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选调生成长中的“匠心工艺”

竹编是中华古老传统技艺,看似简单,实则繁琐,从选竹到编制成品要经历20多道工序,篾丝交织间磨炼出篾匠吃得了苦、耐得住磨的品性,编出了“匠心工艺”。选调生的成长也是一门独具匠心的“手艺活”,要在“刮青”“起蔑”“编织”中成器。

基础在“刮青”还原底色。竹生长在山间,竹青上往往会留下污垢或斑点而影响成品,篾匠会第一时间将原料竹表面的青色胶质层清理干净,还原竹的本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选调生在成长打根基时,亦要清除“杂质”,保持质朴之心、纯净之心,避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螺丝拧不紧,车轮会跑偏;思想蒙灰尘,行为会跑偏。要经常给自己的思想“掸掸尘”,避免因“灰尘”的累积而导致思想“变质”,保持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始终做到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重点在“启篾”因材而笃。根据编织对象的不同,篾匠会按照原料竹的属性剖启出薄篾层,“启蔑”考验匠人的“识材”能力,扁担要刚韧恰当、筛子要方圆周正、竹席要凉爽细腻。正如选调生的成长,绝不是千篇一律的,要为其“量体裁衣”、定制“轮廓”,着眼其成长需求,搭建好育才成才舞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按照选调生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工作领域、专业特长分类安排工作、递进培养,让选调生在基层能够从手足无措到得心应手、从焦头烂额到从容应对,在披荆斩棘中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在“编织”织就经纬。竹编是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经纬变化间能够制作出各类竹编产品。一竹一篾总关情,经纬之间皆生活。选调生织就的“经纬”便是与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感。基层工作和读书不同,群众这本“厚厚的书”,只有“走出办公室门”才能“读清楚”。选调生既要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敢想敢为,又要善作善成。要保持适度的焦虑感,尽快撕掉“象牙塔”“社恐”标签,走出“舒适圈”,多用“群众语言”聊聊家长里短,多接“烫手山芋”,为群众解决“疑难杂症”,做扎根基层、不负人民的选调生。(中共江山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