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发力银发经济新赛道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事业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备,许多重大改革措施相继落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成为我国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旨在不断深入挖掘老龄社会潜能,激发老龄社会活力。

老龄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特殊消费需求而由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具有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样的发展特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建设适老型社会,是满足我国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的现实要求,是顺应老龄社会和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机遇。

发展银发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福祉。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3亿,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比重约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可以说,老龄产业中蕴含着巨大潜力与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家多项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老龄金融、老龄制造、老龄健康、老龄服务、老龄宜居、老龄文化等主要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重大需求相比,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适老型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居家社区养老和优质普惠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特别是养老照护人才短缺、科技创新和智慧养老产业有待加强、保健康复产品研发制造水平不足、老年精神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方面。建设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发展老龄产业应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核心。当前,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对养老产品和服务的需要日益多样化,发展老龄产业有必要根据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层次进行市场细分。例如,完善养老照护服务,是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急需环节。从产业角度来看,要在支持照护机构发展、完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升居家社区养老供给水平、培养专业照护人才等方面协同发力,补齐短板,在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同时,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老龄产业快速发展。

发展老龄产业应与适老型社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设适老型社会的题中之义,是从居家环境到公共设施、从线下服务到线上应用、从物质保障到精神文化,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老龄产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在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提升行业组织效能、拓宽消费供给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实现经济效益和老年人福祉协调发展。

发展老龄产业应统筹兼顾盈利性和福利性。不同于其他产业,除了市场性、盈利性,老龄产业还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福利性。老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支持,在政策上,应保障公平竞争、降低创业成本、改善营商环境,形成多层次推进、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社会企业应在获得利润的同时,适当让利回馈老年事业,创造更多市场化的社会福利,以形成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协同发展、双轮驱动的良性循环。

发展老龄产业应统筹好“老龄经济”与“备老经济”两个方面。从个体的生命周期看,人的老年阶段和未老阶段是有机统一、无法割裂的。发展老龄产业,也应统筹谋划“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全社会应进一步凝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共识,注重代际传递,带动不同年龄人群共同参与,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从“未备先老”逐步走向“有备而老”。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橙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