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公司治理 > 正文

聚力科技创新驱动 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一机集团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机集团)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发展、完善经营机制,出实招、求实效。2023年,一机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亿元,净利润10.05亿元,近五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17.87%

聚力技术攻关,打造“新域新质”科技创新新高地

一是搭建创新平台加强研发投入。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科技牵引、创新驱动,围绕18项关键技术和53项关键能力,整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研发和智能制造全技术链创新资源,推动重组“特种车辆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北京、西安、南京等飞地研发中心,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达7.1%。二是优化科研体系激发创新动能。基于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趋势,打破固有科研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通过优体系、配资源、建机制,重构重建形成“6个技术部门+3个职能管理部门+1个试装试验部门+3个异地研发中心”科研组织架构,健全以价值创造、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施聘请外部专家“背对背”盲评项目等措施,引导科技人员全身心投入科研,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活力。三是建立协同机制开展技术攻关。围绕装备技术发展新要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特种车辆、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合作,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性战略性技术研究建立协同创新联合体,共同攻关95项课题,一批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叶企孙”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资金支持。

优化布局结构,推进“一机特色”产业协同新发展

一是聚焦“数字一机”推进产业数字化。主动适应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趋势,组建工业互联网公司开展平台和节点建设,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改数转+北斗应用与网络货运+数据云服务+物联终端研发制造”业务发展体系,2023年完成集成设备巡检管理和防伪追溯功能与二级节点数据贯通,实现数据100%安全准确,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二是聚焦“创新一机”培育发展战新产业。用好用足地域资源优势,围绕风电、氢能、电池、高端机床等16个方向主动培育战新产业,重点聚焦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复杂装甲构件激光制造、低成本高效率复杂构件增材制造等前沿科技开展研究论证,风电少齿差减速器项目实现技术突破、完成样机研制,重卡集成电驱桥完成试验具备批生产条件。三是聚焦“效益一机”强化提质增效。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完成5户困难及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任务,实现6户参股股权退出。统筹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将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安全责任、价值责任等纳入管理重点,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ESG报告在“航天航空与国防Ⅲ行业”80家上市公司名列第一。2023年一机集团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9.72%。

完善经营机制,强化内生动力塑造现代新国企

一是全面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进一步压紧压实集团本级和子公司两级领导人员经营管理责任,推动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在经理层、中层干部层面同步实施,实现100%全覆盖。突出能上能下,选拔竞聘任用31名中层领导人员的同时,加大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力度,推行业务分类试点评比、业绩考评,实现所属子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评价试点覆盖面60%以上,2023年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30人,退出率6.8%。二是健全更加灵活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及时出台《深化科技创新实施意见》,重点面向科研一线和技术人员加大科技创新激励,推动“项目跟投、效益分红、项目对赌、超额利润分享”等一批中长期激励举措落地,2023年兑现激励金额1900余万元,实施工资总额单列3600万元,有效激发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三是优化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快推进“人才飞地”建设,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03名。制定人才发展37条措施,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充分畅通各类人才发展通道,2023年入选中央企业“大国工匠”培养支持计划1名,新增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1名、全国技术能手5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名、自治区“草原英才”计划9名。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