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着力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

熟人社会监督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只有扎实打好基层监督“组合拳”,才能激发监督活力,推动形成监督促发展、发展惠民生的良性循环。

在“聚”上做文章,整合监督力量,激活末梢神经。“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整合监督力量、凝聚监督合力是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的前提。只有监督力量配备更强、监督人员素质过硬,才能将基层监督网织密织牢。要统筹用好县乡村三级人员,整合、壮大监督力量,通过“室组地”联合、包片挂钩指导、提级监督、协作交叉检查等方式突破熟人社会圈层。要多渠道提升基层监督能力和水平,转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思想观念,以集中培训、定期自查、严格考核为抓手,激活监督末梢神经,让监督从“有形”向“有效”转变。

在“实”上下功夫,拓宽监督方式,抓好日常监督。做实基层监督要在抓实每次日常监督上下功夫,通过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将监督与日常工作无缝衔接等方式做实做细日常监督。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常态化开展流动接访、入户走访,变“坐诊”为“出诊”,变“上访”为“下访”,以唠家常的方式倾听群众声音,收集问题线索,用“熟人的声音”监督熟人。要挖掘运用“监督+”工作模式,创新开展“监督+党建”“监督+网格”“监督+服务”,把监督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各个环节,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释放叠加效应。

在“智”上求突破,深化数字赋能,提升监督质效。“智慧监督”是高质量监督的重要体现,能有效提升监督的精准性、时效性、全面性,建立健全智慧监督模式能更好破解“熟”的瓶颈。要探索开发大数据监督平台,将基层监督数字化、智能化,运用信息化监督平台对基层干部信息进行整合、对比、分析,通过信息碰撞及时发现权力运行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对各类民生资金、村级“三资”等的线上监管,对可疑问题及时预警,织密织牢资金安全网,不断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从根源上管住基层干部违法乱纪的手脚。(安宁市纪委监委 范文佳)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