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领军人物 > 正文

张俊伟: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水平

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国高度重视推动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宏观经济治理”,要求“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强全局观,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求“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这些都反映出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以宏观政策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宏观经济政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充分彰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效果。必须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优化和完善宏观调控措施,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效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一方面,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锚定这一目标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必须正确把握高质量发展中质和量的辩证关系。通俗来讲,“质的有效提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呼应,表现为培育先进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有赖于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量的合理增长”主要表现为经济平稳运行和保持合理适度的经济增速,有赖于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量的合理增长”是经济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反过来,“质的有效提升”离不开“量的合理增长”提供支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来稳定市场供求关系、改善社会预期,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另一方面,重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是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任何一项政策出台,要想取得好的政策效果,都要考虑政策执行力,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其与其他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进行政策体系设计时,需考虑不同政策在政策目标、传导机制、时间效应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加强政策统筹协调、放大政策组合效应。同时,政府职能发挥是否充分、履职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市场运行效率,关系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必须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能由市场解决的问题、配置的资源,政府应充分尊重市场。牢牢扭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牛鼻子,不断提高政策设计和政策实施水平,确保政策实施效果,在持续激发和增强全社会活力过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在具体实践中,需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增强取向一致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最主要的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宏观调控,首先要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向一致性。积极财政政策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财政改革、政府债务管理等对财政收支以及政府公共投资的影响;稳健货币政策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强监管、防风险举措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国内银行借贷、股市债市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运行态势设计相关政策,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在进行政策组合时,考虑财政、货币政策在政策作用机制、政策效果、政策时效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考虑各自的政策空间,确定政策组合,从而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非经济领域的改革、发展也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在进行宏观经济政策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非经济领域的重大改革和发展事项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必须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好非经济性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大局稳定。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就加强非经济性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一致性明确了发力方向。必须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最大程度实现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目标。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