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时事洞察 > 正文

家校社协同带来“五育”融合新契机

作者:冉云芳、袁晨晖、潘逸(苏州大学)

“五育”融合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在中国特色教育实践中生成的育人智慧,也是对更具凝聚力、更有执行力、更为融通化的育人机制提出的新要求。“五育”融合不应只是学校单方面的职责,“五育”的发展与融合推进,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发力。而协同育人模式强调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在育人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为“五育”融合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和发展机遇。

明晰主体责权关系 共建“五育”融合生态

家校社首先应各司其职,在定位上责权分明,奠定“五育”基础。家庭应发挥其育人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我和世界,发现个人兴趣和特长。学校应发挥其在培养未来公民中的关键启智作用,响应素质教育的时代需求,积极采用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辅助个性化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想象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认知技能。社区层面可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如职业启蒙、艺术教育、心理辅导等家校相对稀缺的教育资源,而作为宏观主体的社会,则应准确研判社会的人才需求以引导人才培养方向,并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塑造良好教育生态和学习型社会,为“五育”融合奠定基础。

家校社在育人理念上达成融通,是共建“五育”融合生态的基础。家校社协同育人应该是一个理念交融、责任共享、情感相连的有机互动过程。无论是教育工作者、家长抑或社区、社会机构人员等,均应在协同关系中塑造身份意识,在达成育人理念共识和尊重各方立场的前提下,发挥自身优势,以实现协同主体间的有效互补。如社区可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为家庭提供咨询和教育培训,从而在履行责任和提供资源方面实现多维定位。在此过程中,家校社应基于各自的核心职能,协同创建“学习场”“交流场”和“实践场”,构建分层有序的协作团队,并通过创新性的合作项目预设、精细化的方案规划和流程追踪,避免责任推诿、孤立推进和形成封闭的育人局面,同时也可改进学校单方面发力和社会参与不足等现实问题。

构建家校社沟通渠道,创新模式赋能“五育”

设置更为专业的协调枢纽与联动角色。在家校社协同机制建设中,可设立专职辅导员、联络员或联动式平台,形成专职化人员角色。当前大部分家庭缺乏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社区和社会也亟须找到介入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一线教师教育教学任务很重,难以靠一己之力肩负起协调家校社三方的职责,三方协同容易陷入无人主导、无路可走的困境。因此,配备专职学校辅导员、家社联络员等,可以使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角色明确化、专业化,有效调动家庭与社会的参与积极性,将机械的制度运行转化为灵活的秩序构建。

建立更契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与创新模式。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结,人才的培养方向也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环节中应加强职业启蒙与生涯指导,如通过以企业为载体的“职业体验中心”、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规划课堂”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前沿动态,加强其生涯规划和职业准备意识,进一步丰富“五育”内涵,并促进家校社进一步协同,形成源于专业成长的需求共同体、基于协作共享的学习共同体、追求长效机制的教研共同体。还可以进行大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整合,如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中小学课后服务相对接,形成大中小学联动平台,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中小学提供相关课后服务课程,搭建相关联盟和机制。

完善评估保障体系,建立“五育”信任机制

一是可以构建数字化平台,形成信息反馈机制。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五育”融合也要与时俱进,可以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化平台等途径,有效缓解育人中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等问题,从而帮助建立家校社之间的信任机制。如学校可基于大数据平台,做好学生日常成长档案和记录,形成轨迹图式的、透明的可视化呈现,及时缓解家庭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教育焦虑。对于特殊群体学生,可打破传统的单方服务空间,借助新技术打造“虚拟+现实”“企业+学校”“机构+家庭”的互动情境,开展融合教育的试点服务。

二是基于“循证治理”理念,完善“五育”融合质量评估机制。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等可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联动区域形成由学校到区县到省域的多级评价体系,提供兼具理论引领与实证检验的评价量表和实施手册,全方位、多层次收集学校的教育教学证据与学生的学习体验记录。另一方面,“五育”融合的实践极具动态性与复杂性,需从评估方法、保障政策、实践运行等多方面完善质量评估保障机制。如借助诊断式评价加强学生真实学习体验的反馈,通过顶层设计推进区域性课后服务转型,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形成上级督导、专项巡查、个别调研、学校研判、多方评估的保障体系,确保家校社协同推进“五育”融合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三是发挥信任在“五育”中的黏合作用,形成风险防范机制。“五育”融合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家校沟通、校社合作的互动过程。契机往往与风险相伴相生,健全协同机制也需要各方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外部环境上,教育信息的不对称、家长监管的缺位及社会大环境变动的风险等,可能给家校社协同带来困境和挑战,需要协同主体充分考虑互动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并提高互动频率和强度以增强信任。在内部情感上,舆论媒介需发挥其在群体价值观塑造、社会期望引领、育人理念科普上的作用,强化协同主体之间彼此信任、互惠的情感体验,从而建立稳定、和谐的互动机制,及时地消解教育场域的信任危机和风险。

“五育”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的下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合育人的教育实践之路日益成为一种教育文化生态的建构过程,家庭、学校、社会各个育人主体之间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生”的关系,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也必然为促进“五育”融合提供助力和契机,从而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健康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