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党政干部谈治理> 正文

总结和运用宝贵历史经验 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原则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历史经验,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遵循正确的原则和科学方法论。

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历史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出五条经验: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在确保社会稳定中推进。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结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事业,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总结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概括为“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必须长期坚持。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把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看作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之一,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他从九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第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第六,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第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第九,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多了“进一步”和“继续”几个字,表明改革无止境,开放不止步,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写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国家制度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时,专门讲了这两句话的关系。前一句话“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这两句话构成了一个整体,只有放在一起来理解才是完整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只有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才能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二者的作用不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然而,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二是二者相互促进。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三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虽然有密切联系,但又不是一码事,不能完全相等同。不是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善,国家治理能力自然而然就越强。纵观世界,各国各有其治理体系,而各国治理能力由于客观情况和主观努力的差异又有或大或小的差距,甚至同一个国家在同一个治理体系下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理能力也有很大差距。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决定》提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解放思想,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决定》还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因此,《决定》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良性运行,国家治理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遵循的原则

历史总是给我们智慧和启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遵循的原则。《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该遵循的六条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管党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守正创新。要坚持守正,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其他领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只有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依法行政,才能更好把政府职能转变过来。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坚持系统观念。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

以上六条原则既是以往全面深化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