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被誉为“北方水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叮嘱“守好这一库碧水”。十堰市牢记殷殷嘱托,扛牢守护“北方水井”、拱卫京畿生态安全和功能提升重大使命,以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抓手,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10年累计向京、津、冀、豫安全供水超63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
“守井”光荣,但光荣背后更多的是责任担当。作为一名基层人才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人才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守井”能力水平的重要前提、核心要素。面对有限的财力、并不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艰巨的“守井”任务,唯有提升站位、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算好人才工作“三笔账”,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算好“长远账”:自主培养人才是根本
十堰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战略性水源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最大的财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堰曾经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农业分量重、农业人口多。如何摆脱“端着金饭碗讨饭”的窘境,让“守井人”也过上幸福生活,核心在发展产业,关键在人,难点在人才。
几年前我们调研发现,虽然十堰市有7所全日制高校,高校数量在全省仅次于省会武汉,但大学生留堰率较低。很多从农村考入大学的青年,回不到农村一线。再加上受到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就业步伐加快的影响,农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少数留乡青年素质技能,远远跟不上乡村全面振兴要求。
随着产业向“新”进程加快,综合型人才、专业化人才需求迅猛增长。如果一味靠“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人才缺口只会越来越大,人才工作也只会越来越被动。唯有牢牢把握人才自主培养这个根本,不断健全人才“造血”机制,才能摆脱无人可用的窘境。
人才自主培养,要聚焦促进高质量发展。十堰工业基础好,但绿色转型发展任务重、压力大。我们持续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办好“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全省试点”,举办“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人才培训班,多方联动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双创战略团队。
人才自主培养,要注重内部“挖潜”。2021年以来,我们将“10万名大学生留堰计划”列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清单,并为此组建了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领衔的工作专班。大力支持驻市高校优化设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亟需学科、新兴学科,培育服务地方所需的急需紧缺人才,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在堰创业发展,驻堰7所高校大学生留堰人数达到3.8万,留堰率实现翻番。
我们还注意到,很多优秀青年出生于乡村、成长于乡土、工作在基层,他们对脚下的土地更熟悉、对群众的感情更深厚,参与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愿望更强烈。从2015年起,我们在湖北率先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大力选拔优秀青年农民免费接受高等教育。其中,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蒋家明带领全村年轻人发展电商,打造“湖北淘宝第一村”,获得中国淘宝“十年十人”称号。全市2405名参加过“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优秀农村青年,已经成长为“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的实用人才。十堰人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经验,也入选中组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算好“突破账”:精准引进人才是关键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被誉为“东风的延安”“大山里的深圳”。当下,汽车产业深度变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风口”。产业新赛道稍纵即逝,高端人才争夺激烈。车城十堰如何弯道超车、“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如何破局,考验着人才工作者的责任担当、经验智慧。
应对急需紧缺人才短期问题,关键还是要以用为本,精准引进人才。我们采取谋远与应急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思路,不断拓宽引才视野,刚柔并济引进具有国际水平和影响力的绿色领军型和领域型人才团队,推动支柱产业快速转型升级。
打好“水缘牌”
十堰与北京,因水结缘、因水结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我们抢抓京堰人才智力对口协作机遇,连续10年开展“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聘请北京院士专家任十堰市科学顾问和特聘专家,与清华大学等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十堰市产业发展“把脉会诊”。
截至目前,十堰市已经与115名院士专家、300余名专家团队成员建立合作关系。院士专家们累计为464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789个。这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帮助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专利36项,企业产值9年增长20多倍。
打好“乡情牌”
树高千尺,根脉相连。我们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积极引导在外科研人员、企业家、创业者等十堰籍人才回归投资兴业。让人欣慰的是,通过“乡情牌”,房县引进了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院士团队建设十堰(房县)合成生物创新城。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全面投产后年产值达50亿元。
此外,我们还敞开胸怀,积极引导在外优秀人才回归。从去年3月起,面向十堰市行政区域外,招引40岁以下、本科学历以上、具有行政事业编制或国有企业正式录用的人员“回乡”与家人团聚,为十堰发展出力。截至目前,已吸引140余名十堰籍在外人才回乡发展。
打好“平台牌”
对高精尖人才来说,事业是“吸铁石”,平台是“梧桐树”。因此,我们积极搭建强平台载体,推动项目引才、平台引才、以才引才。我们推动高校和“专精特新”装备龙头企业联合组建“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学院;依托中国工程院创建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这些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了十堰市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端人才,为政府决策咨询和企业研发关键技术、培育人才提供着坚强人才支撑。
精准化、大力度、全方位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有力提升了十堰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仅在汽车产业方面,十堰去年实现产值960亿元,同比增长8%;年产新能源汽车8.2万辆,出口6.5万辆,占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80%。
算好“服务账”:创优人才生态是保障
十堰市是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跟一二线城市相比,我们肯定在经济实力上有短板。但我们并不妄自菲薄,我们意识到,招才引智,十堰市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那就是一流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
在越来越关注健康、注重生活品质的今天,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才服务做细,让人才深切地感受到山里人的淳朴,感受到这座城市识才、爱才、惜才、用才的诚意,各类人才一样能安心、扎根、干事。
这几年,我们深耕育才“沃土”,制定聚才“良方”,筑牢服务“暖巢”。
在人才政策方面,我们在全省率先出台《十堰市招才引智奖励办法》《十堰市招才大使选聘管理办法(试行)》等10多个文件,形成支持博士硕士就业创业的13项政策汇编。全市引进2300余名硕士博士。
在服务措施方面,我们把打造青年友好型标杆城市、完善优化青年就业政策体系列入市委重点推进事项清单。创新建立“武当人才卡”制度,从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31个方面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同时,针对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难问题,我们“上门服务”。职称评审“直通车”累计开展民营企业职称评审16场次,评审通过1860人。
许多人反映,最近三年十堰人才工作氛围浓厚,无论是领导重视程度,还是措施推进、经费保障力度,都是空前的。博士李健毕业于韩国江原大学,目前在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担任副院长,他说,“十堰的人才政策非常‘走心’,大家不仅从生活上感受到了便捷,更从精神上找到了荣誉感和归属感。”
人才的认可是对人才工作者的最大激励。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持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守好“北方水井”,作出基层人才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作者:汤宏,系湖北省十堰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文章据“《中国人才》杂志”2024年第6期,转发时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