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大思政课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打造“价值引领 多课融通 全域融合”思政课教学实践模式

幻灯片-大思政课

作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 李心记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全面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项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完整准确落实,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实效的理论指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高度重视伟大建党精神对高校思政课的精神滋养和内在驱动功能,以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依托,多措并举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了伟大建党精神对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滋养作用,有效提升了该校思政课的铸魂育人效果。

以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增强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

高校的核心目标和基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思政课则是高校达成其育人目标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引导青年大学生校正人生航向、塑造良好品质、涵养精神风貌境界的神圣职责。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引领青年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的精神武器,增进青年大学生对党的思想理论、初心使命、政治本色、道德品格、精神要义的理解和认同,涵养其对党和人民的真挚情感,从而培养出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并第一时间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实践。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该团队总结凝练出“价值引领多课融通 全域融合”的综合教学改革模式并顺利通过了河南省教育厅的结项验收。

“价值引领 多课融通 全域融合”综合教学模式,即要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灵魂,以彰显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与价值性;把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髓要义融入所有思政课程之中,以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融会贯通;把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融入思政课所有场域之中,以伟大建党精神助推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价值引领多课融通 全域融合”综合教学模式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长期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团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所探索出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让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对于全面深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为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华水方案”。

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进程中凝练特色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课曾经被广泛称之为“两课”,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在党中央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下开设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不仅使命光荣,而且责任重大,其教育教学成效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培育。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更是讲好高校思政课的精神滋养和内在动力,高校教师需要传承和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使之成为引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价值灵魂。用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来引领和滋养高校思政课教学,无疑能够坚定高校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目标,进而激励广大思政课教师用心、用情关爱学生,理直气壮地讲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入推进,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也会随之不断完善优化。要想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就需要根据各门课教学大纲找到其精神融入的结合点,还需要设定融入方案和价值目标,以有效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激励和推动作用。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融入方案和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教学大纲系统梳理伟大建党精神精髓要义,提炼形成课程知识点与建党精神科学内涵有机融合的教学要点,这是融入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根据学生实际与课程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比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重在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爱国情怀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和道德滋养非常重要,讲好英雄人物和道德模范的故事能够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和引领作用,有助于激励当代大学生自觉形成崇高的人生目标和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因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红色故事会和道德模范发布会等叙事方式则是本课程的有效融入手段。中国近代史纲要课适合利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联系教学内容引入有关伟大建党精神的案例,利用问题、任务、活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产生对案例的深度思考,实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共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要采取深度思想交流和课堂辩论等方式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其中。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做到在课堂上“讲得清”,就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水平。再次,结合课程教学状况和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可以利用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来阐述思政课教学内容,在实现高校思政课与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机融合中提升育人成效。

充分发挥特色教学模式的实践功能和推广应用价值

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不仅要搞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而且要做好思政课课外教学实践,还要发挥好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价值。上好高校思政课绝不能局限于校园之内的“思政小课堂”,而是要不断拓展思政课的教学空间,让思政课走出大学校园,融入生动的社会实践,通过在革命教育基地、红色经典和社会生产一线等育人平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构建生动活泼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在思政课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融入富有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让其成为激励新时代大学生努力奋进的重要精神滋养。因此,要利用好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孕育的重要红色基因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主旨鲜明、主题契合、形式多样的校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大课堂,深入拓展伟大建党精神的融入平台,构建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课题组依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政课教学和学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学生到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旗渠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课题组还运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在虚拟空间构建的教育平台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景式思政教育,使大学生在进行沉浸式体验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创设的情景化虚拟空间来提升思政课育人成效。

教学模式好不好,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应用来检验。优秀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应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需要“走出去”,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获益。近年来,“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团队先后在北京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信阳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网络平台主办的教育教学论坛中作了十多场主题宣讲,分享并推广“价值引领多课融通 全域融合”思政课综合教学改革模式,该教学模式已经在华南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安阳师范学院等近10所高校的10多万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团队认为,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注重从学理上引导学生,也要及时抓住社会热点进行深入阐释以回应学生的疑虑和困惑,还要适时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于无声处成风化人、铸魂育人,推动思政课入脑入心。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增强潜心育人的信心和底气,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2021SJGLX947]的成果简介。)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