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代表之声——如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史浩飞:

牢牢掌握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其中,必须坚持把科技的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要主动谋划、主动对接、主动支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努力从国家急迫需求和战略需求出发凝练科学技术问题,持之以恒地投入到对科学原理的探索中,解决国家战略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思路。

要转变思维方式,开创发展新局。要勇于引领、敢于创新,特别要深耕基础研究,筑牢原创之基,敢于挑战学术前沿,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发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此外,还要将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与产业链结合起来,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报记者刘新吾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  吴群刚: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可从多方面入手,积极推进相关改革举措。

推进重点领域科技改革。要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积极开展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要结合地方优势构建特色实验室体系和产业创新平台。服务保障好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做好全国重点实验室服务指导和绩效评估,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以实验室体系化支撑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聚焦优势产业重点领域,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缩短先进技术产业化、生产制造规模化时间周期。

要优化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深化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构建符合不同类型科技创新规律的项目管理和经费配置机制,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

(本报记者宋豪新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吴远大:

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要高位谋划、统筹推进应用型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引导研究型高校合理设置研究方向。从市场需求出发,以一线企业产业重大项目为牵引,聚焦突破关键技术,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强化校企院所合作机制,不断增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对接能力,全面解决高校、企业人才对接问题。高新技术企业要积极参与组建培育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通过人才带动、产学研结合,力争突破关键技术,同时也助力自身成长。

要通过政策支持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和时间精力成本。可在财政、税收优惠、资金风投、职称评定等领域出台相应政策,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使其潜心投入到创业创新成果转化工作中去。同时,在科技成果权属、转化收益分配等领域配套保障性政策,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加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本报记者金歆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  陈军:

加快锻造创新型人才队伍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因此,我们必须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

高等教育要坚持把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和提升学科水平,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到前沿科技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同时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

要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打破传统教育与科技之间的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研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好科教融合与产教协同。在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此外,还要为创新型人才队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科研平台,鼓励青年科研工作者开展自由探索和创新性研究;优化科研管理制度,减少科研人员的非科研负担。

(本报记者武少民靳博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