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人格塑造

【摘要】现代化运动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不仅产生现代化的机器体系和生产组织方式,而且促进社会个体人格的现代转型。中国青年的现代人格在物质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双重驱动”下得以塑造和建构。一方面,物质技术现代化为青年磨砺和铸造现代性素养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青年现代人格塑造不是对传统观念的背弃,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现代人格塑造的底色。广大青年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践行文明新风,更好肩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任务,以现代人格的正能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青年人格 文化精神 时代新人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青年的精神风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晴雨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现代国家建构的方向以及人类文明形态的走向,而青年人格又是形塑青年精神风貌的内核要素。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大幕的徐徐展开,中国青年的历史自觉、社会责任、集体理性和创造精神必将实现新的跃升,融汇于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之中,转化为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实践伟力。

文明演进、现代化与人格塑造

人类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创造的历史,是始终有人“在场”的历史。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人类找到了一条使观念“对象化”的实现路径,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主体理性、实践自觉,产生了新的需要和需求,缔结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实现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理性人格的塑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随着人类劳动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在农耕文明时代,基于土地私有制而形成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把青年牢牢拴固在家庭—家族的关系上,加之伦理与宗法制度的双重规约,极大限制了青年的社会流动范围和集体理性的萌发,青年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能够左右国家治理取向和公共议题走向的独立性的社会力量。此时的青年人格与农耕文明形态和封建宗法礼制相适应,是一种隐性的、自在的、保守的、依赖性的社会人格。自人类社会迈入工业时代以后,工业文明对人的现代性塑造,尤其是对青年人格的形塑作用越发凸显,主体性、开放性、社会性、创新性等成为标注青年人格的“标签”。工业化运动把青年个体从农业生产和传统家庭关系中解放出来,他们进入到城市空间和工厂车间,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和工业文明的创造者,青年人格随着青年社会角色和职业分工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现代化运动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由小农经营、自给自足、分散单一模式逐步转变为大工业、专业化、规模化、集中化、技术化模式,社会网络、交往方式、文化观念、价值体系、利益结构等在工业化运动中被重新建构,这就决定了作为工业文明重要推动者的青年也将在“现实关系的丰富性”中实现人格类型的变革与升华,即从保守、被动、依赖转变为开放、独立、平等。

实际上,人格作为社会个体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其在形成或塑造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物质层面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观念层面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导向的熏陶作用,个体层面的生命历程、人生阅历、家庭环境的直接作用,等等。本文主要从传统与现代的结构性关系来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现代人格塑造的双重机制,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从事实经验来看,青年现代人格的形成是现代物质力量形塑的结果,但它不可能脱离文化基因、文化环境、文化传统、文化根脉而独立存在。二是从历史进程来看,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发生以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可扩大为中华文明)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历史潮流中不仅没有被遗弃、掩埋,反而与现代化的历史运动有机融合起来。传统与现代交互运动、彼此支撑,形成了中国青年人格塑造的巨大社会场域和实践舞台。从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逻辑来看,物质与文化并非是泾渭分明的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影响的,人类社会是基于物质技术不断进步持续向前演进的,文化传统是贯穿这一演进过程的核心精神。青年的现代人格正是在这种动态变迁中形成的,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必将加速中国青年现代人格的塑造进程。

物质技术现代化引发的一系列变革驱动中国青年人格转型

作为客观历史运动的现代化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下半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作为一种分析范式,现代化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学术界,其基本主张是:将全球的近代历史理解为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过程,人类社会是不断摆脱传统状态走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过程。现代化首先发生于物质生产和技术应用领域,新工具发明与新技术变革重构社会生产组织系统,打破劳动分工的空间区隔与地理边界,为资本全球扩张运动创造了条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被卷入现代化运动的历史潮流,由洋务运动开始,踏上了后发型现代化之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深刻改变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走向和历史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新中国,并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1964年底,周恩来同志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重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形态渐次展开,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实践要求等作出全面系统阐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为青年现代人格的塑造创造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空间。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人格特征愈发体现出现代性。第一,独立与自主精神愈发显著。独立与自主是个体对自身社会意义与生命价值的确证,是青年主体理性的表达与诠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孕育了中国青年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觉,广大青年紧跟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我独立,在解放社会的同时也在解放着青年自己。青年在现代化的舞台上拥有更多展现自我个性的机会,具有更多实现梦想的条件与可能。第二,精神与价值追求愈发理性。青年的价值追求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强而日趋理性,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已经成长为“平视世界”的一代,他们在开创社会新风的同时,也在建构着自己的意义世界。第三,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愈发突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广大青年在投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的同时,也在努力改变着自己的人生境遇,强化自身的理论武装以及知识体系、专业技能等,在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同时着力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可以说,1978年以来中国青年人格的现代性生成是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同频共振的,物质技术层面的现代化牵动社会、文化诸方面一系列变化,持续培育着中国青年新的思维方式、行为范式和精神风貌。掌握现代知识、现代技术和现代信息的青年参与改革开放进程,他们从增加个人收入、拓展事业空间、改变人生命运等基本需求出发,深度嵌入到市场化、城镇化、网络化、全球化事务中,成为弘扬中国精神、引领社会新风、展现时代气象的积极分子,锐意进取、守正创新、竞争意识、法治观念、契约精神、集体主义、社会责任、人文情怀、世界胸襟等一系列现代性素养在新时代中国青年中得到全方位铸造和展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人格的基本底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一度成为世界文明的高地。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尽管中国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观念,确有一些与现代市场、法治原则、工业社会、数字技术不相适应的因子,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和积极因素在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整合力。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包容气度,“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改革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乃至郡县制、科举制等都曾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过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进行概括凝练,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文化基础,是培育和塑造当代中国青年现代人格的宝贵精神滋养。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体现为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数字信息社会的持续变迁,文明形态的每一次更迭都必然提出变革传统文化的现实要求。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反传统”是必要的。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思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改革开放以后的观念转型,无不体现着“反传统”的特点。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里的所谓“反传统”,不是不加区分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部否定,而是特指那些与时代进步相悖的文化形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历史传统与现代化运动之间不可能完全断裂,社会结构变迁的内在逻辑决定了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而是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对于文化遗产,应当在现代化进程中加以挖掘、利用和保护。

对于任何一代青年来讲,他们一出生就处于文化继承与创新的交汇点,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只不过在有的时代体现得更为激烈鲜明一些,而在有的时代则相对温和平静一些。时代虽然在演进,但一些根本逻辑和核心的文化要义并没有发生改变。一方面,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获得人生经验和智慧启迪。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并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但青年成长成才的规律并没有发生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青年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另一方面,青年一旦离开文化根脉的滋养,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个别青年不能正确对待现实和历史,盲目将别国的文化、语言当作追崇、模仿的对象。一段时期以来,“国风”在青少年群体中广受欢迎,成为时尚潮流。在“国风”火爆的背后,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古典审美精神在当代青年文化中得以重生的内在逻辑,针对苗头性倾向和问题提前做好工作部署,制定引导策略,纠正认知偏差,以更好地推动新时代中国青年以丰富多样的方式赓续中华文脉、传承文明基因。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持续铸造新时代青年人格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现在物质、科技、人才、制度、军事、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而文明的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路径。传统是极具生命力的有机体,它会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生长,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无疑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传统不是在原点意义上对传统的回归,而是在超越意义上对传统的扬弃。事实上,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不可能完全抛弃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但如果不敢突破传统、打破常规,也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可能实现文明形态的更新与再造。

那么,究竟什么算是“现代人格”呢?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即青年的现代人格必须与现代国家建构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逻辑相适应。换言之,现代国家与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与主导价值是青年现代人格塑造的基本依据与核心内容。据此,可以尝试作出这样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基本涵盖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现代人格的主要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具体言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价值导向上,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在行为能力上,具有相对合理的现代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自省能力等);在公共精神上,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民主意识、契约精神;在思想观念上,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汲取经验教训;在攻坚克难上,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意志坚定,抗挫折能力较强;在创新创造上,勇于改革、创新、竞争,勇于超越他人和自我,追求卓越的目标,主体性得到相应发挥;在社会责任上,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等等。

中国式现代化是面向未来的社会历史运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青年现代人格的塑造也需要久久为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青年自身来看,部分青年仍存在一定的局限,“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这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讲,克服局限性的过程就是塑造青年现代人格的过程。从历史发展来看,一代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青年现代人格的塑造将是持续性、发展性的过程。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起点上,新时代青年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要主动担当作为。一要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对待外来文化,既不夜郎自大、妄自尊大,也不因循守旧、自我封闭,不断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要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新时代中国青年应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不同文明,自觉做传承中华文明、促进中外文明融通的青年文化使者。三要践行文明新风,坚持修身、立德、笃行相统一,注重自我教育、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弘扬者和自觉践行者。总而言之,应坚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实现青年现代人格的塑造,又以现代人格中的正能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为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

【注: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青年运动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3VSZ007)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引导学生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的实施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编/孙渴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