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到晚,手机信息响个不停”“每时每刻盯着‘群’,生怕漏看通知”“手机里安装了20余个工作软件,各种打卡、报材料”……广大基层干部苦“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久矣。不少地方和部门对变异翻新的形式主义多有警惕和关注,为基层减负一直在路上、从未有停息。减去“指尖”负担,迫切且必要。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事关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出在“指尖”,表象在于“形式主义”,病根却在功利主义和懒政思想。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实际上是政绩观的错位、责任心的丢失。政务数字化的初衷是为了减负,提高办事效率,然而一些地方为了应对上级的数字化考核,只重“量”不重“质”,大量开发政务APP。另一方面,为方便自己的业务监督,要求干部在业务上拍照、留痕,许多基层人员应付了事,在工作现场“拍了”就等于“干了”,在工作群“说了”就等于“做了”,导致大量工作落实在了“指尖”。这种懒政思维、功利主义便成为抓实效的“中梗阻”“软钉子”,让政策的落实和群众的利益成为镜花水月。
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最根本就是要扭转政绩观、干在实处。坚持“四下基层”精神,做到求真务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形式主义”披上了电子外衣,倘若不深入调研,就难以察实情。坚持全面检视,再进行靶向治疗,逐级排查情况,倾听基层人员的意见,决不能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同时,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以“常管长严”的精神,建立起长效机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就像顽疾,稍有不慎便会复发。必须坚持真管和长严并重,检验集中整治的成效,查看工作做了多少、群众幸福感提高多少。设计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曝光,让“形式主义”去无可去,以严的基调防止反弹回潮。
数字化治理是为了便民、惠民,如果政务考核一味地要求“打卡”“签到”,却忽略了基层工作体量大、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这种工作留痕重于实效的考核方式,把政务公开变成职业秀场。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浮夸和形式主义盛行,害莫大焉。“指”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干部只有从繁琐的“指尖事务”跳脱出来,他们才有精力跑到群众中去。他们的“指尖”才有可能连接起群众的“心尖”。
(浙江杭州西湖云创集团有限公司 黄慧云 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