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抓住“第一资源” 激活“第一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只有紧紧抓住高素质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健全“选育管用爱”全流程闭环,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人才需要培养,“金矿”不会自动成金。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除了增强人才引进的“输血”能力外,提升自主教育的“造血”能力更为重要。我们必须直面人才培养的“钱学森之问”,进一步健全和丰富研究型技术型人才培育机制,重点往“卡脖子”领域多用力、朝“产学研”方向多探索、向“年纪轻”人才多压担,不断培育梯队合理、注重实践、能力突出的科技尖兵与大国工匠队伍,推动形成更多“从0到1”的突破性成果。

人才需要平台,“独木”难以遨游瀚海。当前,科学研究高度发展、基础研究不断深入,系统化、团队化、组织化的科研布局加速形成。只有主动为人才提供与各界联系的广阔平台,加速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我们要用好科研任务“揭榜挂帅”等体制机制,持续促进人才能力、企业需求与区域发展的精准对接,进一步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进程,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样品成为产品、书架走上货架”。

人才需要松绑,“笼鸟”无法飞向高空。人才礼遇,不仅是子女、安居等生活方面的关心关怀,更应该是职称、基金等工作领域的松绑减负,要改变不关注重点、只关注热点,不关注质量、只关注数量的不良导向。我们要正视科研工作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长期性特征,深入破除科研“内卷”与“帽子”惯性,进一步丰富完善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加快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为人才创造更多的“松弛感”与“自由感”,全面激发科研工作的“兴趣力”和“实效度”。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