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家: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钟 年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 平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魏鹏举
人民论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据您观察,当前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
魏鹏举:目前我觉得最显著的一个代表性的社会文化需求是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衷和弘扬,此需求不仅呈现出普遍性,而且具有老中青跨年龄特征。特别是青年群体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基因被进一步激活,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比如,一些传统的中医养生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以丰富的形式融入年轻人的生活。再如,汉服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从表演性的装扮到成为生活化的服装,当前汉服的适应圈层已经越来越广泛。对很多人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在一段时间只是“躺”在纸面上的文献,而现在日益融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另外一类是文娱需求,并体现出更强的当代性与国际性。2023年以来,全国线下演出市场全面复苏,演唱会和音乐节呈现爆发性增长,在流行文化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总体而言,当前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互动发展的多样化生态。
王平:精神文化需求是多向度、多层次的。社会交往的需求是当前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体现之一。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物,然而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陷入孤独化的境况。从外在看,人与人之间靠得如此之近,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交流工具似乎把我们紧密地连接起来,而从内心深处看,人与人的心灵相隔甚远。即使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家人,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也是各自沉迷于电子产品,缺乏内心深处的交流。我们的肉体在现实的此岸世界,但我们的灵魂却在虚拟的彼岸世界,这是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效地安置我们的灵魂,如何为心灵寻找一处憩息的港湾,成为现代人的首要课题。
精神文化需求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前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在表现形式上,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多样性。随着个性化愈加凸显,精神文化需求向度趋向多样化。尤其是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有些原本不存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被制造出来,并通过媒介的推广和宣传,形成一种广泛的从众效应。第二,在思想内容上,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通俗性。忙碌是当下大多数现代人的生活常态,因此,大家缺乏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品味具有深度内涵的东西。“通俗的就是美的”恐怕是当下精神文化需求的普遍法则。第三,在时间效应上,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即时性。文化产品也要服从市场逻辑。在市场逻辑的支配下,追求和形成“短、平、快”的“快餐文化”是必然的。“快餐文化”并不以精品还是非精品为创作目标,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捕获更多人的关注,形成一种“眼球经济”,就意味着成功。人们置身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神文化消费品中,不断上演在忘却中消费、又在消费中忘却。
人民论坛:文化对于社会心理具有渗透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您认为,精神文化需求与社会心理形成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可否结合实例谈谈。
钟年:精神文化需求与社会心理形成之间具有重大关联。从历史视角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具有延续性,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新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曾经开展的学雷锋运动以及欧阳海、王进喜等青年榜样的事迹深深影响了当时的人们,推动形成了利他助人的社会心态。再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而精神文化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物质文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全国很多城市开展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工作已经进入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阶段,这本身也是对社会心理的构建。以上两种精神文化需求对于社会心理的塑造或者建构起到了正向积极的作用。在社会心态或社会心理形成的过程中,文化产品供给和文化精神倡导是对公众需求的回应,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重要作用是提振精气神,回应并不等于一味地自降迎合。同时从社会发展的层面看,需要在对精神文化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供有效文化供给,从而塑造社会心态。
王平:精神文化需求与社会心理之间既是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也是一种作用和反作用关系。不同的社会心理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则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心理。而且,不断强化的某种精神文化需求反过来又会滋长某种社会心理。比如“快餐文化”现象,就很好地说明精神文化需求与社会心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快餐文化”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当下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一些长久不做深度阅读和思考的人们,已经形成了阅读和思考上的“舒适区”心理,只愿意消化碎片化、浅层次、通俗性的“快餐文化”。反过来,“快餐文化”的流行,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习惯于停留在阅读和思考上的“舒适区”心理,从而造就思维方式上的“单向度的人”。“快餐文化”和“单向度心理”两者之间从而形成了一种循环。
人民论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那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如何增进国人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魏鹏举:文化自信从来都是在一个相对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态中才可能真正出现,如果对于其他文化缺乏了解,则难以对自身文化形成清晰认知。人们通常在对其他文化接触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基于自有文化的身份认同,从而形成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更多样的文化,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欧美文化还是日韩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也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如果从民族性和提升文化影响力角度来看,需要我们对自身文化具有更深刻的体验,建立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也就是说需要在开阔的多样化视野里面对自身的文化有更全面的认知。随着海外文化传播到国内,大家一开始只是被动地接受,但是渐渐意识到,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念,文化认同回答的是个人或群体如何从文化身份上界定自身,涉及到一个民族传承发展的重大意义,因而人们有了对自身文化的认知与自豪,一些人在海外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增强这种感受。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文化认同也必定在文化实践中进行,只有在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丰富文化认知,才能在多样的文化环境中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钟年:心理学中有一个启动效应现象,意思是个体被某些外界刺激“启动”后,对同一刺激的知觉和加工将变得容易。大量研究包括像广告心理学都可以证明,反复地播报放送对人的认知建构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化自信方面,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自信并增进文化认同。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针对社会上一些悲观论调,明确指出中国人并没有失去自信力,认为中国人的自信力体现在历史长河中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们身上,因确信而努力、关键时候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时至今日依然数不胜数,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因此,首先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倡导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其次,在文化自觉中增强自信。费孝通先生在晚年的时候反思中西文化、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提出了文化自觉论,认为每个民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要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既能看到民族文化独特优势,也能意识到其不足之处。对文化优势的认可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承认文化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是一种能力和胸怀,反思并努力取得进步,也是一种文化自信。比如,在文明崛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更多人注意到,被评论被挑剔甚至被攻击的情况也会增多。对此,可以回应或反击,也可以换个角度看,恰恰是自身不断发展和强大才引致了冲突。在自信之余也能清醒地认识到不足,本身也是强大的表现,越是自信的文化就越具有开放的胸襟,越是蓬勃旺盛的文化越是彰显了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时代精神。
从个体层面来讲,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思维方式要尽可能趋向全面客观。面对问题,个体的认知判断往往存在局限性。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做比较时,视野经常会聚焦在某些特定的关注点上,难以做出全面的比较。比如,仅仅看到事物其中的一两个指标,就片面地认为被比较的其中一方好,由于没有进行多个指标的全面比较,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偏颇。而全面比较中的“全面”其实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维度上需要从历史视角来看,空间维度上需要从多方位进行全面的比较。有位学者曾打了个比方叫做挑担子,一个人挑着担子行至100里后难免有些歪歪扭扭。旁边有路人批评他,连一个担子都挑不好。路人挑着担子走了几十步,一些人则认为路人挑得稳挑得好。在这个对比中,忽略了挑担人已经行至100里,而路人只是走了十几步。这个比方提示我们,只有全面的、辩证的、依据实际情况看待问题,才会得出更加客观的结论,而如果只选取关注度高的或者局部标准进行对比,则会忽略整体情况,而这也恰恰是个体思维里容易出现的问题。
王平: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两套不同谱系的文明,他们有着不同的追求向度,两种文明之间不存在高低。西方文明的最终指向是知识和技术,而中华文明的最终指向是道德或境界。知识和技术的指向追求的是效益和实用,道德和境界的指向追求的是安心和立命。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光靠知识和技术并不能解决人的安心立命问题,否则两次世界大战不会首先在西方爆发,西方社会也不会在上个世纪出现“嬉皮士”“雅皮士”等所谓“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这些精神文化困惑现象。因此,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形态的欧洲文明从根本上“遗忘了人的存在意义”问题。与之相反,中华文明向来是安置人的灵魂的学问,在这种文明诉求下,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明范式和文化心理。儒、道、释互补的文明能够非常好地解决人们的精神问题。儒家讲“仁”,强调人的道德品格的修养,有助于养成“仁人君子”的社会风气。道家讲“无”,强调培养超越时空局限的大气魄、大视野、大胸襟,有助于摈弃为人处世上的狭隘心理。释家讲“空”,要求我们约束欲望、放下执着,回归简单纯朴的生活,有助于在纷繁的物质世界里不至于迷失。解决现代人精神上的彷徨无归,寻找精神上的出路,中华文明或许提供了一条非常好的路径。
人民论坛:文化的力量在于其能够滋养心灵,提升精神。您认为如何有效发挥文化沁润心灵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钟年:首先,人们要有寻找诗意空间的意识,以文化滋养心灵、提升审美情趣、培养思考能力。其次,文化供给需要有多层次的保障,才能使人们找到诗意空间。一是物质层面,无论是寻找诗意空间还是增进文化认同,都与一定的可以见到、触摸到、感受到的实物或实体相关。比如,小时候生活过的老房子,凝结着对故乡的回忆和感受,一旦拆掉后,乡愁如何依附就成了问题。二是制度层面,需要为诗意空间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如果个体处在只有竞争的内卷环境中,面对无尽的压力,则无心寻觅诗意。三是精神层面,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从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来引导大家寻找诗意空间。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设施比如音乐厅、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日趋完善,为寻觅美好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社会中文化为每个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缘分,文化资源为身体心灵提供了保障,起到了心理保健的功能,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缘分缺失愈加凸显,文化的屏障被打破,甚至被消解,比如传统农村社会中血缘和姻缘关系的缺失,城市中地缘和业缘关系随着流动性增强而逐渐减弱。我们这两年尝试开设线下的心理学与文化读书会的领读人班,就是希望以书为缘来重续缘分,参与读书会的每个人都是领读人,都是读书的火种,每个人回到家庭、社区或者单位办一个类似的读书会,把读书的火种传递下去,使得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互动和连接,并提供精神力量。通过这样的微小改变,在日积月累中让我们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王平:随着社会加速化发展,一部分现代人被投入时空压缩下的忙碌生活之中,精神上无家可归。这种状态就是马克思、海德格尔等人所揭示的“欧洲虚无主义”,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和思想智慧,恐怕难以走出这种虚无的状态。幸运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遗憾的是,人们很多时候总是淹没在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泡沫中,以为从信息泡沫中会收获思想和智慧,其实收获的都是大量的无效信息,徒然增加了迷茫和无聊。真正实现诗意地栖居,首先要加强中华传统经典阅读,将读书和思考化作我们的生活习惯。中华民族作为最具诗意的民族,在中华文化的典籍中可以寻找到安心立命之根基,我们可以每天有意识地留出一点时间走进中华文化经典,如《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品、戏曲、书法、国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古代思想家形成的思想历经数千年的淬炼、洗礼和传承,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底色,为我们提供了最具原创性的智慧,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在阅读经典和深入思考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民论坛记者 王慧 常妍 采访整理)
责编/李一丹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