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环节

——以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X村为例

【摘要】要素禀赋结构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乡村产业发展升级的主要驱动力量,产业技术创新升级和品牌化规模化经营体系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途径,制度的合理变迁和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升级的有力保障。在以上各因素的耦合作用下,乡村地区可以在不同要素禀赋结构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乡村产业振兴 农业产业发展 要素禀赋结构 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5.011

【作者简介】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玲玲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1]只有持续做优做强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激发乡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不竭动力。经过长期实践与发展,我国已经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业特色产业,然而,如何精准选择与本地区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农业产业,如何在区域要素结构或政策导向发生转变后实现产业的适时转型升级,以及政府部门在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应有如何的角色定位,已成为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X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框架

本文选取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X村的农业特色产业作为案例,系统梳理该地区在要素禀赋结构和政策环境演变下的产业发展历程,精准识别并挖掘该地区产业的内在优势,进而探索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并提供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有机结合的有益经验。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一个X村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分析框架(见图1),该框架概括为“一基双驱”模式,其核心结构由“一个产业基础+两个驱动力量+一个发展过程”组成。该模式旨在揭示X村农业特色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模式,为我国其他处于相似发展状况的地区产业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其中,“一个产业基础”指地区不断演变的要素禀赋结构,“两个驱动力量”分别指作为资源配置最优机制的市场和在产业发展中扮演引导者角色的政府。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地区所拥有的、可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和自然资源等)的数量及其相对富裕程度。[2]X村的要素禀赋主要包括当地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环境(水体条件、空气质量等)等。要素禀赋结构在特定的发展水平上具有确定性,最优产业结构会随发展水平的变化而调整。[3]“一个发展过程”则描述了在上述多重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实现资源在不同要素禀赋结构下的最优配置,以及产业综合体效率的有效提升的过程。

1

 

X村产业振兴发展历程

产业初步建设时期。在2000年前后,X村农户开始自发利用零散或闲置土地资源,开展畜禽养殖和果蔬种植活动。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措施。2010年,当地政府对X村的土地资源进行了调整和复垦,集中整合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形成了大规模连片土地资源,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对X村所在镇(Y镇)进行了农业产业全面规划。此外,政府部门还积极推动村内公路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交通不便和用电困难等问题,为未来入驻企业和合作社创造有利条件。自2010年以来,X村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建成了绿丰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保丰养鸡场、宝富和宝强肉鸡养殖公司等多家合作社和企业,丰富了当地的产业形态。

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随着X村产业快速发展,其要素禀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企业未遵守环保规定,私自排放畜禽粪污和其他污染物,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遭到破坏。2012年之后,政府部门加强了对环境问题的制度化管理,在对现有资源进行评估后,初步规划了X村产业发展的三个方向:一是调整原有畜禽养殖业和果蔬种植业;二是支持科学水产养殖;三是推动服装缝纫家庭工坊发展。同时,当地的企业和合作社也开始进行调整。2018年,面对环保制度要求的日益严格和肉鸡养殖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宝富和宝强两家肉鸡养殖公司宣布停业,其余企业则选择根据要求增添环保设备,以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新型产业结构时期。在这一时期,X村产业体系的显著特征是强调产业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平衡发展。以畜禽养殖业为例,政府部门通过提供技术指导,促进各大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升级。Y镇投资建设的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粪污处理成本。同时,水产养殖业作为新兴产业,实现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2019年成立的X村大道天下圣兴合作社,通过发展蟹稻共养模式和建设蟹苗培育基地,出产优质大闸蟹并远销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此外,X村服装缝纫家庭工坊自2019年以来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新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X村产业振兴的关键

X村在产业体系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以水产养殖业为主导,轻纺服饰业、环保型畜禽养殖业和果蔬种植业为重要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发展目标,X村实现产业振兴离不开四个关键。

始终关注不断演化的要素禀赋结构。在产业初步建设时期,X村的要素禀赋为当地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首先,丰富的土地资源是X村吸引企业投资、产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看,X村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畜禽养殖和果蔬种植农户。企业入驻后,可以通过订单分包或直接雇用等形式和农户展开合作,降低了企业的人工培训成本。最后,从环境要素禀赋角度看,X村最初的生态环境未受污染,这意味着企业入驻X村时无需支付额外的环境治理费用。

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X村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恢复其环境要素禀赋资源。政府部门出台了严格的环保制度,并投入大量资源修复生态环境。当地居民也积极参与环保监督,自发抵制环境污染行为。在环保政策要求的制度约束和居民的主动参与监督下,X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成功恢复了其原有的环境要素禀赋。

在新型产业结构时期,X村新的要素禀赋结构促进了新产业体系的形成。从环境要素禀赋角度看,经过环境治理,X村优良的水质条件为圣兴养殖合作社的蟹稻共作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从资本要素角度看,圣兴合作社在成立初期得到了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而X村轻纺服装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府的项目资金投入。由此看来,良好的环境要素禀赋和充足的资本要素支持是X村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产业发展的各个时期,X村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动不断调整生产策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例如,在新型产业结构时期,大道天下圣兴养殖合作社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皖北地区的大闸蟹市场供给主要来源于外地,且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基于这一发现,该合作社决定在X村实施规模化生产并制定了合理的销售策略,从而占据了皖北地区较大的大闸蟹市场份额,实现了利润的显著增长。在产业初步发展时期,宝强和宝富肉鸡养殖公司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未能及时对企业养殖技术进行创新升级,最终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被市场淘汰。相较之下,大道天下圣兴养殖合作社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后,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对螃蟹暂养育肥技术和蟹苗繁育技术进行科研攻关。该合作社掌握核心技术后,不仅提高了利润水平,还逐步构建起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因势利导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需要对产业体系发展方向进行精准判断和明确规划。在产业初步发展时期,X村就具备了畜禽养殖业和果蔬种植业的良好基础,尽管面临诸多挑战,X村最终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调整,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政府部门通过坚持不懈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推动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当地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政府部门还通过完善“软件”(法制体系、营商环境等)和“硬件”(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系统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产业快速发展。例如,大道天下圣兴养殖合作社成立之初,政府部门投资建设了引水管道和灌溉水井,随着养殖基地产量增加,为延长大闸蟹的销售周期,政府部门还为养殖基地支持建设了智能化冷链仓库。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促进产业体系调整。制度变迁在X村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变迁包括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当地居民为了保护良好的居住环境,自发向有关部门反映环境问题。水产养殖户群体为提高水产养殖收益也支持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当地居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行动,推动了当地环保制度更新和新产业发展政策制定。从这个角度看,X村的产业发展体现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点。同时,由于原有的环保要求较为粗糙,发展思路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及时出台了新的环保制度和产业支持政策。在新制度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X村逐步建立起了新的产业体系。从这个角度看,X村的产业发展制度变迁还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从理论层面来说,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同时发生并不冲突。从实践层面看,这两者亦是有可能同时发生的。[4]在X村的产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恶化显著改变了当地要素禀赋条件,催生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需求,而政府部门出台的新政策和制度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提供了推动力。当制度变迁的需求得到了政府支持,诱致性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就实现了同向促进。X村产业体系调整再次证明,农民、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是乡村产业稳步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结论与讨论

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下,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始终关注本地区不断演化的要素禀赋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有为政府在其中的因势利导作用。当本地区要素禀赋结构或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时,政府应积极引导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同向发展,确保变革成本最小化,稳步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政府需要推动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外部性问题。各经营主体则要着力提升自身科技创新水平,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构建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体系。总体而言,乡村产业的振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市场经营主体和当地居民在明确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团结合作,共同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鉴于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存在差异,乡村地区在面临多种资源时如何确定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减少转型带来的结构摩擦、避免对新产业体系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兼顾当地要素禀赋以促进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这些都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与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BKS188;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秋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1]《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

[2]罗浩轩:《中国区域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迁的逻辑和趋势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3期;黄蕙萍:《环境要素禀赋和可持续性贸易》,《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和政策的理论框架(增订版)》,苏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4]蔡立雄、何炼成:《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农村发展——兼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评论》,2007年第6期。

The Crucial Link of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Village X in Lixin County, Bo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Lingling

Abstract: Factor endowment structure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The effective market and the competent government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The innovating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the proper branding and large-scale management system are the inevitable way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 reasonable 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infrastructure are strong guarante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pgrading of rural industries. Under the coupling effect of the above factors, rural areas can realiz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under different factor endowment structures. Meanwhile, rural areas can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Keywords: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factor endowment structure, institutional changes

责 编/杨 柳 美 编/梁丽琛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