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健全完善组织工作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成德眉资组织工作协同发展迈向新台阶

以坚强的组织保证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6月27日,成德眉资及省内部分其他市(州)公务员考核奖励研讨会在成都市郫都区召开。四川省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到会指导,成都市、自贡市、德阳市、乐山市、巴中市、眉山市、资阳市、甘孜州委组织部分管负责人及处(科)室相关人员,部分省级公务员平时考核联系点分管负责人,成都市各区(市)县委组织部分管负责人参会。

参会人员实地调研省委、省政府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情系三农·固本”工作室建设情况。研讨会上,各地组织部门和省级公务员平时考核联系点等8家单位围绕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先进典型培养管理、公务员奖励等专题进行分享发言和研讨交流,并就“聚焦考准考实,着眼为基层减负,提升公务员考核质效”达成调研合作。

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首次围绕公务员考核奖励工作举办的研讨会,也是成德眉资组织工作协同发展的掠影。如何做好协同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这是成德眉资四市长期以来认真思索的课题。四市组织系统围绕服务实施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把党建引领作为深化区域协作的牵引性、先导性工程,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成德眉资组织工作协同发展,着力以组织工作的高效协同引领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712105557

成德眉资四市组织部门突出高位高效,积聚协同发展组织领导力。坚持从机构设置、工作推进、深化协作等方面集成发力,构建起成德眉资组织工作协同发展的“四梁八柱”,推动形成组织有力、推进有序、协同有效的发展态势。组建成德眉资组织工作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由4市常委部长任组长、常务副部长任副组长、分管副部长任成员,下设综合业务、政策法规、组织、干部、人才等8个协同组,抓好统筹协同工作。

2024 年3 月28 日,4地党委组织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成德眉资组织工作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着眼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建立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将4市所辖县(市、区)全部纳入联席会议,积极引导县(市、区)在市级合作框架引领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专题结对协作,成都市15个县(市、区)与眉山市7个县(区、新区)签署合作协议,成都高新区、成华区等与德阳6个县(市、区)分别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成都、德阳、资阳的9个区(市)与眉山市彭山区实行“跨城通办”,上下联动推动组织工作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互育互通,积聚协同发展骨干力量

党委组织部门在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地党委组织部门坚持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调配资源,推动骨干力量协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好与区域协调发展和各地高质量发展相匹配。

结合成德眉资协同发展工作实际需求,深化完善干部挂职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围绕四地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领域互派优秀年轻干部开展挂职锻炼,持续推动四地同城同向发展。

加强培训提能,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共用。每年联合举办成德眉资同城化大讲堂,加强教学交流互动,探索党校主体班在四地开展“两段式”教学,依托战旗村、三星堆、永丰村、三苏祠、陈毅故里等特色现场教学点位,开发现场教学课程,打造培训精品教学路线。推动师资共育共享,常态化开展成德眉资党校系统教师风采交流观摩活动。

与此同时,本次公务员考核奖励研讨会的举办开辟了4地党委组织部门加强业务交流的新路径。依托常态化对接协商机制共同破题、凝聚合力,公务员工作的协同性得到大力增强。今后,4地党委组织部门将就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职务职级并行、选调生招录、公务员考核奖励等工作开展常态化互动沟通,共同研究破解堵点难点。

这期间,作为今年的轮值承办方,成都举办了招商讲坛、科学讲坛等“兴蓉提能”专业讲座,讲座内容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都市圈建设等为背景,以产业“建圈强链”、高新技术等为重点内容,着力用培训赋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4地党委组织部门还注重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等壁垒限制,综合运用选任、调任、聘任等方式,从成德眉资4市党政机关、中央和省驻地方单位、大型企事业单位中及时发现、统筹选用优秀干部,协同搭建选调生招录宣传推介平台,探索建立公务员招录面试考官交流机制,着力提升公务员(选调生)招录质效。

联建联管,激活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共治圈”

3月,“暖‘流’融‘圈’——成德眉资流动党员协同共管机制启动暨德眉资在蓉流动党员党委授牌仪式”在成都市锦江区举行。

仪式现场,成都市启动发布了“蓉城先锋”智慧党建应用系统流动党员管理应用场景,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签署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合作共建协议》。4市深化完善组织设置,推动建立德眉资三市在蓉流动党员党委,秉持“协同机制共建、教育资源共用、服务提质共促、发展成果共享”原则,构建了流动党员协同共管机制。建立常态化服务和权益保障机制,持续做好3079个流动党员服务驿站管理,整合商会协会、工会、人社、司法等部门资源,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和资源支持,定期整理发布机会清单,帮助流动党员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成都市开发运行的“蓉城先锋”智慧党建应用系统流动党员管理应用场景,为流动党员常态化学习提供了保障。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构建“联学共学、互学互促”学习模式,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打通党员学习教育供需对接壁垒,指导各级党组织持续优化教育培训方式,实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全域一盘棋”。

4市着力健全完善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全要素保障机制,推动全效发挥先锋作用。积极引导德眉资在蓉流动党员有序融入“微网实格”基层党组织体系,量身为流动党员搭建发光发热的平台、出色出彩的舞台,凸显“流动”优势,展现先锋作为,1.9万名德眉资在蓉流动党员陆续“进网入格”发挥积极作用。

共引共享,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提升地区生产效率的关键。人才的聚集能够增强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为地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今年以来,成德眉资4市围绕人才政策共商、人才资源共通、人才平台共建、人才活动共办、人才服务共享5个方面,推动建立人才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人才工作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为培育成德眉资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依托成都“科创通”平台整合成都都市圈创新平台、仪器设备等创新资源,建立科技资源共享云平台,推动德阳“科创通”分平台上线运营,加快眉山、资阳分平台建设。建成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投用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这一重大配套项目,面向机器人相关专业本科院校大学生定向培训人数700人次、职业院校定向培训人数238人次,为机器人链主企业输送170个有效岗位。

聚焦成德眉资主导产业人才需求,编制了《成都都市圈人才开发指引(2024)》,发布成德眉资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为成都都市圈青年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搭建求职用人平台,共吸引成德眉资286家用人单位参加。举办2024“蓉漂杯”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成德眉资4市人社系统现场共同签订“成德眉资评审专家人才资源共享协议”,共建评审专家人才信息数据库。举办2024年第121批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四川成都)暨四川省博士后服务团科技创新走进成德眉资示范活动,成德眉资四市人社系统共同签署博士后资源共享协议。

推动“蓉城人才绿卡”与“天府英才卡A卡”进一步互认互通,对德眉资三市持“天府英才卡A卡”的人才集成提供政务、金融、科研、安居、医疗、交通、旅游等7大类12项综合服务。

成德眉资4市的人才协同政策,突出了共引共享、积聚协同的发展方向。着眼更好发挥成德眉资在全省人才工作中的头雁引领作用,推动全省人才发展“1+3+N”雁阵格局基本成势,加快建设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目前,4地各区(市)县党委组织部也正大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主动破解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总结经验做法、挖掘特色亮点、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健全完善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打造区域组织工作协同发展高水平样板。(成都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