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为深入贯彻这一重要精神,胶州市实验幼儿园持续强化“内生力”教师团队的建设,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力求将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向全新的高度。
胶州市实验幼儿园通过“文化浸润、管理托举、教科研助力”,打造具有过硬的专业定力、持续的专业动力和韧性的专业张力的“内生力”教师团队。园内教师共获得山东省、青岛市优质课一、二等奖 31 人次,经验交流 20 余次,出示青岛市公开课及开放课 40 多节,承担国家级、省市级课题近 30 项。幼儿园培育出山东省特级教师 3 名,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保教标兵各 1名,青岛市级名师、能手等 24 名,发掘输送了 11 名园长、副园长到其他幼儿园任职,为胶州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化浸润,管理托举,从理想信念中激发专业定力
在教师中普及“关注生命个体、立足生活实际、培植生长力量”的教育理念,打造展示、管理、成长“三个平台”,不断探索具有生长力的园所发展样态,培养具有内在生长力量的教师。
以园所文化 “润心”,打造多样化展示平台。树立“每个人都是优秀的,至少是追求优秀的”理念,遵循 “规范+思想”的工作路径,在园所文化建设中强化正向引导,加强思想引领。每年组织课程故事会、教学活动展示、教育金点子分享等交流活动 6—8 次,引领教师看见自己的闪光点和独特性,实现“做幸福的老师,培育快乐的孩子”。同时将教师在各平台展示的理念、亮点及时融入园所文化, 探索出了一条将文化理念有机 融入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
以服务型管理 “ 交心”,打造人文化管理平台。 以“优质+特色”作为工作思路,遵循 “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实施“金字塔”式向上管理模式:最底层园长(管理者)为教师和幼儿发展服务、中间教师为顶层幼儿发展服务;管理制度的制订修改权合理下放到负责人员,做到制度为发展服务。在职称评聘和评优选先等关键节点坚持全程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监督,面向全体教师详细解析说明,评选方案经全体通过,为教师营造了安全、宽松、稳定的工作氛围;每周、每月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 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打造“相互温暖、彼此成就”的团队氛围;注重减轻教师负担,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推动检查评比改革,推动以评促建,将三园联动检查、级部组长评分等 5 项检查评分改为展示交流,全力实现对每位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以人才培养机制“慧心”,打造系统化成长平台。融通 “ 阶段+个性”理念, 以 “ 同步推进、分层按需、个性生长”为路径等持续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素养。采用“三步上篮”模式进行优秀人才培养选拔:一步迈稳,针对新手教师进行全面培训,重点提升基本工作技能,助力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二步聚焦,引导骨干教师精准对标,找准自身优势聚力研究,力争在专业上实现突破;三步腾跃,引导学有专长的教师超越自我,在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基础上成为名师,或在充分积累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民主评议承担管理职责。该模式成效较好,园内形成了衔接更顺畅、环节更科学、选择更丰富的人才培养流程,骨干教师专业性持续提升。
立足实践,扎根教学,从丰富经验中汲取专业动力
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引导教师树立“实践出真知”理念,立足自身教学实践和经验,抓好游戏研究和课程故事两大载体,在实践和思考过程中不断积累教育主张、形成教育思想,进一步优化指导实践,形成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
以游戏研究为载体,持续提升教师支持儿童发展的能力。创建了“三自游戏”品牌,即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自主打造游戏场域、自在享受游戏过程,在游戏中获得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同时,引导教师在开展“三自游戏”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结合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进行有效解读,进而采取有效策略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增强幼儿自我效能感。园内定期组织游戏观摩活动,同时将优秀游戏组织案例进行汇总、整理;室内外自主游戏常态化面对省、市、区进行多次开放观摩,今年上半年组织、承办各级开放活动 11 次,赢得专家同行一致好评。
以课程故事为载体,全面培养教师的课程领导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做、写、讲”三条路径,长期坚持学习、创作课程故事,将课程故事作为“镜子”,复盘自身课程实践,从课程实践中反思改进问题,进而引导教师关注儿童发展,全面审视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有效总结经验,全面改善课程观。每学期末组织全园、全员参与的教师课程故事分享活动,今年以来围绕课程故事进行分享和教研活动 4 次,全面构建具有“内在生长力量” 的课程领导力发展样态。
教科一体,研训融合,在研究思考中形成专业张力
致力于“教科研训一体化”建设,打造“互动互融,共享共生”的教学研究环境,以内容融合、人人参与、深度沉浸提升教科研“三种程度”,让教师在扎根实践的教学研究中感受发现的快乐,形成能够支持自我在繁重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承受压力、合理调试的专业张力。
提升内容“融合度”,构建主线鲜明的教科研体系。全面整合教科研内容,形成三条主线:一是园本教研与教师发展, 现重点围绕 2022 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集团化办园“ 同步+个性”教研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开展相关研究。二是科学教学研究,已深化拓展至数学教育和 STEM 教育,分别立项青岛市规划课题在研。三是游戏研究,立项省规划课题在研。三项研究均已坚持二十年以上,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57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篇),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案例8项、青岛市教学成果奖3项。全体教师作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在研究中逐步养成科研的思维方式,形成研究自觉,不断调试优化教学实践。
提升研究“参与度”,打造人人乐享的教科研生态。打破“普通教师不做课题”的固有观念,让所有教师不同程度参与或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鼓励和指导教师个人申报各级课题进行个性化研究。幼儿园目前在研省级课题 2 项、青岛市级规划课题 2 项,其他学会课题 8 项,园级个人课题 12 项。重点打造教科研骨干力量,每项课题从选题申报开始,成立教研干部为主力的专门团队进行讨论辨析,所有教研骨干都要承担不同课题的研究任务,逐步培养成为教研科研“双料”骨干。形成了“教师人人参与研究、爱上研究”的良好氛围,研究成为自觉行为和工作常态。
提升研训“开放度”,营造深度沉浸的教科研氛围。 变单一的输入型研训为开放式、对话式研训, 研训主题和方式由各级教研干部和教师根据学前教育新动向和园内近期情况等,共同研究确定。研训过程中,教师们畅所欲言,内容都是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是全园共同需求和奋斗目标,更容易形成全员积极参与的“沉浸式”研究氛围,变“要我研究”为“ 我要研究”。研训活动面向全市同行开放,今年以来通过观摩展示、联盟园开放、送教下乡等途径,开展研训活动共计 13 次,影响带动了其他园所同仁提升研训质效,完成了从“输入”到“输出” 的过程,在全市范围焕发了更加鲜活的内生力量。(作者:王博、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