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着力点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是重中之重。学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其结构和质量是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不高仍是制约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主要原因。为此,高校应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学科专业  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2024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这深刻揭示了就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就业工作开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教育部有关数据,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①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国之大计。而学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其结构和质量不仅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②还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是能否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所在。对此,分析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与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间的实践关联和现实困境,探讨如何通过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来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困难与挑战

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包括实现充分就业,也包括如何提升就业质量。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和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关系密切。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涉及教育体系、经济结构、社会需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但供需矛盾无疑是目前就业难的根本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供需矛盾不是简单地表现为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就业岗位数量之间的差距,而是包括供给方(高校)和需求方(市场)之间的结构性不匹配带来的供需失衡,后者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更深层次矛盾。事实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或就业质量不高并不能简单归为整个大学生就业群体的普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学科专业和不同的学生个体往往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就业境遇。③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也常常与用人单位的引才难、招人难现象并存,这也充分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而造成这种结构“错位”的主要原因是有的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一方面,一些学科专业存在过度供给,培养的人才数量超过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度高的新兴学科专业、急需学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又面临供给不足或供给质量不高的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端化人才的需求。④因此,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已成为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直接目的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其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而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仅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更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最直观的体现。就业率反映的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和契合度,就业质量反映的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两者综合起来不仅反映了学科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还反映出其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因此,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与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间有着必然的实践关联:一方面,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具体思路和举措应紧紧围绕实现本学科专业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个基本目标来开展,即“如何调整优化”应当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为导向;另一方面,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应以本学科专业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具体落实情况为重要标准,即“为什么要调整优化”“调整优化的效果如何”应当以学生就业的实际效果为重要衡量指标。

从供需两侧发力,打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堵点难点

第一,秉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科学制定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高校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需要有科学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这也是为市场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人才供给的必然要求。为此,高校应立足自身办学实际,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区域优势等因素,充分调研和分析学校的现有资源和潜力,明确学科优势和特色,合理确定学科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此外,高校还应深入调研、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动态变化和未来趋势,为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指引,以便更精准地把握发展机遇,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从而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最大范围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二,以服务强国建设、赋能行业发展为使命担当,主动布局国家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高校应当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着力发展国家急需和战略性新兴学科专业。麦可思研究院主编的《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毕业生就业优势显著,相关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0%)。为此,应加快专业调整优化频率,一是发挥一流高校主力军生力军作用,以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为目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一流人才方阵。二是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引导高校高起点前瞻性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专业。三是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助推传统学科专业转型升级,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四是主动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创新,布局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学科交叉和科教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设置跨学科微专业等。

高校还应加快布局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据《湖南省普通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微报告》显示,湖南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本省就业比例为57.29%,这也充分说明高校的人才供给必须紧密对接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具体来讲,一是积极响应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地方重点产业、急需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大地方区域发展人才需求大、扶持力度大的行业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并依托地方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发展方向。⑤二是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优势和作用,主动融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撑,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第三,构建符合自身定位和优势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突出重点,做强优势特色学科。高校加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选择。高校应重点分析和把握自身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在同类学科专业中的定位,坚持特色导向,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从加大办学投入、强化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一步强化优势特色、补齐短板弱项,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不断加快教学内容更新迭代,不断巩固和提升其在同类学科专业中的领先地位,以特色化新专业培养体系推动专业人才成为新兴领域的开拓者、领路者。同时也有必要紧跟相关行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加强在前沿交叉领域的提前布局和探索,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不断推进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实际出发,有所取舍地发展学科专业。对于失去市场需求或竞争优势的学科专业,高校需要及时调整转型,不具备转型条件的应及时撤销,避免资源过度分散和浪费。对于一些非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时更应关注其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围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与此同时,应根据高校自身条件开设具有战略需求或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避免盲目跟风。

第四,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和演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调整和迭代的周期将不断缩短,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专业及其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将成为常态,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与时俱进。为此,高校需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机制、课程评估和审查机制、教师能力提升机制、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机制等,确保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相匹配。同时,高校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科专业建设,包括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实施、邀请权威第三方机构对学科专业建设进行评估等,及时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和行业动态,为调整学科专业提供科学依据,并提高学科专业建设评估的客观性。此外,高校还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拓展学科专业建设的国际视野,以增强竞争力。

(作者分别为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注释】

①《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23年12月5日。

②《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23年3月29日。

③马廷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Z3期,第56-59页。

④楼世洲、林浩波:《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失衡:专业与行业的实证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第109-117页。

⑤周启良:《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22年第2期,第86-98页。

责编/贾娜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