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千秋大业在用人,事业兴衰在干部。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能力素养和工作作风,直接关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效成色。党员干部当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规律,练好“望闻问切”真功夫,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
“望”他山之石,琢己身素养之玉。随着时代发展,置身知识“保质期”越来越短,专业能力“折旧率”越来越快,能力素养提升永无止境、没有终点。“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有“行家里手”,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拜群众为师,甘当群众小学生,在真心实意的请教中打开工作视野、丰富实践经验。要把加强自身修养作为行动自觉,坚持把学政策、干业务、优服务作为努力方向,加强攻难关、善斗争、抗打压能力培养和锻炼,不断弥补理论盲区、知识空白和能力弱项,尽快成为岗位和领域的行家里手、内行“把式”。
“闻”理论脉搏,筑理想信念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精神上一旦得了“软骨病”,就会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经不起大风大浪,就难堪大用。党员干部要紧贴时代脉搏,修好理想信念“终身课题”,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潜下心来融会贯通,使之成为指导工作的思想指南,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
“问”民生所需,扛担当作为之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要常态化深入群众,多问问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摸准群众需求,准确定位问题“积结”和“暗礁”,拿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劲头,在群众关心问题面前、危难关头、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推进,一项一项去落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竭尽所能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愁心事。
“切”作风顽疾,守清正廉洁之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关乎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向组织邀功,不与群众争利,敢于同歪风邪气和消极腐败作斗争,自觉接受党性锻炼和党纪学习教育,积极锤炼廉洁担当工作作风,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作者: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