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革命文物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借助数字技术,对革命文物资源进行采集、记录、存储、传播和再创造,有利于完善革命文物保护和资源整合工作、深化革命文物的价值阐释、推进革命文物的创新运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应借助数字技术,赋予静态革命文物以动态的生命力,让人们能够感受到革命文物背后的文化空间,充分挖掘革命文物的丰富精神内涵,让革命文物“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关键词】数字记忆 革命文物 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①深刻阐明了革命文物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根本遵循。现今,如何有效地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已经成为全面开创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新局面的重中之重。借助数字技术,对革命文物资源进行采集、记录、存储、传播和再创造,能够让革命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以数字化形式重构与传承,能够让革命文物“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以数字技术赋能革命文物工作的价值意蕴
完善革命文物保护和资源整合工作。借助数字技术,能够将革命文物的历史记忆以数字化形式存储起来,包括影像、文字、数据包等多种形式,有助于实现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一方面,利用红外监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二维数字化技术等,可以实现对革命文物状态的无死角监测。比如,通过安装摄像头等手段,可以有效防止革命文物遭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损坏,是延长其保存年限的重要方法。同时,对于存在灭失风险的、受限于材质等因素而难以传播的革命文物,则可以运用激光扫描、结构光扫描、多图像摄影测量等技术实现三维数据采集,最大程度地助力其永久性存档、管理、利用及展示修复破损的革命文物,实现3D建模还原。另一方面,能够优化革命文物的认定、定级、建账和建档工作,为全国革命文物大数据库建设提供数据底座和数据中台,同时有助于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助力实现革命文物数字化管理。
深化革命文物的价值阐释。综合运用智能导览、虚拟漫游、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手段,将前沿科技与革命文物有机结合,助力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智慧博物馆“基础层、技术层、数据层、应用层”的功能架构完成对革命文物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制作,实现革命文物数字化还原,推动革命文物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拓展。结合声、光、电等光影技术以及AR、AI等最新数字化呈现手段,能够把革命文物相关的历史遗址、遗迹、人物、事件融为一体,实现红色元素的可视化呈现,助力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立体、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文艺创作以及互联网技术,全景、动态呈现革命文物的样态与历史,不断提升传播效果。具体来说,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将文化与科技融合,通过标识系统打造、文创产品开发等手段,增强遗产地吸引力。同时,通过融媒体矩阵升维为立体化、沉浸式、交互性、有代入感的传播模式,在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拓展社会教育覆盖面。
推进革命文物的创新运用。一方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手段,能够构建数字虚拟人和3D数字分身,将宏大叙事与细节呈现、场景再现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从传统教育形式向数字教育形式的转变。即每位生命体均可创建专属数字分身进入革命文物所属时空,进行革命历史的现代复现,实现与革命先烈的特殊相逢、相知、相向而行。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对革命文物、历史素材、红色故事进行多维立体宣传,能够提高革命文物的利用效率,降低革命文物的使用成本,特别是以AI技术作为“创造力辅助工具”,能够创新传承革命传统的方式,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
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面临的难题
各地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程度不一。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应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落实保护责任,加大工作力度”。②2021年1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强调“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依据本规划细化‘十四五’革命文物工作具体任务,制定路线图、时间表,量化考核指标,推动将革命文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政绩考核体系”。③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革命文物机构仍然存在因地、因文物资源而分散建设的问题,容易造成区域间、馆际间的革命文物资源“壁垒”,为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带来不便。一方面,各地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程度存在差异,相关应用系统的使用、运行、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等情况也较为复杂,且大部分革命文物机构使用独立的信息系统。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时期、建设单位、系统来源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系统难以集中到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遵照统一的接口标准、建设一致的数据规范,系统间缺少数据交换和联通,导致数据使用率较低。
对革命文物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目前来看,仍存在面向社会公众的数字化创意传播手段研究力度不够等问题。比如,在相对闭塞的革命老区,展示手段仍以展柜、图片等静态方式为主,存在陈列相对固定、展示手段较为单一、互动设备较为欠缺、设施老化较为严重、内容单调乏味等问题。此外,随着网络传播去中心化和信息海量化、碎片化等加速形成,革命文化传播需要创新理念、优化路径。比如,仅能看到革命文物本身及简单的相关信息,缺乏多层次多形式的展示,难以很好地对革命文物的精神价值进行展示和传承。
革命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从学科专业、培养体系、人才活力、机构队伍等方面进行部署,提出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覆盖多领域多层次人才。④目前我国仍存在基层文物人才队伍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一方面,从业人员素质仍需不断提升。文物保护人才属于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在相关学科建设和专项培训方面需要更加重视。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提高行业标准化管理和用工职业化水平。
数字技术赋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路径
完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立法工作。政策法规制度是引导、激励和规范数字技术赋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关键。一是强化战略思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制定统一的革命文物认定标准,细化完善定级制度,筑牢革命文物“应保尽保”的法治屏障。二是完善革命文物的协同管理体制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力量,开展革命文物普查工作,建立国家文物资源目录,实施好文物保护前置机制,利用数字技术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赋能。三是建设完善革命文物认定保护体系,完善革命文物认定公布机制与分类分级保护机制,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制定革命文物数字采集技术规范,按照革命旧址、可移动实物、纸质文件材料、照片、录音、录像等分类制定元数据采集方案和著录规则。
建设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库。一是建立革命文物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定义,按照“范围全覆盖、数据全口径、标准全统一”的要求,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革命文物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平台,推动建立全国革命文物大数据库,实现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一盘棋”。二是加强各地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开展革命文物数字化采集工作,已完成数字化采集并符合要求的可以继续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则可以持续完善。三是强化革命文物的展示推荐和载体创新,发挥融媒体优势,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宣传。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推动文物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建设,加大文理交叉的文物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比如,2023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明确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自主设置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等本科专业。⑤二是构建多层次、多需求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着重造就一批领军人才、青年人才。通过“强基计划”“国家关键领域战略人才储备招生计划”等,加强常规增量倾斜和存量结构调整,提升文物科技创新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三是充分吸收研发型人才、积极引进管理型人才、加速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打造一支有观点、有思想、有干劲的专业化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从革命传统中汲取力量、从革命文化中汲取滋养,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应借助数字技术,赋予静态革命文物以动态的生命力,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文物背后的文化空间,让革命文物“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作者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员)
【注:本文系202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一般项目“中央苏区文艺作品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和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1KS03)、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元宇宙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JDSZ3046)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习近平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人民日报》,2021年3月31日。
②《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中国政府网,2018年7月29日。
③《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1年12月24日。
④《“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即将印发 首次将科技创新写进题目》,央广网,2021年11月3日。
⑤《中央宣传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年10月26日。
⑥《习近平: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人民日报》,2016年4月13日。
责编/孙渴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