopes of future industrial talent cultiv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pth of future industrial talent cultivation, deepening the degree of multi-subject collaboration of future industrial talent cultivation, optimiz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allocation of innovation factors such as talent,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mproving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ecology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contribute scientific strength to building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future industri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ual ecology

[责任编辑:肖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