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已然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党的建设、基层治理等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机遇,要主动靠“新”求变、凝“新”聚力,通过拓宽“党心视野”、搭建“暖心驿站”、焕发“内心动力”,发挥其在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独特作用。
凝聚思想合力,拓宽“党心”视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是经济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产物,近年来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级城市中涌现,但阵地缺失、人才紧缺、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该群体的党建效能,让抓经济发展与抓党建发展不能实现同频共振。抓“新”党建发展需从组织帮建、统筹力量入手,引导其主动向“党”靠拢。要构建上下联动、条块清晰的党建工作格局,推动党建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充分发挥行业主管的参与作用,对就业群体实施统筹管理,让“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无所遁形,确保达到“活动有场所、互动有平台、责任有主体”的基本要求。同时着力探索区域化党建模式,合理建立健全“两新”党组织,常态化开展“双找”“红色专题学习”“亮身份”等诸多党建活动,选派优秀党建指导员扩充党建力量,引导新业态群体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汇聚“新”心向党的力量。
整合服务效能,搭建“暖心”驿站。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归根结底也是人民群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织部分,流动性大、权益维护难、劳动强度大等现实问题导致其对党的归属感不强,只有聚焦解决“急难愁盼”的切身问题,提供精准、贴心的最佳服务,才能增加其归属感、幸福感。一方面要用好街道社区“主阵地”,整合利用社区内的党建服务中心、党群工作站、文化站等场所,根据新业态群体的聚集情况与实际诉求,合理打造集学习、活动、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暖心”驿站,持续提供取暖避暑、休息小栖、帮办代办等多项便民服务,进一步彰显党组织的关心关爱;另一方面要发挥群团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群、居民小区党群、无职党员、志愿者等群体力量,解决其在法律咨询、权利维护、劳动仲裁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建立完善常态化管理服务机制,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心”有所属。
融合创新要素,焕发“内心”动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具有潜力大、活力足、创新强、分布广等优势特点,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优点,找准基层治理与群体融合的需求关键点,引导新业态从业人员充分融入基层治理“共同体”。一方面要将人员融入网格,将外卖员、快递员、货运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纳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利用其“熟门熟路”“交通便利”等特点,鼓励其参与社区治理,成为网格党支部的“眼睛”“耳朵”,及时了解城市发展中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新工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接受能力普遍较强,在网络上具有一定号召力、影响力,可以引导其在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所在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文化竞争力。(江西省丰城市泉港镇人民政府 葛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