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的理论意蕴和实践路径

【摘要】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具有客观必然性,也具有内在统一性,其理论意蕴包含三个方面:人才的多样性、可持续性与产业需求的多样性相契合,教育融合、技能宽度与职业面向、就业弹性相协调,教育教学实践性与专长养成的整合特性相适应。应从政府政策端、人才供给端(教育与培训)、人才需求端(产业)和支持体系端四个维度,探索促进教育、培训和就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教育 培训 就业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2024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①这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应深化对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的必要性、内在机制与实现路径的分析。

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的客观必然性

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是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②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需要更高的站位、更全面的统筹、更系统的设计。推动教育、培训和就业协调发展,为各行各业教育和培训出符合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提供各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需要。当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而技能型就业市场供不应求,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结构不合理,技能人才获得感偏低③。高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之间的矛盾、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的数量与适合的就业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因此,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培训的弥补功能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突破口,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特定人群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问题的有效思路。

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要条件。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保障教育的结构、层次、类型在整体性、长期性上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相一致。教育应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避免过度教育、技能错配。推进教育结构与类型改革,加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力度,加强对职业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支持,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把握教育、培训和就业的内在统一性

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就教育与就业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教育和培训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就业服务;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要紧紧依靠教育和培训。就教育与培训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教育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系统性等特征,是培训的基础;另一方面,培训具有针对性、及时性、适用性等特征,是教育的补充和调适。

第一,人才的多样性、可持续性与产业需求的多样性相契合。人才类型往往是由产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类型来决定的,人才分类进一步影响和塑造教育的类型与结构。一般而言,按照国际上的分类,人才可以被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以往关于教育划分为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与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的这种方法,已不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产业创新多样迭代对多样化人才需求的现实和发展趋势。上述四种人才对应四种教育类型,这四种教育类型在规模、结构、层次上应与产业发展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相契合,这是教育结构、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

同时,科技和产业的迅速发展,不断更新着对各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需求,特别是在就业人口众多的技能型就业市场,技能型劳动者的技能需求急剧变化,去技能化、再技能化和高技能化同时并存,对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时有效的培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适应性、可持续性。因此,人才的多样性、可持续性与产业需求的多样性相契合,为统筹教育、培训与就业工作提供了内在机理支撑。

第二,教育融合、技能宽度与职业面向、就业弹性相协调。既要尊重客观存在的人才分类,又要鼓励人才培养中的融合与跨界。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促进专业的专门性与专业面向宽度相协调,是贯通教育、培训与就业的基本脉络。以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更新调整为例,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体现了专业的专门性要求。同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调整不断扩展专业大类的职业面向,树立融通贯通理念,推进数字化升级改造,鼓励专业群建设,加大选修支持力度等,体现了通过促进和拓展人才培养中的知识融合和技能宽度,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的职业面向和就业弹性,培养企业所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教育领域要处理好专业的深度与宽度,培训领域要处理好技能的宽度和深度,既要专精,又要融合、融通,才能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弹性。

第三,教育教学实践性与专长养成的整合特性相适应。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就业市场需要的规模主体,学术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技能专长的需求广泛存在,技术技能专长的养成需要打通教育—培训—就业的界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融合,将学习与工作的时空多次交叉。在应用性、执行性、操作性的技术技能领域,往往要求劳动者有长时间、多场域的工作与学习的时空跨界与交替,院校学习—职场工作—基于工作的学习贯通运行,可以有效促进不同类型的知识整合和能力形成。

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符合技术技能专长形成的特征。一是整合性,各类知识的相互依存与整合,促进个体各类知识的整合和结构化;二是情境性,即“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技术知识与情境高度相关;三是实践性,即用什么学什么,做什么学什么;四是动态性,即技能是属人的,是活在人身上的;五是弱迁移性,即技术技能与显性知识不同,是很难迁移的,技能培训对特定情境和任务的依赖性也更强。④上述技术技能专长形成的特征,为教育—培训—就业的跨界、联通、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促进教育、培训和就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从政府政策端、人才供给端(教育与培训)、人才需求端(产业)、支持体系端四个维度,探索推进教育、培训和就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政府政策端:加强教育、培训与就业的跨部门协同创新。加快推进教育、培训与就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国家和省级二级统筹教育、培训和就业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为教育、培训和就业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解决政府部门之间管理职能交叉和空白问题。在政策层面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外部基础制度,完善技能人才成长所需的配套支持制度,大力推动政策创新。同时,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一元化管理,而是要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形成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以及个人等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培训和就业协同治理局面。

人才供给端之一:以人才分类、大学分类发展为重点,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人才分类是大学分类的基础。如果大学分类不清,或者不能自觉分类办学与分类管理,就会导致大学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趋同化,可能造成学生无法适应就业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将专业所学用于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能及时投身到产业一线去创造财富与价值,造成学历浪费。因此,有分类才有质量,有分类才有多样人才。

在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调整方面,建议加快实施大学分类建设和管理制度,将大学划分为学术型大学、工程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能型大学四类,在发展学术型大学与工程型大学的基础上,扩大应用型大学和技能型大学的规模。应用型大学和技能型大学应区别发展,不再将职业型高校或技能型大学视为应用型高校的分支,不能将职业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混为一谈,而应该明确职业技术大学属于技能型大学,而非应用型高校。这一点对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科学、技术、技能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科学创新技术,技术引领技能,技能实现技术;技能是技术的具身化。学术型人才的使命是创造新知识,工程型人才是利用新知识做出从未出现过的新物品、新设计、新方案,应用型人才是将上述新物品(新设计或新方案)转化为现实中的一个优化的、可以产业化的物品存在,而技能型人才是接续把这个优化的物品经过产业化生产出一批走向市场的产品。除了学术型人才创造新知识之外,上述三种人才的分工和衔接是从0到1,从1到更好的1,从更好的1到无数个好的1。这就是人才链、创新链,也是产业链。统筹教育、培训和就业,有利于打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堵点与断点,有利于释放出巨大的人才红利。

人才供给端之二: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内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职业流动性,增强职业教育学习者的就业获得感;二是能够促进教育流动性和发展性,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先进的教育标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并实现有效目标,促进自我发展;三是先进产业引领、不断深化高水平的产教融合,拥有高标准投入和保障条件。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能够促进社会包容,是提高就业能力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对接国家重点领域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集群,不断扩大高水平职业教育院校和专业群的数量规模和产业覆盖面。加强职业教育关键办学能力建设,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办学模式改革,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企业培训师队伍,持续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投入。

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两个方面。当前,职业学校教育发展应注意防范因升学、升本而带来的类型特色的流失。中等职业学校尽管已经由就业导向为主转向升学导向为主,但是办学仍然应坚持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色,职教高考应首要突出职业性。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因此,80%—90%的高等职业学校事实上还是会保持专科层次,应紧盯产业需求,实实在在办好职业教育。已经升本的职业院校,应坚持技能型(即职业型)大学办学定位和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促进产业高端化所需要的本科层次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应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坚持需求导向、就业导向,瞄准劳动者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供务实高效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突出任务式课程、行动化教学、真操实做的考核,实施模块化、定制化、个性化的培训组织方式,并与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改造升级相结合。

人才供给端之三:以高学历青年群体就业培训为突破口,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高校毕业生是高学历青年群体,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对象,应成为就业支持政策关注的重点人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⑤高校毕业生规模庞大,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整个社会能够提供的高级专业岗位数量有限,不少企业却招不到技术工,将高校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引导到技能型就业市场来工作和创业,是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问题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本科生‘回炉’读职校”现象逐年增多,甚至有些职业学校为此还开设了大学生班,专门招收“回炉”的大学生。⑥应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多样化人才成长提供交叉和融合的制度支持和路径支持。

人才需求端:以“产教融合中间体”建设为关键,推进高水平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实现从学校到就业过渡的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模式。高水平产教融合,需要建设好“产教融合中间体”。“产教融合中间体”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不同要素、资源、主体等集成组合,是兼具教育性与生产性的中观社会场域空间,包含了多种微观产教融合的组织形态。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如同火车的两根轨道,其合作运行有效,并非两轨重合,而是依靠一个中间体,即“枕木”,才能形成真正的融合效应。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中已经建设了许多靠近职业院校一侧的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中间体”,未来需要建设更多基于企业端的实训中心、产业学院、培训中心等“产教融合中间体”。

建立沟通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的中间体是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国际经验。德国企业举办的(跨)企业培训中心通过整合多主体资源,独家或多家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开展职业培训,构成了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第三元”,客观上发挥了“产教融合中间体”的作用。这个经验所体现的深层机理值得我国职业教育界和产业界学习和借鉴。

支持体系端:完善技能型劳动者的就业保障和社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与技能型劳动者的能力和贡献相匹配的职称、荣誉和报酬制度,激励劳动者对卓越技能的持续追求,形成高技能—高贡献—高报酬的良性循环。建立健全与技能人才相适应的技术技能等级职称评定制度,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政府和企事业组织应加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障,提高他们的入职薪酬;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晋级或认定机制。

加强多样化的职业证书制度建设。职业证书包括强制性的职业资格证书和非强制性的职业技能水平证书,职业证书一般应由代表企业的行业组织、公认权威组织来管理、认证考核、颁发。在政府指导和行业参与下,应建立国家统一的职业信息库、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证书制度,促进职业教育的育人标准、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社会的技能评价标准三方面衔接和融合,打通人人终身持续发展的职业上升通道。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注释】

①②⑤《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日报》,2024年5月29日。

③金观平:《高质量就业呼唤终身培训》,《经济日报》,2024 年6 月17日。

④和震:《产教融合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的洞察与把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第15期。

⑥堂吉伟德:《本科生“回炉”读职校增多呼唤普职融通》,中国青年网,2024年1月11日。

责编/银冰瑶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