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领军人物 > 正文

王一鸣:发挥森林“宝库”作用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同志在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创造性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蕴含深刻内涵和实践基础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体现了森林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和碳汇功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功能,对建设美丽山川、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是水库”揭示了森林的生态价值,体现了生态系统观。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优化生态系统的功能。森林与水在同一个生态系统内相互依存、共荣共生。“森林是水库”讲的是森林与水的关系,同时隐含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森林是水库”,强调的是以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建设生命共同体。

“森林是钱库”揭示了森林的经济价值,体现了生态经济观。“森林是钱库”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形象表达,讲的是生态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森林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森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潜藏着巨大的生态价值,通过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产品能够持续创造经济价值。“森林是钱库”,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森林是粮库”揭示了森林的民生价值,体现了生态民生观。森林不仅能够丰富人类的食物来源,而且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科学开发森林蕴含的食物资源,能够保证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向森林要食物,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开发“森林粮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体现,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

“森林是碳库”揭示了森林的碳汇功能,体现了全球生态观。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森林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气候变化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及时有力行动。“森林是碳库”,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等的深刻阐释,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传承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

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整体。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既体现了生态系统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民生观,又体现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生态观,对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生态根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以思想引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大力发挥森林“宝库”作用,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第一,坚持生态系统观,发挥森林“水库”作用,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持续加强森林生态建设,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坚持以系统观念统筹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之间的关系,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等重点区域的保护与修复,在江河湖库中打造森林生态空间,充分发挥森林“水库”作用,统筹森林生态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第二,坚持生态经济观,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培育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新兴产业,提高产业规模化、数智化水平,打造森林生态品牌,全方位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交易制度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构建森林生态产品金融服务体系,健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第三,坚持生态民生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因地制宜开发森林食品,培育绿色供应链,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平台,加强生产、加工、物流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森林食品产业,推动森林食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实现森林食品多元化、高水平供给。

第四,坚持全球生态观,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科学布局国土绿化项目,全面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有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和乡村绿化美化,多途径推动增绿增汇,增强森林“碳库”功能。大力加强森林生态工程建设,通过科学培育优化固碳品种,增强森林固碳能力,让森林“碳库”更优质、更稳定。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