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全局的视野和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体现出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等一系列有关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与改革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决定》为行动纲领,开创新时代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文化的传承延续与创新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共同唱响古代与现代的交响曲;通过不断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更加系统化、结构化的文化生态系统,绘制以文化沁人心脾的灵动画卷;通过探索文化融合的发展路径,打破壁垒,跨界合作,深度融合,谱写一段琴瑟和鸣的主题旋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以文化事业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续写中华文明新篇章。
文化的传承延续与创新发展齐头并进,为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提供双轨并行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别,如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火文化、白族的本主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以及藏族的雪域文化等,各类文化共同上演波澜壮阔的话剧,构成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守住文化的原始模样固然重要,但让文化从“深闺”中走出,跃然于人们眼前,展现在人们面前,内化到人们心中也十分关键。
坚守文化鲜明底色。传承延续文化的鲜明底色,是守护文化精神家园的基石。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是身份认同的牢固纽带,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一方面,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历史源流中守望文化乡愁,在时代气韵里坚定文化自信。这份自信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和历史积淀,这份自信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这份自信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记忆,寄托着民族情感。注重整体保护,活态传承,让文化遗产走进当下生活,并通过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记录和建档工作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传承和弘扬文化底蕴,确保文化底色的纯正。
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辅助功能。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使其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同时,现代技术还能帮助文化产物打破传统束缚,以全新的视角和方式表达文化内涵,推动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发展。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跨越时空限制,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魅力。
不断完善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给予多元需求和丰富场景。《决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战略要求,这不仅是对文化事业的精准把脉,更是对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指导。将文化服务体系系统化、结构化、亲民化,构建一个高效协同、覆盖广泛、满足共性与个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网络,潜移默化地培养群众更深厚的文化涵养和精神内涵,极大滋养群众的精神世界,充实群众的生活体验。
优化文化服务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优化文化服务机制不仅是对既有体系的精细化调整,更是对文化服务效能的全面跃升。首先,建立健全文化服务政策体系,确立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政策框架,明确文化服务的长远目标、阶段任务、具体标准和责任归属,为文化服务的规划、实施与评估提供制度保障,确保有章可循、有序进行。其次,推动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等多方力量参与文化服务供给,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同时,拓宽文化服务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加强文化服务监管和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最后,注重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鉴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类别丰富,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背景、习俗习惯、兴趣爱好等,提供差异化、精准化的文化服务。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是文化传播、交流、体验的重要平台。“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通过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注重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促进文化设施的互联互通,关注其可及性和便利性。
丰富文化活动与内容。锦绣河山,书香浓浓,绚烂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内容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剂”。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文化资源,创作并推出一批彰显历史底蕴、紧跟时代脉搏的文艺作品和节目,并注重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参与性,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节庆、展览、演出等活动,以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形式吸引人群纷至沓来、参与其中,沉浸在文化的海洋中,体验文化的魅力,享受文化的沁润。
推行文化融合发展路径,为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增添稳定的发展内核和多功能体验。文化融合发展这一过程,超越了单纯文化层面的变革,而是将文化视为一种活力因子,深度融入旅游、产业、科技等多个维度,形成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合互嵌格局。文化与各领域的交融共生之道,不仅是对文化内涵的影响,而且是对文化传播方式、文化消费模式的革新。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交织在一起,共同打造文化发展的新名片。其一,资源整合。要“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深入挖掘各区域间的独特资源,从壮丽的山川湖海到古朴的历史遗迹,从绚烂的民俗风情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再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使宝贵的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其二,体验升级。通过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穿梭在历史长廊中,感受文化的厚重与多彩,并通过开发互动体验式旅游产品等方式,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和体验当地文化,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感受文化的魅力与韵味,真正实现“游中学、学中乐”的旅行体验。其三,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旅游产业的智慧化升级。建立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旅游服务体验,如提供在线预订、智能导览、虚拟现实体验等服务,不断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的满意度。
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过程,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环节。其一,跨界融合。积极倡导并鼓励文化产业跨越既有边界,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共同孕育出新的产业形态和增长点。如文化与农业结合,开发出蕴含地方文化特色的农产品与乡村旅游项目,既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又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文化与工业结合,创造出具有艺术美感与实用价值的工艺品与工业设计,拓宽了工业产品的市场边界;而在与服务业融合过程中,文化元素的融入则让服务体验更加个性化、情感化,增强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这种跨界融合,不仅延长了文化产业的产业链,还丰富了价值链。其二,平台搭建。搭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平台,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孵化器等实体平台,以及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平台,为文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空间支持。这些平台不仅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还加速了文化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同时,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与合作,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文明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者:何雄浪,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艺璐,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科研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