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分布式光伏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发数字经济动能;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实体制造;智慧交通驶向未来城市生活……走进位于江苏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龙虎塘街道的一个个生产车间、实验室,对话一位位企业家、创业咖、能工巧匠,政企同心、创新发展实践是如此真切、具体而丰富。
科技创新增动力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讲述了自己亲历中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非凡历程;在江苏代表团,高纪凡就推动中国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同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交流中,总书记问得仔细,包括实验室建设、在全国的产业布局和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发展等情况,以及发展中还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等。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一场“寂寞苦旅”。无论是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创新,还是从1到N的高质量的工业应用,在技术攻关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有风险、有失败。
从1997年创立之初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到整体方案解决提供商,天合光能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战略,牢牢地把光伏核心技术抓在自己手上,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球领先,25次创造世界纪录,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特别是在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领域的突破,使得公司的销售占比显著提高,为其业绩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营业总收入1135.1亿元,同比增长33.46%,跨入营收“千亿俱乐部”。“天合光能将坚定不移开展自主创新,加强基础研究,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拼搏奋斗,争当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高纪凡这样说。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在市场浪潮的跌宕起伏中,天合光能搏击风浪,逐步成长为引领全球光伏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离不开基层在政策支持、服务保障、风险防控等方面“一线护航”。对于天合光能这类有自主创新和“二次创业”需求的龙头企业,龙虎塘街道争当“店小二”“急郎中”,建立“一对一”专班,在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实现“政策找人”,用心用情推进全要素供给保障、创新生态协同优化,全天候帮助企业解决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小微杂症”,精准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集群发展促活力
从“中小城市学常州”到“新能源之都挑大梁”,成长于常州这座工业名城的企业是幸运的。常州产业体系配套完整,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207个工业中类中的191个、666个工业小类中的606个。近3年间,常州净流入常住人口60多万,仅2023年就引进各类人才12万人,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供给优势日益显著。然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临“浪急滩险”市场环境的中小企业,该如何在行业波动中创新转型、在内卷赛道里另辟蹊径?以专注铸专长、以创新赢市场、以集群求发展是可行答案。
成立于2000年的莱赛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智能装备行业和激光测量,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正式登入北交所;德国温康纳控股公司是自动化板材加工机械行业的“隐形冠军”,产品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遥遥领先。2004年温康纳第一家境外子公司落户龙虎塘街道,业务发展迅速,先后投资了两家工厂。2016年,常州优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自此深耕高质量精密机械零部件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企业……纵观龙虎塘街道辖区内这些中小企业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可以发现,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之路、在产业链关键节点“补短板”“填空白”、深度融入产业集群发展,是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的“金钥匙”。
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面对专精特新企业长期专注细分市场发展需求和越来越明显的向集群靠拢趋势,龙虎塘街道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上市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打造既有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整合的“参天大树”,又有自身具备高潜质、硬技术的“常青灌木”,还有初生牛犊、活力无限的“创新种子”的“雨林式”企业发展生态。
自2017年智能传感小镇创建到2023年智能传感小镇获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命名,龙虎塘街道始终瞄准智能传感产业,从工业传感、汽车、生活应用三大领域切入,协同打造传感器技术平台、科研平台、孵化平台。通过招引培育优质智能传感企业,原有产业配套齐备的优势得以沉淀,辅以数字经济的加持,森萨塔科技、常荣电器、三恒科技等龙头企业与技术领军型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集群发展。2023年龙虎塘街道信息技术产业链相关企业合计完成产值125亿元,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已初见雏形。
江苏常州智能传感小镇
人才引育聚合力
事业发展,要在创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企业在竞争中破圈突围的核心要素。
位于龙虎塘街道的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批长期在国内外从事电力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的科技专家组建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以“宏图之志,成于细微”为追求,国内第一位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博士赵善麒于2006年创办了宏微科技。面对技术难度大、产品试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功率半导体项目,宏微科技着力引进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依靠创新驱动打破了国外多项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科创板第一家以IGBT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政策落地快、成色足,政府对我们提供的24小时人才服务,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赵善麒说。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各类人才集聚、海外人才回流、青年硕博士高位供给的态势日趋明显。如何与企业相互补位,多渠道解决人才住房安居、医疗健康、子女教育等现实需求,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比较优势?人才公寓是做优人才发展“生态圈”、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的关键一环。
走进位于龙虎塘街道城区腹地的常高新·漫柏未来人才社区,智慧安防、补助申领、创业孵化、法务咨询等配套服务一应俱全,青年人才在这里实现了左转学习、右转娱乐,楼上居住、楼下创业。这座拥有4000余名住户,住户平均年龄28岁,本科以上约占60%、硕博海归等高层次人才约占10%的未来人才社区,还会定期举办厨艺PK赛、趣味运动会、萌宠交流等特色活动,让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才相识为友,把常州当成第二故乡。在这里,人才公寓不仅仅是简单的居住场所,更是融合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满足情感需求、推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新型社群。
常高新·漫柏未来人才社区
除了用心用情帮助人才安居落户,龙虎塘街道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高频次、多渠道举办“小快灵”活动,用事业发展稳定预期留住人才。以“孵化+创投”模式共建人才科创孵化平台;连续举办三年的“人才夜市”,吸引18.6万余人次参加;持续开展工业游学、访企拓岗、名企游学、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签订市内外高校引才工作站,2023年为辖区各企业吸引大专及以上人才3000余名……“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创新的风吹向哪里,企业的人才需求在哪里,街道的人才工作就跟到哪里。
乡镇街道服务企业创新的有益启示
激活企业创新“一池春水”、助推人才发展“提速竞跑”、擦亮传感小镇“金字招牌”,处在助企发展最前沿的龙虎塘街道,比较优势在于区位政策的赋能、产城融合的加持、广大企业的信赖和干部群众的奋斗。面对不同体量、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发展需求,街道紧紧抓住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创新活力、创业激情澎湃盎然。
尊重创新,点石成金。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科技金融、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全力营造“最爱产业、最懂科技、最舍投入”的浓厚氛围,龙虎塘街道正成长为“引得进、留得下、长得大”的区域科创高地。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需要瞄准市场所需,在原创性、应用型科技创新上下真功苦功,基层更要拼投入、拼速度、拼管理,拼出效率效益和创新溢出,助推生产力跃迁实现“关键一跳”。
敢打敢拼,勇立潮头。敢于直面工业化、城镇化历史进程中乡镇街道发展“先天的不足”“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紧扣政务服务整体效能不够强、城市建管水平不够高等问题,打造“龙虎事融e办”政务服务品牌,完善“招推服一体化”机制,做好产业链招商、产业外溢招商、金融工具招商,以商引商、全员招商,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葡萄串效应”。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无坦途,必须解放思想、自我加压、勇立潮头。成功的捷径就是把最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要始终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卓越追求,“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不断突破和创造新的业绩。
守住市场,静待繁花。在调研的过程中,有企业家将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妙喻为“汹涌的浪花”,浪花虽然汹涌,却改变不了江河的流向。其实,企业培育也是一场“不确定”中有“确定”的投资。在市场经济的“湍流浪花”下,有着时代赋予我们的确定性以及政企同心坚持、不放弃的力量。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之澎湃,源自鼓励创新的时代氛围和对企业合法经营中失误失败的理解帮助,要以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定力支持产业、创新和人才。只要对城市发展有利、对企业发展有益,就要以坚定决心干下去。
统筹兼顾,善作善成。街道发展依靠产业和企业,但从未依赖企业,也不止于企业。龙虎塘街道扎扎实实抓落实、踏踏实实干工作,高效建设“创新智造小镇、高效活力小镇、生态宜居小镇、精致魅力小镇”,绘就“光伏高地、传感之谷、幸福龙虎”工笔画。我们深刻认识到,基层有千头万绪的事,要千方百计地干。必须把乡镇街道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进行系统考虑,统筹协调当前和长远、资源和生态、抓点和促面、渐进和突破等多方面因素,高标准营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环境、创业环境、人文环境,打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硬支撑”和“软实力”。(作者:中共常州市委研究室 刘柏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