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浪般起伏的旋律中,引来了动听的《洗衣歌》音乐主题。 舞台上,雪山、冰川、湖泊、草原的景致,顿时增添了几许迷离的氛围和诗意的幻美。一位扮演炊事班长的男演员,扛着脸盆演出了班长的精气神,演出了班长与藏族姑娘们之间融洽的军民关系。藏族优美的音乐为这个舞蹈节目的展现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扮演一群藏族姑娘的女演员们尽情表演着,用她们既娴熟又热烈的舞步勾勒出祖国西南边陲的军民鱼水深情的清丽画卷……原成都军区后勤部文艺宣传队40年后再次合体演绎《洗衣歌》,舞台上洋溢着欢乐和激情,一群古稀之年的老演员,赢得了令人羡慕不已的青春活力。
《洗衣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罗念一、董荣、李俊琛作词,罗念一谱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洗衣歌》依然脍炙人口,常演常新。其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巧妙的艺术构思,更是因为它是西藏军民关系的生动写照。几十年来,驻藏部队和武警官兵始终视人民为亲人,在保卫边疆的同时,还帮助他们修公路架桥梁收青稞盖新房,建设美好的新生活。驻藏官兵和西藏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情深谊长的感人故事。《洗衣歌》以优美动听的音乐,活泼轻快的舞蹈,描写了西藏老百姓争着为解放军洗衣的生活场景,演绎了子弟兵在西藏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洗衣歌》创作于西藏民主改革之初。在解放西藏“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战斗中,解放军和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洗衣歌》几位作者长期生活在西藏地区,对藏族人民和解放军的鱼水情谊有着深切的感受。据悉,1951年,李俊琛作为文工团的一员,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入西藏,参与修筑川藏公路4年,到拉萨已经19岁。罗念一在川藏公路修建过程中,学会藏语、吃糌粑、喝酥油茶,完全融入当地生活,把西藏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在一次藏历新年拉萨人民开展拥军活动,为解放军部队拆洗衣被中,他们就是从诸多感人的场景中得到了创作的启示,获得了创作灵感的。李俊琛在提纲里写下“是谁帮咱翻了身?是谁帮咱得解放?是谁帮咱修公路?是谁帮咱架桥梁?是谁帮咱收青稞?是谁帮咱盖新房……”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拨动了罗念一的心弦,他以此为歌词,谱成了《洗衣歌》。
这首歌是同名舞蹈的主题歌,在不长的表演中既有歌有舞,又有生动情节。一群藏族姑娘到河边背水,巧遇炊事班长为战友洗衣服,姑娘们施巧计骗走了班长,快乐地帮班长洗衣服,一边洗一边唱出心中的歌:“是谁帮咱们翻了身,是谁帮咱们得解放,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呷拉羊卓若若尼,格桑梅朵桑……”整个节目充满浓郁的藏族风格,并把藏族同胞在河边洗衣中常见的泼水、踩衣、荡衣、搓衣等动作化作舞蹈语汇,充分表现了藏族姑娘活泼热情的性格,而且还巧妙地把“出打出打,觉过出打,嗨,勒司”藏语劳动号子穿插在歌曲之中,颇为生动有趣。
歌词清新质朴,曲调婉转动听,老一辈音乐家用音乐表达对世界和生活的看法,用音乐抒发心中的诗意,把大自然和人的情感奇妙地结合为一体。优美动听的旋律感动着我,让我恍然觉得自己也成了音乐中的一个音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音乐与文学已无处不在。音乐是文学思想的拓展和延伸,文学又是对音乐艺术的解读和阐述。它们相濡以沫地结合,相辅相成地表现,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传承着文化思想。《洗衣歌》诠释了子弟兵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