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院长、重庆大学国家级特聘教授 姚树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核心关键词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是全面深化改革。当前,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决定》首先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再从十四个方面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经历了四十六年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从贫穷落后的超级人口大国,演变成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彻底消灭绝对贫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奇迹,其根本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就是改革开放。改革把蕴藏在亿万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激发出来,创造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开放使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化,吸纳全球最好的创新成果和管理经验,拓展最大可能市场边界,让国内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奋发图强,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有竞争能力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引领全球化现代化潮流。
多年来,全国上下紧紧围绕科技创新、绿色产业革命,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着高质量和绿色方向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持续保持粮食产量、发电规模、钢铁储量、货物贸易出口、制造业等领域全球第一的位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把改革开放的成果全面深刻地渗透到全国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个体之间,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自2008年起,中国高铁从零开始,目前已经建成四万五千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而且运行速度、密度、准点率持续提高。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四十六年持续发展,伴随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长,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劳动力素质结构因此发生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稳步提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自人力资本的激烈提升,科技快速发展也源于人力资本的超强度积累。嫦娥六号从月背成功采集月壤等多项奇迹,都从不同侧面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开放使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不断赢得全球贸易投资竞争动态比较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出口量全球第一,芯片出口总额已超越汽车出口。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火力发电的装机总量,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将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可再生能源的持续扩张,为本国和全球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提供最强大最可靠的中国力量。
开放促使中国企业不断自我创新去追赶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前沿,以最好的产品、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去赢得广大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开放使中国能够通过引进、模仿、再创新,以最快的速度去填补各个领域的技术短板。高铁、盾构机、水轮发电机、核电站、汽车制造、芯片制造等技术都体现出这种开放模式的巨大成功,加上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发挥举国体制的无穷力量,从需求侧快速获取消费趋势数据,从供给侧发挥市场主体能动性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体制优势,中国已培养出全行业全体系的工业制造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改革开放,为新时代持续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开具各个领域深化改革“良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亿万群众创新创造创业热情,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新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化解“科技脱钩”风险,破解“卡脖子”难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更加深入、更加高质量的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