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普陀区总工会“123”工作法护航职工“心”健康

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与日俱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但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存在资源匮乏、分布不均,专业人才缺乏、咨询费高,释放压力渠道少、效果不佳等问题。舟山市普陀区总工会积极探索“123”工作法,围绕一个中心、推进双线服务、牢抓三项重点,以建平台、重服务、促发展为宗旨,推进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区职工心理健康水平,打造了“工”字特色心理健康服务先行地,推动工会服务向专业化、品牌化、创新化发展,助力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普陀。

一个中心上下串联,建设心理健康“服务圈”

打造以职工心理健康体验中心为枢纽,户外劳动者驿站为触角,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为辅助的“1+41+N”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阵地网络,形成职工心理健康普惠服务圈。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建设一个中心。投资100万元打造500平方米左右的职工心理健康体验中心,设置了智能宣泄室等7个功能室,免费为广大职工提供一个集舒缓内心情绪、心理放松减压和心理训练于一体的体验训练场地。二是以职工为导向打造爱心驿站。依托“普工@家”品牌,利用核心城区、本岛街道、偏远海岛的41个户外劳动者驿站,添置暖心物品、应急药品、各类书籍等,满足职工尤其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精神需求。三是协同多方力量健全服务架构。强化政府工会协同联动,邀请舟山医院专家、联合区卫健局工委,为职工开展心理讲座和义诊活动,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区美丽心灵工作室专业团队常年进驻中心开展坐诊服务,向需要个别咨询服务的职工积极伸出援手。

双线服务同步推进,织起心理健康“惠民网”

坚持“线上线下全面推进”,线下高标准打造实体服务阵地,线上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化转型发展,全方位满足职工的心理服务需求。一是科学化制定服务菜单。深入基层调研掌握职工需求,聘请专业团队设计个体咨询、VR认知体验、智能宣泄、音乐放松生物反馈、心理沙盘、团体辅导六大心理健康“菜单”,通过面谈等方式收集整理反馈意见,为精准提供多元化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有效遵循。二是多渠道宣传服务活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工会特色心理健康服务宣传,通过今日普陀、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依托“群体e家”开通热线和预约服务,深入基层、印发宣传资料,有效扩大职工心理服务宣传工作的覆盖面。2023年7月以来,开展宣传活动12次,印发宣传册2000余份。三是个性化提供服务体验。围绕职工情绪控制、人际关系、亲子教育等,针对企事业单位开展团体活动,依托心理健康咨询师资团队,开通心理健康个体咨询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产业工人及其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2023年7月以来,开展各类活动25场次,服务职工1500余人次,个体心理咨询超230人次。

三项重点齐抓共促,架好心理健康“连心桥”

聚焦抓好组织、抓好模式、抓好制度三项重点,坚持用“心”谋划、精“心”发力、暖“心”服务,推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见行见效。一是抓组织,建设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筑巢引凤搭建了一支4人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咨询师团队,其中3人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素养高、经验丰富,能与职工“心贴心”交流,精准服务职工心理需求,提升全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二是抓模式,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围绕企业所需、职工所盼和工会所能,以多元化、开放化、创新化为特点开展职工心理服务模式,组织心理咨询讲师“走出去”开展心理健康公益巡讲,同时把各领域专家“请进来”为职工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让职工真切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关怀。三是抓制度,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品质。注重规范运营,建立心理健康服务阵地标准体系,始终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的建设原则,制定出台职工心理健康体验中心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工作制度、服务制度、来访者须知,推进职工心理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

普陀区总工会通过不断探索关爱职工群众心理健康的模式,有效推动职工心理健康体验规范化发展。实现了线上线下“心”服务全覆盖,形成家门口、指尖上的心理健康“服务网”;提升了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心理需求,有效提高了职工心理健康体验的参与度、满意度;打通了职工“心”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疏导职工情绪,助力释放生活压力。(舟山市普陀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 李捍东)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