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可惜,譬诸逝水。悄然间,作为一名驻村选调生,我已在这片洋溢着生机与希望的田野上默默耕耘了一载有余。回望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心中感触颇丰,也受益良多。这段经历无疑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而深刻的记忆。
初履基层,心怀敬畏;深耕细作,枝繁叶茂
一年前,我从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成为一名奔赴基层的选调生,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乡村的好奇向往与尊重敬畏。初履基层,难免会因为面对“新角色”而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尴尬窘境。农村群众工作要如何开展?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我。“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学”更需要开口“问”,务必要主动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向有着丰富基层经验的村书记、村干部、老同志交流,向他们请教开展基层工作的经验、探讨与人民群众有效沟通的方法,注重从身边的案例中汲取智慧,从民间的智慧中提炼真知,将那些既实际又可操作的知识和方法融入工作中。同时,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责,采取“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的学习策略,深入理解和掌握基层工作“门道”的关键,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拥有打开工作新局面的能力,并在基层工作中向下扎根、不断成长。
年少耕耘,时光不负;勤者无憾,功在朝夕
驻村工作是实实在在的,需要的是俯下身子、一步一个脚印。实际工作开展中,在充分尊重村两委决策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贡献自己的思路和策略,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致力于修路架桥、深化“白改黑”工程、安装路灯以及实施绿化提升项目,旨在打造一个更加宜居、繁荣的乡村环境,让村里的每一条道路都成为连接幸福生活的纽带。随着道路的拓宽和硬化,村里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村民们不再为下雨天泥泞难行的路面而烦恼,而是能够轻松便捷地前往田间地头、集市学校,享受更加便捷的生活。夜晚时分,新安装亮起的路灯,不仅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提高了夜间出行的安全性,还温暖了他们的心房,更增添了一份乡村的温馨与活力。一年时光匆匆而过,我亲眼见证了村庄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老百姓的生活也越过越幸福。
民心所向,情满人间;以爱之名,暖至心田
初来乍到,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经验的欠缺,但所有向上走的路,都是曲折而艰难的。只有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勇敢前行,才能克服一切你所遇到的困难。不了解老百姓最关切的农民建房政策,我就一头埋进文件堆里认真研读文件,跟随村“两委”开展宣传工作,使村民对于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政策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村情民意不熟悉,就敲门入户唠家常,走访困难党员、低保户、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倾听他们的诉求,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有一次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和村干部精心准备了新的被褥和电水壶,老人看着这些新添置的生活用品,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从如何安全地插上电源,到按下开关等待水烧开,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当第一壶水烧开后,老人兴奋地接过水杯,品尝着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好像明白了具体而微的基层工作,一仰一俯都是群众冷暖。
(浙江省海盐县于城镇选调生 杨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