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青年群体在社会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网络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在社会交往方式上,青年群体更偏好“圈群化”的线上社交,同时“参与式”和“沉浸式”社交正成为青年群体线下社交的新选择。在社会关系网络方面,青年群体与各类“强关系”的联系逐渐减少,开始从“弱关系”方面获得社会支持,并通过“搭子社交”等方式自主构建“弱关系”社交网络。
【关键词】青年群体 社交方式 社交关系 社交心态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人类需要依赖交往实现信息的交互与传递、情感的联结与体验、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实现。积极的社会交往能使年轻人迅速习得社会知识和社会规范,积累丰富的社会资源,进而更加主动自信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为了解当代青年群体社会交往状况及变化,2024年1月17日—1月21日,人民智库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面向青年群体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5458份。
当代青年群体社会交往方式的新变化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青年更偏好线上社交,三成青年在线上社交和线下社交中投入的时间差不多。线上社交在给部分青年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一些青年感到更加孤独。调查显示,45.8%的受访者表示将更多时间用于线上社交,24.1%的受访者表示将更多时间用于线下社交,还有30.1%的受访者表示在线上社交和线下社交上花费的时间差不多。分年龄段来看,除“85后”群体(33.2%)外,其余年龄层群体中偏好线上社交的人数占比都超过五成,人数占比最高的为“90后”群体(57.9%)。线上社交给不同青年群体带来了不同的社交体验。一方面,线上社交没有面对面的社交压力,可以进行更自由的自我表达,并且能够实现跨越空间的畅通联结,56.6%的受访者认为“线上社交能缓解自身的社交压力”。另一方面,社交媒体虽然能够使人便捷地建立联系,但其并不能显著改变部分青年人际关系的疏离状况。调查数据显示,49.8%的受访者认为“线上社交有时会让自己感觉孤独”。
青年群体在“关系导向型”的线上社交中开始控制“自我呈现”的频率和范围,在“兴趣导向型”的线上社交中热衷于加入各种兴趣“圈子”。有学者将当前网络媒体中的社交活动分为“关系导向型”社交和“兴趣导向型”社交两种类型,前者以维持和拓展社会人际关系为出发点,基于自身的群体身份开展线上社交活动;后者主要是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参与各式各样的网络社交“圈子”,并以此建立自身的网络社交身份。①调查显示,当前青年群体的线上社交活动既包括“关系导向型”社交,如“与熟人在线聊天”(42%)、“网络交友、扩列”(32.6%)、“朋友圈分享日常生活”(11.5%);也包括“兴趣导向型”社交,如“参与网络兴趣社区、圈群讨论”(41.9%)、“与明星、网络博主线上互动”(40.5%)、“在网络直播间、短视频平台与主播、网友互动”(30.4%)。在“关系导向型”社交方面,QQ、微信等社交媒介更加“前台化”,随着同事、亲友关系的增多,青年群体开始减少在这些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此次调查数据表明,75.4%的受访者会在朋友圈设置仅部分好友可见,或者有意识地降低发朋友圈的频率。在“兴趣导向型”社交方面,青年群体加入了各式各样的兴趣“圈子”,社交方式更加“圈群化”。调查数据表明,当前各类兴趣“圈子”都具有一定的青年受众,其中青年加入最多的是生活分享类“圈子”(86.8%)②,如“电子产品圈”“时尚美妆圈”等;其次是文化娱乐类“圈子”(38.1%),如“追星圈、娱乐八卦圈”“二次元圈、影视圈、游戏圈”等;再次是技能学习类“圈子”(21.3%),如“语言、工作技能学习圈”“交友知识、职场知识交流圈”等;而各类兴趣“圈子”都没有参与的受访者人数占比仅为2.7%。
青年群体参加线下社交的平均频次较低,“参与式”和“沉浸式”社交成为当前青年群体线下社交的新选择。一些青年也将网络“圈子”中的社会交往活动延伸到了“线下”。当前青年群体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较快,部分青年难以抽出大量时间投入到线下社交活动之中。调查数据显示,参加线下社交活动频次为“几乎每天”“每周两三次”“十天半月一次”“一个月及以上一次”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2%、41.9%、40.7%和5.4%。同时,青年群体更注重社交实践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参与式”和“沉浸式”社交成为青年群体线下社交的新风尚。调查数据表明,受访者经常参加的线下社交活动包括“桌游、剧本杀、密室逃脱”(31.9%),“约人健身、徒步、登山”(20.6%),“参加篮球、足球、飞盘等体育竞技活动”(18.8%)等。这些都可以被视为“参与式”或“沉浸式”的社会交往活动。此外,许多青年将线上的社交活动延伸到了线下。调查数据显示,6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参加过网络社群组织的线下活动,30.8%的受访者表示会和网络上认识的朋友线下见面。
当代青年群体社会关系网络的新样态
在青年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亲缘、地缘、业缘等“强关系”逐渐弱化,“断亲”现象在个别青年中出现,青年群体在同学关系上普遍保持着较为频繁、紧密的联系。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在其《弱联系的强度》一文中提出了“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概念。“强关系”是同质性较强,以信任为特点的,亲密的、持久的联系。在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同学关系这四类“强关系”中,一些青年对除同学关系以外的各类“强关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疏远态度。调查数据显示,不足五成的受访者与亲戚经常联系(47.3%),不足四成的受访者与老乡、邻居经常联系(37.8%),三成受访者与同事在工作之余经常联系(34.1%)。只有在同学关系方面,五成以上受访者与同学经常联系(52.3%)。这说明了当前青年群体与周遭“强关系”的联结逐步下降。部分青年不再试图融入某一个由熟人构成的小圈层之中,而是代以一种只在特定场合下相互接触,不过分投入时间与情感的心照不宣的距离感。此外,当前青年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断亲”现象。26.6%的受访者对“春节应当‘走亲戚’”的说法表示“不认同”,28.8%的受访者表示“认同度一般”。
当代青年群体既从亲戚、同事、同学等“强关系”方面获得社会支持,也从网友、网络大V等“弱关系”方面获得社会支持。特别是在情感倾诉和事项咨询方面,青年群体更倾向于从“网络社群好友”和“专业人士”处获得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关系网络同时也是社会支持网络,行动者通过与他人的社交活动,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感支持、物质援助和信息资讯。③在传统社会中,青年群体更习惯与亲人长辈、同学同事等亲密关系人群互动,从而倾诉情感、获得建议和帮助。而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和青年社交观念的变迁,许多青年开始通过“弱关系”获得建议和帮助,释放情感和表达欲。调查数据表明,在需要对购房、结婚、生育等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时,36.7%的受访者会咨询“恋人、配偶”和“父母、兄弟姐妹”,21%的受访者会咨询“同学”和“同事”,42.3%的受访者会咨询“群友、网友”和“专业人士、网络大V”。在个人学业、事业遇到困惑时,37.6%的受访者会与“恋人、配偶”和“父母、兄弟姐妹”沟通,37.1%的受访者会与“同学”和“同事”沟通,25.2%的受访者会与“群友、网友”和“专业人士、网络大V”沟通。在心情不好,想找人倾诉时,31.5%的受访者会去找“恋人、配偶”,其次是“群友、网友”(17.8%),“同学”(16.9%),“同事”(15.4%),“专业人士、网络大V”(9.6%)和“父母、兄弟姐妹”(8.7%)。可以看出,群友、网友、专业人士、网络大V等“弱关系”对当代青年具有较为显著的建议指导和情感支持作用。
在“强关系”以外,青年群体通过“搭子社交”的方式自主构建“弱关系”社交网络,寻找垂直领域的精准陪伴。弱化“强关系”并不意味着青年群体不重视社会交往、没有社会交往需求。在熟人社交之外,青年群体基于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开始构建适合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并由此发展出许多新的社会交往模式,其中一个典型模式就是“搭子社交”。本次调查显示,“搭子社交”在青年群体中较为流行,54.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搭子”,37.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当前还没有“搭子”,但能够接受“搭子社交”方式,有需要的时候也会找“搭子”,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不会找“搭子”。在“搭子社交”的优点方面,63.9%的受访者认为“搭子社交”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强,没有社交压力”,47.8%的受访者认为在于“关系建立快,节省时间和精力”。“搭子社交”使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陌生人群体迅速集结,跳过了互相试探、培养感情的过程,同时“搭子社交”不具有传统社交中人情压力较大、侵占个人空间等弊端,青年群体没有太大的社交心理负担,能够随时终止与“搭子”的社交关系。但是,较低的情感投入和缺乏人情压力束缚也造成了“搭子社交”关系相对脆弱,容易发生关系断裂。调查数据表明,49.3%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与“搭子”发展成长期的朋友关系。“搭子社交”只是青年群体建立新型社交关系的第一步,如何将浅层次的“搭子社交”向深层次社交转化,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是青年自主建立社会关系网络需要进行的探索。
当代青年群体社交观念和社交心态的新特征
青年群体在社会交往动机上存在一定的内部分化,部分青年认为社会交往要以满足自我需求为中心,还有一些青年在社会交往中对名声、面子看得较重。社会交往动机作为青年群体社会交往实践的出发点,深刻影响着青年群体的社会交往范围和方式。调查表明,青年群体在社交动机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受访青年对“社会交往要以满足自我需求为中心”的认同度得分为3.46分(满分5分),对“名声、面子在社会交往中要高于一切”的认同度得分为3.33分,都处于中等水平。在社会交往中,一些青年更加注重关系的维持,以及自身在人际关系之中的面子和名声,因此他们更加注重社交过程中他人的看法与评价。而另一些青年在社会交往中则坚持“自我导向”,更加注重自我情绪需求的满足。本次调查显示,受访青年对“良好的社会人脉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必要保障”的认同度得分为3.71分,对“与人交往不应当有太多的利益纠葛”的认同度得分为3.64分,两者分数相差不多。这说明青年群体对社会交往是否应该“功利化”也持有不同的看法,部分青年有意识地扩大交往范围,在交往中带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而另一部分青年则更注重与他人的情感沟通与联系。由此可见,青年群体在对社会交往意义的认知上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这样的差异也是青年群体社交观念变化的体现。
青年群体在社会交往中更看重对方的品行是否端正、兴趣爱好是否与自己合拍,同时也比较重视社交距离,拒绝“全方位介入”的社交关系。不同时代的青年群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循着不同的社会交往准则和规范,这也体现在行动者对交往对象的选择上。调查中,当被问及“在社会交往中,您最看重对方的哪些特质”时,58.7%的受访者选择了“品行端正”,53.5%的受访者选择了“为人仗义、乐于助人”,39.5%的受访者选择了“有共同兴趣”,37.9%的受访者选择了“有边界感、不越界”。选择“外貌颜值高”“学历高”“经济实力强”的受访者人数占比分别为13.8%、10.5%和3.5%。由此可见,青年群体在选择交往对象时更看重对方的品行和兴趣爱好,以及在社会交往中能否保持“边界感”,而不是颜值、学历、经济实力等因素。
部分青年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着一定的“回避社交”心态。“回避社交”是指行动者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回避行为和行为倾向,包括减少和他人接触、交谈等。调查表明,仅有5.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生活中不会有“回避社交”的行为和想法,不少受访者表示“不喜欢参加同学聚餐、部门聚餐”“不想认识陌生人或向陌生人自我介绍”。38.3%的受访者表示“不好意思找人帮忙”,33.3%的受访者表示“不想处理亲戚关系”,24.3%的受访者表示“路上碰到认识的人,会想要装作没看见”。在表示存在“回避社交”心态的受访者中,38.7%的受访者认为“无效社交过多,社交对我没什么意义”,25.2%的受访者认为“工作生活压力大,没时间社交”,19.4%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一些社交功利性强,自己不喜欢”,10.8%的受访者认为“自身社交能力不足,恐惧社交”。
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建立良性社交关系
第一,加大对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和自媒体的监管力度,引导社交媒体平台优化算法,破除“圈层化”社交带来的“信息茧房”桎梏。一方面,建议加强对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治理,为用户提供具有“公共论坛”属性的应用功能,提供关闭算法驱动的个性化推荐功能的方法,开发兼具个性化推荐与公共信息分发功能的推荐算法,保护用户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另一方面,建议严控网络博主、自媒体账号以博眼球为目的的造谣、炒作行为,特别是加强对青年受众群体广泛、煽动性强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工作,鼓励他们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第二,打造适合青年群体新型社交的城市公共空间,为青年群体多样化的线下社交实践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建议相关部门在城市规划中打造益于青年群体开展线下社交活动的公共空间,聚焦青年群体的兴趣社交、户外运动型社交、沉浸式社交需求,打造“青年活力型商圈”,增加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等项目。二是引导社区为青年群体线下社交提供服务,利用社区公共空间打造“共享客厅”,营造社区“共居生活”空间。三是积极培育各领域的青年社群,鼓励青年社群发展,不断拓展社群种类,壮大青年社群规模。
第三,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强化对青年群体社交观念的正向引导。一是在“断亲”“搭子社交”“社牛症”“社恐症”等青年群体热议的社交相关话题中,主流媒体要积极参与并设置公共议程,以鲜明有深度的论点、合理有新意的表达方式,做好相关热门话题的正向舆论引导。二是做好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发掘校园交往、职场交往、亲友交往的正面典型案例,通过公众号文章、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让青年群体认识到正确的社交观念和社交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三是加强与青年群体的互动,建议利用主流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功能,加强新闻互动,积极回应青年群体的问题和关切,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
第四,鼓励高校开展社会交往教育选修课、专题讲座,加强青年群体社交观教育,倡导家长为青年群体提供更多情感支持,与子女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一方面,建议高校开展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教育选修课、专题讲座,结合青年特点对青年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服务和指导,帮助青年解决“社恐”难题,加强青年群体社交价值引导,培育青年群体正确的社交价值观。另一方面,建议针对家长开展有关家庭教育的专题指导,帮助家长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更加注重情感教育,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与子女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培养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分享、合作、互助观念。
(执笔:刘哲)
【注释】
①李勃:《当代青年网络社交流变特点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23年第11期。
②此问题为多选题,每一圈群类型的人数占比为选择这一圈群类型中任一子选项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而非各子选项的人数占比直接求和。
③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