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滴灌”:创新新工科背景下人才文化教育方式

摘 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以塑造创新人格为核心。优质的办学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改善人才质量的物质保障;同时,要努力营造一个包容失败、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教学环境。大学文化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为深入探索提升工科人才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引入了“滴灌”教育模式,旨在进一步强化工科人才的创新能力,推动工科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工科教育 “滴灌”教育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工科人才文化教育的伦理旨向

中华文化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包括传统的生态伦理观、诚实守信观、公平公正观等,应通过将这些内容纳入工程伦理教育中来,基于文化视角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工程伦理,实现工程伦理教育模式的创新。

诚信观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

学术诚信是构建学术共同体的关键性保障,我们开展科学研究旨在对事物存在与发展本质规律的深层次探索。然而,个别学者出于沽名钓誉的目的,采取学术造假的行为,这是对学术基本要求的严重背离。此种行为不仅给个体带来难以挽回的严重伤害,更可能误导其他学者,致使科研资源遭受极大程度的浪费。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学术发展与进步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学术造假行为,捍卫学术诚信,以保障学术研究的良性发展。

工程行业的诚信建设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工程行业的持续繁荣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巨型工程项目相继诞生,这些项目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活福祉与社会安全。因此,对于每一位从事工程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职业诚信是必须坚守的核心价值观。离开了职业诚信,工程行业如同无根之木、无本之源。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植根于经济、科学、社会等多个领域之中。面向未来,无论是工程从业者还是科研工作者,坚守诚信原则、筑牢诚信之基始终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准则。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工程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

公正观

千百年来,中国历代先贤始终秉持着崇尚大同世界与追求公平正义的崇高理念。无论是在管理个人家庭还是治理国家层面,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并不仅仅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需依托于公平的资源分配机制。

多元性是工程价值的重要特征,工程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社会价值,因此这需要工程建设过程中平衡各方利益。一个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是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达到平衡所致,只有切实保障了各方的参与权、决策权与知情权,才能让所有参与者都能通过工程获利。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可能因工程实施而利益受损的一方,通过给予必要的优惠与补偿,确保公平公正原则的贯彻实施,实现利益普惠。

建设工程项目的宗旨在于造福人类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既要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又必须充分顾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追求当代人类福祉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充分考虑并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和权益。可以说,当前我们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否得以有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有机统一。

敬畏生命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仁爱传统。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我们不仅仅局限于自身,更拓展至他人之生命。常言道:“先爱己,再爱人”,身为工程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始终坚守的首要原则便是生命至上,任何利益都不能凌驾于生命之上,任何获取利益的行为都不能以威胁生命为代价。但是作为客观存在的工程风险,我们想要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并不现实,因此工程从业者必须竭尽所能将工程风险降至最低,在工程正式实施之前就必须将工程建成后的负面后果考虑周全,确保工程建设不会对周边的生命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鉴于人类所具备的复杂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研究者在进行干细胞、胚胎、人体等相关研究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对人的尊严、心理健康、人身安全以及人权的影响,坚决抵制一切将人“工具化”“物化”的科学实验。

同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为了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科技文明的发展,我们不得不以牺牲部分动物生命为代价,诸如疾病研究、药物试验等科研活动,往往需以动物活体作为研究材料。因此我们呼吁要对动物予以更多的关爱和保护,尽可能避免以动物活体为实验材料,如有必要应想尽办法来降低实验动物的痛苦,充分尊重其他动物的生命权利。

生态观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温度持续上升、沙尘暴频繁肆虐、雾霾现象日益加剧、冰川融化速度加快以及大量动植物种群灭绝等一系列来自自然的“警告”,它们强烈地提醒我们,人类应当适度放缓经济发展的步伐,将更多的关注与努力放在重塑良好生态、保护自然环境方面来。

自古以来,我国先贤便提倡“天人合一”之理念,这也是中华民族整体自然观的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可以看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论述。道家思想阐释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观,和“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只有正视了万物平等才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佛教强调“众共生世故名众生”“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将众生平等视为自然存在的基石。正所谓“万物有因必有果”,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伤害,自然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予以回应。因此,我们应当秉持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我们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更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要让当代人、下一代人乃至子孙万世都看得到蓝天、见得到绿地、喝得到净水。这是每一名工程从业者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更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路径。

当代工科学生培养面临的问题

工科院校文化氛围不够生动活泼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勇于创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已然成为当今工科学院的主旋律。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培养具备创新特质的青年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我们亦需保持清醒头脑,客观审视工科院校文化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工科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师生间深入且密切的交流与互动基础之上,并辅以完备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唯有在软件与硬件建设上并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求学的热情,彰显其鲜明的个性,进而有助于其创新人格的塑造。

在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抑制学生个性发展、对模糊情境容忍度较低的现象。深入剖析其根源,我们不难发现,在师生间的互动过程中,只有双方能够放下心理防备,坦诚交流,深入了解彼此的想法,才能激发创造性思维,进而营造创新氛围浓厚的校园生态。因此,工科院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工科人才创新人格发展不够均衡

“全人格”力量,作为推动创新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要求实现行为风格系统、自我调控系统以及动力系统之间的有机统一。创新型人格在本质上具备一种共性特质,即他们始终怀揣着对未知的探索渴望,敢于挑战权威、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勇于提出质疑。正是这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得拥有此种人格的人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竭的创新激情,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贡献着积极力量。

在大学求学期间,工科生普遍以“严谨自制”和“坚毅有恒”作为创新人格的核心特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工科生在内心世界构建与文化素养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一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滴灌”教育模式的特点

渗透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活动基本是没有内容的,不少自觉性认知在一般情形下都处于一种“潜伏着”的状态,而且不会被轻易激活,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对之进行把握和理解。“滴灌”教育理念旨在将思想文化教育有机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而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如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者传授的各类文化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均衡地发展。

生活化。文化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模式,围绕生命而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当中的生命力所在,从而使其学习态度、方式,以及价值观发生转变。任何价值观要内化成为指导个人行为的思想,就要能够指导人们充分感受生活,体会生活之美,我们应该在落实、落小、落细三个方面来达到这种境界。“滴灌”教育以渗透法为依托,要求实现学生日常生活与文化教育内容的深入融合,这样文化教育才能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习惯,进而慢慢变成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滴灌”教育落到实处的一大途径就是生活化,这也是其他文化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特点。

持续性。文化教育成果的获得和效应的体现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见效果。“滴灌”教育方式最显著的特征即生活化与渗透性,一旦其效果得以体现,往往能够持久存在并发挥持续作用。因此,在推行“滴灌”教育时,我们必须秉持前瞻性的教育理念,避免仅着眼于短期效益,而应深入思考并规划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当前体制框架下,为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与既定目标之间的紧密衔接,实现长远规划与既定目标的有机统一,应着重强化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全面展现学生在校期间阶段性成果。

“滴灌”教育模式与文化教育的契合点

就理论和实践层面而言,文化教育的“滴灌”模式与农业灌溉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培育引导的同向性

在农业领域,当农作物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需求较高时,通常会采用“滴灌”的方式进行栽培。由于滴灌技术相较于其他灌溉方法成本显著偏高,因此通常仅在高附加值作物上应用此法。由此可见,若作物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生长,则意味着其物质性价值极为显著,也从侧面反映出这是一种需求高且特殊的作物。具体到文化教育中,采用这种“滴灌”的模式,说明其培育对象也具有“需求特殊”和“价值高”这两种特征,二者有着一致的培育导向,而且目的也完全相同。

首先,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方向性问题,其核心目标应当聚焦于“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高校的价值取向必须始终坚守“创新”之根本,并以此为基石,推动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文化教育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正面宣传与引导的核心内容。

其次,文化教育的主要培育对象为青年群体,青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命运,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引领创新潮流的主力军,为社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这一群体正处于创新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对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在培育引导过程中必须科学审慎。

载体支撑的有效性

内容能否对形式产生作用主要取决于载体。“滴灌”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灌溉方式,其效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一套健全完善的灌溉系统作为稳固支撑。确保“滴灌”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便是水源工程的可靠性,水源的充沛程度直接决定了滴灌效果的优劣。在滴灌系统中,动力枢纽发挥着如同“发动机”般的核心作用,它能够有效支配和控制滴灌过程中的流灌间隔、时间及流量,确保滴灌过程的有序进行。同时,管路系统作为滴灌系统中的“静脉”,承担着将水源精准输送至土壤的重任,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而灌溉系统中的滴头则直接与土壤表层接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选择滴头时,必须根据作物生长的土质、地形及实际灌溉需求进行科学合理地匹配,以确保滴灌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作物的健康生长。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的实教行为必须依赖于特定的“中间介质”方能得以实施。换言之,教育者对于教育对象而言,扮演着类似于“载体”的重要角色。因此,为充分发挥文化的“滴灌”作用,我们应致力于构建与创新教育载体,具体应遵循以下要点:

首先,务必确保拥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以此为基础,方能有效提升教师主体的文化修养水平。其次,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教育及其从业者,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与方法,充分激发教育者自我学习的潜能与积极性。最后,在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从“如何选择适宜的滴头”以及“如何精心铺设管路”这两个关键维度出发,确保文化教育框架的构建能够切实服务于受教育者的思想认知。在此过程中,需讲究方式方法,尤其要注重创新,以确保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过程调控的精确化

“滴灌”农业的特色就是充分明确各种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养分、水分需求,通过适量、及时供肥、供水的方式来保证其茁壮生长。所以这种方式能够兼顾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一成果的取得实际上都是滴灌作业“定制化”特征的体现。换个角度来看,这种特点与文化教育的内核颇为契合,文化教育高度重视个体学生间的差异性,并尊重其认知发展的内在规律。学生的认知和思想特点、规律会随着其所处学习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先进技术手段,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确保“灌有所依”,进而精准开展学情分析工作。

工科人才文化教育“滴灌”模式构建路径探析

为了充分发挥“滴灌”模式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作用,我们既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引,确保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充分展现教育环境的助推价值。

优化教学环境,提升环境助推力

校园环境是一种外在影响因素,能够被人们体感和感受到,学生身处宽松、和谐、愉悦的校园氛围会感到舒适、轻松,这对于塑造和提升其文化修养水平意义重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和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2]在“滴灌”背景下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达到文化环境育人目标:

第一,保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支撑校园环境的优化。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离不开良好的硬件条件作为支撑和保障。展览、石碑、雕塑等硬件设施,在塑造和传播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校园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科院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坚定不移地加强校园“大环境”的建设,并将其与文化育人的目标紧密结合,从而共同营造出更加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建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小环境”。精心布置专门用于开展文化教育课程活动的教室,打破传统公共课的模式,以凸显出各个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的特点。一方面,布置教室时一定要体现出“专业化”的特点,唤起不同专业学生的探索欲和自豪感,使得其在心理暗示下接收和内化文化教育;另一方面,跳出“一锅端”的课程局限,鼓励教师结合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来制作教案,确保文化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第二,体现出校园文化宣传渗透的作用。在当前网络自媒体盛行的环境下,由于网络的隐匿性特征,道德、规范及法律的约束性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其效力受到了明显的削弱。因此,要开展好正面宣传引导作用,占领意识形态新兴阵地,使得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内化为指导其行动的指南。此外,还需加强宣传引导在关键事件节点和特殊事件中的工作力度,尤其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这一重要工具,助力个体或群体深刻领会文化教育的深远意义,并树立相应的文化观念。因此,在纪念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和特殊事件中,应积极开展有效的宣传活动,通过正面的引导方式,实现文化教育的深度渗透。

健全教学体系,培植课程引导力

“‘滴灌’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灌溉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程序控制、管道、阀门、滴嘴协调运行。” [3]实现“滴灌”模式与高校文化教育的融合,必须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只有发挥各科课程的作用,才能拓宽文化教育的渗透范围。课程建设的意义就是要使之育人的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并为其他课程助力,其致力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共同发展,从而依托各种课程来形成一种全课程、全程、全员的教育框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滴灌”作用[4]。

第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为基本指导,但不应过分拘泥于教材内容。应依据课程本身的独特性质,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的扩充与深化,既保持对教材内容的尊重,又力求实现教学上的突破与创新。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将正确胜负观、体育精神等要素与体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历史教育方面,应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错误思潮的根源,如历史虚无主义,从而增强他们的历史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自然科学教育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践行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学生在“真用”“真学”“真信”方面的切实需求,应积极构建一种基于真情引导、注重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模式。务必避免课堂沦为空洞无物的口号式宣传场所,这种做法不仅无益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可能引发其厌学情绪。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极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可能波及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必将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5]

第三,有针对性地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使得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地满足,当代青年学生普遍都接触过网络而且热爱网络生活,其获取和辨别信息的方法有很多,同时,对于热点焦点问题,他们也乐于表达个人独特的见解与思考。鉴于此,有必要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活动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实现学思统一的教育目标。努力实现教学互动、教学过程艺术化、课程结构优化的常态化。在设计专题教学时,精心优化课程结构,确保能够充分反映时代性的思考与问题,从而切实发挥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核心价值和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考核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允许他们为提升教学质量贡献智慧和力量。教学过程的艺术化应体现在与学情实际的紧密结合中,这需要我们从教学工作的顶层进行统筹规划,以“滴灌”式的精准教育方式替代传统的“漫灌”式教学模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为教学活动注入新的生命力。

教学互动的常态化旨在深入剖析学生产生认知偏差的根源,进而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策略,有效引导学生并解答其疑惑。同时,我们需借助文化教育之力,有意识地构建一种“教育场”的积极氛围,促进同辈群体彼此实现知识和信息的互通,这样才能真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上学习。

创新教学实践,构筑理论穿透力

文化教育之所以能够影响学生,是因为其具有与生俱来的穿透力,这也是发挥其实用价值的关键所在。发挥理论穿透力作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真理,并使之贯穿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要认真甄选教学介质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文化教育活动当中,实现信息教学技术能效的最大化,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力与创造力。应审慎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辅助性教学手段,避免机械地套用固定模式。此外,教学形式的设计应严格遵循教学内容的要求,确保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以充分体现形式服务于内容的核心理念。

在此期间内,还要注意文化教育课堂氛围的营造。具体而言就是要主动对教学活动中的社会事件、教学案例、榜样人物等内容进行更新,保持与时俱进。同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真正帮助学生掌握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之真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文化教育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追求教育艺术化话语表达的内在动力,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此外,对于所传授的话语内容,应当进行适度柔化处理,以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文化教育,并基于此对人们的行动进行正确的指导。教育主体应该采取科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文化教育课程的兴趣,以话语为例,要用柔性灌输渠道刚性表达,主动将新时代的话语表达模式引入教学实践当中,实现课堂用语的更新,实现学生话语语境与对话层面的结合,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的能动性。

为有效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并消除隔阂,教师应将刻板僵硬的教学用语转化为贴近学生、易于理解的平实内容。这一转变有助于借助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相似性,进一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然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亦需警惕因语言过于“柔性”而导致课堂内容过度娱乐化的问题。始终应以既定的教学目的和特定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适度柔化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参照及自我醒悟的目标。

【本文作者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滴灌’式课程思政研究”(项目批准号:19BKS177)阶段性成果,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贺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略

责编:冯一帆/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