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不仅承继和重申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部署和要求,明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且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需要,创新性地提出“两个更好”的重要论断。其中一个“更好”是指,“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另一个“更好”是指,“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两个“更好”之间以“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相衔接。这一论断是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内涵和指向的拓展和明确,是党通过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波澜壮阔的实践历程而形成的关于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最新认识成果和重要理论创新。
实际上,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全程的重要逻辑线。从特定意义上讲,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和探索不断深入的过程,也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酝酿到启动、由试点到推广、由拓展到深化的历史过程。从改革开放之初反思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提出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到十二大提出“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三大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到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之后又经过党的几次重要会议的积累,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实现新的突破,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直到最近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实现创新和拓展,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个更好”、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新论断,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这条清晰的逻辑线贯穿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锤定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过改革实践,我们认识到,决不能不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也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要努力将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得更好一些,这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由此,也可以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新的时代强音,标志着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达到了新高度,彰显了党把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更好结合起来、追求“止于至善”的历史主动和鲜明导向。《决定》关于“两个更好”、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新论断,旨在跳出二元对立、此消彼长的窠臼,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这样的“格局”首先体现为政府和市场之间既各有长处,又各有不足,辩证统一、互为补充,不可偏废、不能割裂。政府和市场矛盾的实质是谁更能有效配置资源,而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则是人类社会所有经济活动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中带有根本性的一个问题。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因此,当然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因为市场本身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出现,这就需要政府及时补位,进行科学、合理、适度的调控和干预,保障经济健康持久发展。
这样的“格局”还体现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相辅相成、互促共生的双赢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你大我小、我多你少的零和关系。科学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就需要把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一方面,对于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和配置资源的领域,比如大量的微观经济活动,政府就可以简政放权,放足、放到位,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失灵)的领域,比如社会公益事业、宏观经济总量的调控、突发经济事件的应急等,政府就要及时补位,管好、管到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办好市场解决不好、解决不了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决定》在定位政府和市场关系时,没有用“更多”而是用了“更好”的表述。一个“好”字,富含意蕴,彰显智慧。
上述核心意思,一言以蔽之,就是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放得活”侧重强调更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管得住”侧重强调更好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二者合起来就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