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争做心系群众的“泥土干部”

2024年6月1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生前,徐利民常说:“总要给这片土地留点东西。”于是,他用30余年的光阴将这句常挂嘴边的话展现得淋漓尽致,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扎根泥土、心系群众的最美模样。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他的先进事迹中解锁“脚下有泥土、肩上有担当、心中有群众”的干事密码,更好地扎根基层,实干担当,真情为民,争做心系群众的“泥土干部”。

脚下有力量,向下扎根,勤于汲取基层“养料”。大树向下扎根,稳固根基,发达根系,从泥土深处吸收养分,向上生长。日复一日,大树枝繁叶茂,它向下的每一步都是向上生长的有力证明。“国泰民安”这棵大树更是离不开群众这方沃土。党员干部当如扎入泥土的根须,用每一次向下的努力为“大树”汲取“养料”,提供向上生长的力量。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是他和团队在一次次下田试验中实现的,徐利民对“上山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在一次次实地走访调研中得以推动的。想得到第一手资料,必须到一线,对基层的党员干部来说,一线是田间地头、是走村入户、是群众当中。最鲜活的数据、最真实的民情不是在办公室“敲敲键盘”“打听打听”能掌握的,最关键的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不是在办公室“挠挠头皮”“遥控指挥”能解决和落实的,只有沉下去,才能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

肩上有担当,践行初心,奋力谱写实干“乐章”。真抓实干方能谋新篇,笃行奋进方能开新局。基层工作琐碎复杂,但桩桩件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党员干部当以“泥土干部”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干事的热情,将担当扛在双肩,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要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直面群众“急难愁盼”,把好民生实事的每一个关口,盯住为民服务的每一个细节,落实惠企利民的每一项举措,对自己负责,对群众负责,对国家负责。要在敢接“烫手山芋”、勇啃“硬骨头”的锤炼中,练就“关关难过关关过”的本领,用不回避、不躲闪、不畏惧的态度攻坚克难,以勤勉、实干、创新的作风为民纾困解难。

心中有百姓,感知冷暖,用情筑牢为民“基石”。党员干部应当牢记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将小我融入大我,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心怀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是这样,勤政为民的年轻干部黄文秀也是这样,还有众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优秀干部,他们将群众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心上事,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对接,常走泥路、多流汗水、巧讲土话,用真情实感与老百姓话家常、交朋友、结对子,从细节入手“望闻问切”,推陈出新开“方子”,对症下药解“病痛”。他们进一步简化群众的办事流程,针对急事开通“绿色通道”,提升办事效率,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呼声,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望,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当然,党员干部还当以群众满意作为检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答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张时代答卷。(作者:俞璘,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