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及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始终从青年这一教育对象本身出发,在群体与个体有机结合中科学掌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在理想与现实的互动观照中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青年思想样态,在传统与现代交叉融通中全面洞悉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青年的行为动向。
【关键词】以青年为本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4.008
【作者简介】倪邦文,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党建理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工作。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历史视野与哲学思考》、《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论纲》、《自由者梦寻——“现代评论派”综论》、《国外廉政建设制度与操作》(合著)等。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1]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好青年群体这一关键变量,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2]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始终是青年思想引领的一个重大课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较少关注受教育者青年的实际情况和内在潜力。本文提出,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善于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塑造青年,又要尊重青年、理解青年、关心青年,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满足青年的个性需求,把握青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好青年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特征,找准切入点,发挥好作用。简言之,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照顾青年特点、尊重青年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其特征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改造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青年的心理特征为基础,旨在向青年传播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指导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从本质上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向青年传播党的意识形态、社会普遍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过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将马克思主义传播给青年,使其理解、认同、接受并付诸实践的过程,也是推动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按照党的意志和要求去教育培养青年;其次,教育青年必须照顾青年的特点,符合青年的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最后,教育青年的目的是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去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这就深刻揭示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手段和本质要求,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点是照顾青年的特点,出发点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目的是促进青年的全面健康发展,以便更好组织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
第一,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青年处于成长阶段,既有个体生命生长发育的天性,又有接受教育、融入社会的需求。青年所接受的教育,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知识及其规律,当然也包含政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行为准则规范、个人道德品行修养等。教育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3]教育可以给人传授知识、经验和价值,是培养塑造人、“生产”人的各方面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青年在成长过程中,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要注重以青年为本,在实现个体社会化并尊重个人正当合理利益的同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体,人的发展是融入于社会实践之中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然要注重青年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不仅要注重对青年进行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还要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促进个性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是其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实现路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为根本,体现的是价值论而不是本体论,关注的是人的重要性而不是世界的本源性。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体现以青年为本,在尊重青年、理解青年、关心青年的同时,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塑造青年,把不断满足青年的全面需求、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四项基本原则。一是重视青年的需要。要时刻关注青年的各方面需求,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现实问题;既要解决事关长远的发展问题,又要解决近在眼前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以激励青年为主。要用美好的理想激励青年去奋斗,用先进的榜样引领青年去追求,完善自我,实现目标。三要培养青年。要关心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发展,为青年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提供更多机会。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设计要以青年为中心。要根据青年的特点,构建适合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设计活动请青年参与,以评问效倾听青年意见。
第二,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青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作为社会上最有生机活力的一个群体,青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仅是其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青年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新鲜血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未来“因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长”;[6]列宁强调,“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7]这些重要论述强调的是青年对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8]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青年历来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生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青年一代的团结奋斗和拼搏奉献。面对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特别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主动自觉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这是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目标导向,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其一,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组织文化的培育和引导工作。任何一个政党政治或者国家政治都有其特定的组织文化形态。组织文化是某个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是该组织成员赖以结合在一起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该组织成员精神状态、价值追求、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政党或国家用以凝聚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借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其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在内的非正式制度,而这些“行为习惯、习俗和行为模式对一个社会的运转起到关键作用”。[9]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一个社会的现实和未来具有关键性作用。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向青年传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帮助他们养成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行为模式。
其二,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鲜明青年特点的思想引领工作。青年成长的过程,也是其社会化的过程。在青年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社会对青年的影响,以及青年群体特有的文化现象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使得社会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形成一种张力。而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强调在尊重青年的前提下,以党的理念主张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去教育引导并塑造青年,这是帮助青年成长、激励青年进步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当然需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注重引领青年的方式方法。
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与青年互动过程中,具有以下基本功能。一是引领功能。家庭、学校、社会尤其是党团组织要在充分尊重青年的心理特征、精神需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引领他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二是凝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既讲党的意识形态,又讲历史文化传统、法治、道德等,而这种融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法治思想、道德理念、风俗习惯为一体的思想行为综合体,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极大地强化了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对凝聚社会力量具有重大作用。三是激励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取向,而且蕴含了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评价的准则,帮助青年建立起是非判断与抉择的基本规范。因此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激励着青年作出正确的选择,而且也对他们选择的行为给予巨大的精神动力。四是辅助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10]这就为青年丰富知识、强化能力、提升素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可以拥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去观察社会、适应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内涵和方法将对青年的成长发展起到重要的辅助和推动作用。五是规范功能。青年思想引领实际上是关心厚爱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包含着引导青年对政治理想的向往、对高尚品德的崇敬,同时对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约束与引导作用,具有规范和引领功能。
其三,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是专门针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的一门学问。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年实际出发,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注重青年接受教育的过程和感受,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内在规律。
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意识活动是主动自觉进行的,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11]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可以认为,人的心理、思想、行为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抓住这三个关键环节。从心理学视角看,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是一个相互联系且渐进影响的逻辑链条。青年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实际上是知、情、意、行的辩证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思想、行为是三个最关键的要素。心理是思想的基础,人的思想的形成是建立在心理基础之上的。从认识、情感到意志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思想的形成过程。思想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心理、意愿、经历等个性因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影响、媒体的传播、教育的引导等诸多因素。因此要高度重视青年思想形成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心理、思想的外化结果,是价值观的外在显现。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政治教化和道德教育的职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帮助青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形态,而且最终要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实现政治社会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当生力军、先锋队。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政治知识和技能、认识政治现象、形成政治价值和政治态度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鲜明的行为特征。因而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掌握青年对象的心理特征,把握青年受众的思想动态,洞悉青年主体的政治社会化行为。“只有做到对教育对象思想、心理与行为状况的透彻了解,才能达到对教育对象行为动机的深切理解,才能做到从教育对象的角度认识问题”,[12]从而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把握好三组关系
在群体与个体有机结合中科学掌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塑造过程,承担着帮助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青年的思想观念及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以心理活动为基础。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特别重视青年的心理特征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所起的作用。为此,必须立足于青年心理发展,在群体与个体二者有机结合中科学掌握青年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趋向,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遵循青年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发展规律。
第一,把准青年成长中个体个性心理差异的生成原因。青年成长中个体心理差异是青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具体而言,气质是个人生来所具有的稳定心理特点,不仅决定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还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等特点。而性格的形成则多受社会环境作用影响,其通过个体的知、情、意等系列活动逐渐形成特有的态度体系,并在个体外显行为中沉淀而成个性特征的总和。兴趣则表现在个体接触某些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所形成的肯定性愿望,一旦事物再次出现,个体便出现愉悦的感觉,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就是兴趣。了解和掌握青年的个性心理差异及生成原因,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个体的社会实践、现实的特定关系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是影响青年个性心理差异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先,青年个性心理差异的形成,取决于自身的社会实践。从发生学维度看,青年个性心理差异形成过程纷繁复杂,受内在本性与外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3]青年的意识倾向、心理面貌和心理特性虽然受遗传、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还是依赖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青年形成一定的思维趋向和心理状态,并不断作用于社会实践及外部环境,从而使其心理特性和意识倾向得到调整与重构。其次,青年所处现实的特定关系影响其个性心理差异形成。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青年生活在特定的现实关系之中,不同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因素将现实关系内化为青年的心理特性和思想倾向,外化为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促使其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因素构成的心理子系统有效运行,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心理特性,进而形成青年的个性。情感与信念、意志发挥作用的方式相似,主要为青年个性心理的形成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持久的动力,而这离不开现实的特定关系的作用。最后,青年个性心理差异的形成,也受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差异的影响。智力因素是使人能顺利从事多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因素。应当承认,青年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智力因素差异,但随着青年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智力因素对个性心理差异的影响呈下降趋势,随之而来的青年的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青年个性心理差异的影响日渐凸显,这都缘于社会的复杂化和青年发展的新要求。
第二,厘清价值多元背景下青年群体心理的突出表现。“群体心理就是普遍存在于各个群体成员头脑中并反映群体社会关系的共同心理与心理倾向”,[15]是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青年群体作为整个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显著的标志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上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群体心理一旦形成便会作用于群体成员,使成员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满足成员受尊重的需要。当代青年群体身上呈现的鲜明的心理特征,无疑是价值多元化背景在青年群体身上的直观投射。
一是当代青年群体怀揣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党和国家充满坚定信心。面对中国所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当代青年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方略,对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都满怀信心、坚决拥护。二是当代青年群体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呈现开放包容特性。身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社会的长足进步为青年的成长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搭建了广阔平台,也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接收渠道。在对事物形成看法和判断前,他们更倾向于多方面探寻信息,从不同角度认识、观察和理解社会。当代青年对接受和掌握新兴技术具有天然优势,他们能够更快速地适应时代变迁,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然而,从青年群体开放包容的价值观念及动态发展来看,他们个性化鲜明,主体意识强烈,容易把利益导向作为价值导向,价值目标更显现实化和功利化。这样的价值观念不利于青年成长、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这恰恰也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世界的认识了解更为全面,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国际观。当代青年积极参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发出时代的“青年好声音”,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建言献策,为国际舆论场注入中国青年正能量,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遵循青年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相结合的教育原则。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和他人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存与发展。人与人之间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知识、意见、观念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换,由此建构出多维立体、彼此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一项既要关注青年受教育者个体价值,又要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决定了社会和群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要素,因此也必然要遵循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实现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遵循青年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相结合原则,在关注群体心理与兼顾个体心理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青年群体心理一般通过群体压力、群体舆论和群体凝聚力对青年个体心理产生影响,但也不能忽视青年个体心理的作用。首先,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准确把握青年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要使先进的思想观念、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为大多数青年所遵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再通过青年群体影响和改变青年个体的行为,使其趋向积极进步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需要特别警惕青年群体压力对个体独特性的压抑,重视青年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因材施教,分层分类教育,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其次,注重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舆论对群体成员具有引导性作用,能够发挥统一思想、团结青年的强大效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要认真研究、有效运用舆论载体的导向作用,引导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以达到净化社会风气和引领青年思想行为的目的。坚持舆论引导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的舆论,这就要求立足青年个体,确保舆论与青年个体心理感受、心理倾向的吻合性,将青年个体的共同意志上升为青年群体舆论,进而指导青年的思想行为。最后,切实增强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有利于抵制来自社会环境的各种压力,缓解心理压力,在群体规范和价值导向的引导下促进群体成员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一方面,要善于营造平等尊重的氛围,提升青年在群体交往中的尊严感;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青年沟通交流,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等内容与青年进行共同感知和体会,增进情感交融,汇聚人心。同时青年个体成员之间更应该交流协作,增进安全感和归属感,增强群体凝聚力。
在理想与现实的互动观照中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青年思想样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备各类传播要素的特定的传播活动,其根本任务是向青年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属于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传递活动,以统一价值引领为根本指向,而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则以多种倾向为基本表征。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结合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状况,在精准把脉与充分利用青年受众多种倾向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达到对青年思想的正面有效影响。
第一,明确马克思主义传播以统一价值引领为根本指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辩证统一,遵循统一价值引领的根本指向。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归根结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强有力的精神指引和价值支撑。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构建向上向善的精神家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坚持统一价值引领的根本指向。
马克思主义传播蕴含着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与再生产的根本价值特性,本质上是要在全社会广泛实践活动中实现对精神产品的生产、传递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始终引领着个人成长进步和社会持续发展,其产生于人类解放运动的实际需要,表征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加快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诉求。同时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也能够实现对现有政治关系的整合,加速政治关系的再生产,推进青年政治社会化过程,增进青年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与执政方式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青年角色的政治转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传播始终立足于全社会,既关照社会成员的总体发展,又引领个体的现实发展,是社会精神生产、传播和创新发展的意识形态活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其理想目标是对社会和个体实现协同一致的价值思想引领。于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传播作为一项精神文化活动,旨在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成员,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的认同、坚持和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个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16]的特殊功能,其目的在于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指导社会生产实践,促使人们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力投身国家建设新征程。对于执政党来说,马克思主义传播旨在高擎执政党的精神旗帜,淬炼执政党的思想武器,不断巩固执政党的群众基础。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以统一价值引领为根本指向,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引领思想意识、推动精神生产并指导实践活动,最终增进个人政治认同,凝聚社会统一共识,形成社会强大合力。
第二,探究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多种倾向为基本表征。青年处于马克思主义传播链条的末端,是信息的接受者。然而,“由于兴趣、信念、原有的知识、态度、需要和价值观等这些认识因素上的差异,具有不同的认识结构的人们实际上对任何复杂的刺激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17]青年在整个信息接收环节也往往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倾向。就一般传播形式的受众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受众在信息选择时的动机而言,一般传播由于内容上以愉悦放松、补充知识为主,旨在满足受众的思想情感需要,因而受众多呈现自主性和自觉性倾向。而马克思主义传播目的在于加固或改变青年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深层次思维内容,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教育性。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期望青年受众以价值需要为基础,立足于自身的认知结构和实际能力,借助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态度,实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接受。但事实上往往“受众在接触、接受传播过程中,采取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态度的一种倾向”。[18]与此同时,一些传播者尚未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的宏观叙事与青年受众的具体需求的矛盾、传播形式的路径依赖与青年受众的创新求异需求的矛盾,使得青年受众对传播内容和方式难以适应。
与此同时,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时从众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传播受众理论中从众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19]受众常常会受迫于群体真实或自身臆想的压力而选择遵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思想意愿去理解和接受信息。马克思主义传播目标和任务,以及青年的发展要求决定了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这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在这一阶段青年更易受外界多种因素干扰,思想领域表现出从众性特征。从众倾向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具有二重性。一方面,青年个体趋向一致性有益于青年受众态度稳定成型,维护青年群体基本稳定;另一方面,面对不良社会思潮、网络舆论的影响,青年在从众倾向的助推下易陷入思想泥淖。
第三,秉承马克思主义传播统一价值引领并研究和引导受众多种倾向。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质上是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目标在于实现统一价值引领。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双重功能,一是通过在全社会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凝聚思想共识,整合社会中现存的精神生产要素,从而加快实现对精神生产的正确导向和有效调节。二是批判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思想,坚决遏制消极落后的错误思想,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传播统一价值引领的根本指向,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善于引领各种思想倾向和社会思潮,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在强化价值引领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青年受众多种倾向的研究引导,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满足需要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受众理论,其主要从受众的需求和动机出发进行研究。由于受众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有所差异,因而传播的信息很难被全体大众所接受认可,往往被特定受众所偏爱与选择。从这一角度来看,传播活动实际上由受众所主导。同时社会参与论也强调受众既是信息传播的归宿,又是信息传播的起点,肯定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性,正是由于对社会的适应才构成教育对象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石。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受众接收信息并予以转化,都是为了满足自我需要。一旦合理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或不合理需要得不到适时转化都将成为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因素。因此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研究青年受众接受机制,帮助引导青年认识自身思想品德状况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激发青年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内在需求与内生动力,尊重并突出青年受众的主体地位,提升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
个人差异论从行为主义角度描述受众,认为媒介的信息包含着特定的刺激性,这种刺激性与传播受众的个人特征相结合,导致面对同一信息时,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挑选、取舍的过程,那些与本人观点论断、思想立场趋同的内容往往会更受青睐,同时受受众心理特征、文化倾向不同所制约,信息传向受众时往往会被差异化解释和理解。那些符合自身兴趣、与价值认知一致的内容通常易于被接受和认可。反之,那些与本人观点论断、思想立场相异,以及与受众自身兴趣、价值认知相悖的内容通常难以被选择和接受。因此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青年的选择性倾向和个体性差异,确保传播信息符合青年的注意、理解和记忆范围。
社会关系论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对受众的重要影响。受众所归属的社会组织、团体的态度意见和情感倾向会形成压力,影响受众的传播接受行为,左右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这一理论来看,媒介传播的信息首先会经由受众所在群体进行过滤,这样很多信息并非来自大众媒介而是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因此充分利用群体动力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正向效应,同时竭力弱化群体压力带来的负向效应,是贯彻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一要善于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通常是平等关系,是受传播者所了解和信赖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发挥得更明显。因此,要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发挥“意见领袖”的正向效应,凝聚传播共识,保证传播实效。二要避免“沉默的螺旋”带来的负向效应。“沉默的螺旋”是个人试图阻止因自己持有某些与团体大多数人不一致的态度和信念而造成的孤立。当个人意见与周围的舆论保持一致时就会毫无顾忌地大声发言;如果个人觉得自己处于少数意见时,就倾向于保持沉默,乃至转变方向,与多数意见、优势群体保持一致。这样发展演化的后果就是某种优势意见不断得到强化而被确立为主要意见,而与之对应的“少数意见”越来越弱最终成为螺旋式状态。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青年为本,就要警惕群体压力的产生,一旦青年在群体影响下选择沉默,便很难了解到其真实态度和思想状况。因此在关注多数青年受众观点的同时,要兼顾少数受众的意见,降低“意见环境”对青年受众的压力,增强对青年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在传统与现代交叉融通中全面洞悉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青年的行为动向。作为当前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自身的政治社会化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十分重要且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在传统与现代交叉融通中全面审视青年政治社会化,考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青年的行为动向,是研究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
其一,认清传统青年政治社会化以被动型政治教化为主要形式。青年政治社会化所归属的政治社会化与社会化之间存在“部分”与“整体”的密切关联。作为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政治社会化受制于传统社会化理论范式及其内在价值导向。帕森斯所提倡的结构功能主义追求的是个体对已存社会结构和文化的习得和适应,这也是人类关于社会化的最基本认识。这种政治社会化立场,主张的是个人与社会的简单共存关系,即社会先于个体存在并具备伦理和道德的优越性,个体融入社会结构即实现自身的社会化转变。从这个角度来看,个体更多的是一种非批判性的存在,对社会无条件肯定和顺从。由此延伸出的政治社会化概念所秉持的就是这样一种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化立场。目前,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社会教化论、个体学习论、文化传承论、政治传播论和社会传播论,但总体上依旧没有脱离结构功能主义的认识范畴。
传统青年政治社会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一脉相承。在中国古代,以孔孟之道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思想体系背后所承载的“官学”,倾向对社会秩序的维系,为实现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学说十分强调“德治”,尤其强调“四维八德”“修齐治平”,重视政治及文化的教化作用,实际则是通过长期的政治教化,“社会个体习得成为统治阶级认可的社会成员资格的政治图式的过程”,[20]也即完成以青年民众为主体的各界民众依循儒家的诸多政治主张,进而实现民众的政治社会化。传统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内在逻辑在于将零散的政治知识凝练成抽象的政治文化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传播于社会、教化于民心,最终形成统治阶级认可的社会心理和政治心理。而这所映现出来的是青年民众被动地顺从和接受政治文化,对社会政治参与持被动消极的态度。从深层探微,这样的政治社会化路径存在着伦理和现实上的不足,在观念多元、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需要加以反思和批判。
其二,明晰青年政治主体意识觉醒以独特政治参与为核心内容。与传统社会政体不同,现代民主政体建立在平等、公平、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尤其是开放多元的个体化时代的到来为青年政治社会化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使得青年个体政治主体意识得以觉醒。如前文所述,传统政治社会化的实现要求理想化的政治生态,这显然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青年思想观念的多元多样,必然要求青年个体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
伴随青年政治社会化主体政治意识增强而来的是青年对于独特政治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不仅包括对民主、公平、正义的需求,而且涵盖法治、政治生态等方面,形成对政治生活多角度、立体化的需求。一是青年凭借蓬勃发展的网络时代实现非制度化网络政治参与。以“三微一端”等平台为依托,以网络化叙事为载体,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个人意愿成为青年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青年群体既不愿意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也不满足于做旁观者或跟风者,他们更乐于运用标志性的话语符号博取大众关注,作为“意见领袖”借助异质化的观点输出和话语表达进行有序政治参与。从表层来看,这是青年对于网络话语权的主动维护,究其本质是青年政治意识的觉醒和主体性意识的积极呈现。二是青年往往乐于针对当下热门社会问题挺膺而出,从而实现广泛政治参与。例如,新冠疫情暴发,绝大多数中国青年的政治观念是祖国的大“家”好,小“家”才会更好。青年一代采取多种方式投身抗击疫情的大潮中,在医疗救治、卫生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抗疫大军”的中坚力量。大批的新时代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政治责任、政治担当和政治价值。总而言之,无论是在网络虚拟空间还是在现实社会,广大青年秉承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用特有的政治参与实践维护着国家的利益。
其三,推进个体与社会互构并坚持社会外塑与主体内化相协同。社会互构论明确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作为社会学元问题和基本问题”,[21]是对现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种基本理论概括。立足于社会互构论,社会外塑与主体内化实际上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性结构,青年政治社会化本质上是青年对于政治文化进行习得、接受与青年施加影响并塑造形成政治文化的双重过程。可以说,青年政治社会化并非是片面、机械的单向度过程,青年个体通过与社会的能动性互构,将已然内化于心的政治意向和政治情感进行辩证的挑选与整合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政治态度,外显为特殊的政治行为。青年政治社会化所表征的是青年个体与整个社会的能动关系,要求青年在对政治文化进行接受、整合的基础上最终反哺于传统的政治体系和内容,从而促进青年政治社会化闭环高效运转。
思想政治教育究其根本是青年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特殊过程,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因此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外部教育对青年的引导与塑造,又要激发青年内在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外塑与主体内化的协同融合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能否被青年所接受”是外在塑造的核心遵循。一方面,社会外塑的过程总是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之上,这也是青年接受政治观点,实现塑造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青年在度过童年社会化的基础上已然具备一定的思想基础。“外塑”作为外部刺激,要能够符合青年原有的思想认知体系和知识理论结构。这就要求“外塑”必须以青年思想品德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前提,既要符合、满足青年思想品德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原有的认知体系,又要充分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内化”就是要激发青年个体自主学习、主动创造能力,不单单要求青年被动接受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青年必须通过自己的思想磨合即参与、认同、接受、践行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随着主体“内化”加强,青年政治社会化才更具有主动性、创造性。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通过青年个体自主性理解、接受与内化,形成的思想品德、政治人格又能反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趋于完善立体,进而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
结语
以青年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价值理念,旨在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和自由全面发展。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强调教育青年、引领青年,而且强调尊重青年、关心青年;不仅聚焦青年的成长发展,而且注重发挥青年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从不同学科视角来观察和研究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这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从青年的实际出发,注重从多学科视角来探讨其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问题。本文从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出发,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心理、思想、行为这三个要素入手,试图从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的多重视角观察青年这一教育对象,科学掌握青年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特征,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青年思想样态,全面洞悉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青年的行为动向,以此来探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和运行规律。基于对青年的全面把握和深刻分析,践行以青年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要切实遵循青年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在秉承马克思主义传播统一价值引领的同时,研究引导青年受众多种倾向,推进个体与社会互构并坚持社会外塑与青年主体内化协同,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大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团干部胜任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2TZTSKA003;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崔春梦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1]《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 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人民日报》,2023年6月27日,第1版。
[2]《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人民日报》,2024年5月12日,第1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3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0页。
[7]《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3页。
[8]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46页。
[9]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刘刚、冯健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10]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6~60页。
[11]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六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87页。
[1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202页。
[13][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60页。
[15]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1页。
[1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64页。
[17]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220页。
[18]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58页。
[19]刘俭云、祁媛、王昆:《传播学导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320页。
[20]余朝虎:《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逻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29页。
[21]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8页。
责 编∕肖晗题 美 编∕周群英
On Youth-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i Bangwen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youth-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you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outh-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im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It is necessary to always start from the youth itself as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scientifically grasp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people in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group and individual,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ideological patterns of young peop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the interactive observation of ideal and reality. In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 comprehensive insight is needed to observe the behavior trends of young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Keywords: youth-oriented, moral cultiv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