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低空经济已逐渐成为全国多地区推动产业、业态、模式创新的新领域。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在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方面拥有明显优势。海南应当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空经济发展,多元化创新发展并不断丰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与“低空”生态圈,壮大低空消费新业态,做大做强低空经济经营主体,严守低空经济应用安全底线;充分挖掘海南自由贸易港低空经济发展潜力,助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低空经济 新质生产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5.007
【作者简介】李世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开放型经济理论与政策、平台经济理论。主要著作有《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纵向传导机制及规制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索》(合编)、《自由贸易港概论》(主编)、《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合编)等。
引言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规划文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低空经济逐渐成为全国各地方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和推动产业、业态、模式创新的新领域,迎来蓬勃发展的迅猛势头。
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鲜明特征,可以赋能社会千行百业,不断催生新业态,提升各行业生产效率,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国各地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千差万别,应当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海南自由贸易港是现阶段我国探索制度型开放的新高地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探索具有海南特色、匹配要素禀赋优势、契合四大主导产业方向的低空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海南应当快速布局低空经济发展赛道,多措并举培育“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落地相关产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建设、特别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增长点。
海南自由贸易港低空经济发展态势
所谓“低空”通常指距离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内(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能延伸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关于“低空经济”概念,学界目前尚未给出确切、严谨的学术定义。既有文献多依据各自角度界定“低空经济”概念并进行延展性讨论。通常将“低空经济”定义为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例如,覃睿认为,“低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载运与作业装备技术为主要工具,以低空空域为主要活动场域,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最终产出形式的系列经济活动构成的经济领域。[1]
在实践中,低空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激活立体空间资源,同步辐射、带动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低空制造、运营服务,以及飞行保障等链条环节协同发展。显然,低空经济蕴藏巨大潜力,能够发挥乘数效能,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首先,低空经济可以催生并不断赋能新业态,通过航空器与各种产业形态融合,促进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其次,低空经济发展内嵌了大数据、AI等新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吸聚高新技术市场主体和高科技人才,从而促进区域科技水平整体性提升。最后,低空经济发展客观上也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低空飞行与应急救援、险情勘探、巡查巡检、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相结合,将极大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并推动全社会治理水平的精细化和精准化。特别地,低空经济发展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一方面,低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直接提升人民收入水平;[2]另一方面,低空经济发展也会带动社会消费方式的推陈出新(如低空旅游等),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海南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呈现多样化特点,在低空旅游、航空运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和油气平台作业等领域均具有领先优势。例如,在低空旅游方面,2023年,海南空中游览和跳伞飞行均居全国第一,空中游览飞行小时数、起降架次和载客量分别达到约1.37万小时、15.2万架次和36.48万人次,占全国比重分别约45.9%、63.2%和61.1%;跳伞飞行小时数、起降架次和载客量分别达到约0.42万小时、1.07万架次和4.53万人次,占全国比重分别为37.7%、42.8%和39.6%。[3]在低空物流方面,海南已经实现了无人机跨海公共货运物流,如2024年,国内首款大型无人运输机——FP-98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将首批随机货物南美白对虾虾苗从海南海口运往广东珠海。无人机配送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海南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目前,海南共有本地注册的通用航空经营性企业160余家,常驻海南非本地通用航空企业近50家,[4]通用航空企业在海南的集聚有效促进了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此外,随着通用机场网络的不断扩展和飞行服务站等低空经济运行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海南逐步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低空空域管理制度体系,为低空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支撑,促进了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低空经济领域,海南在飞行环境、制度体系、政策保障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在自然环境方面,作为中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相比于我国其他省市地区,海南的旅游资源极富独特性,同时具有四季适宜的飞行气候条件。海南每年拥有三百天以上的时间适宜通航飞行,其可飞行日和空中游览活动时间领先全国。海南特色鲜明的自然、气候、人文资源以及环境优势,为低空经济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在管控制度方面,海南率先推动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全国最早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地区之一,目前,划设了全国最大的省级无人机分类分级管控空域与适飞空域,在全国率先建设完成首个覆盖省级区域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区和首个军民航双认证的通航飞行服务站。特别是在2023年,海南率先发布了《海南省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图》,对国内低空立体化空域规划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在配套设施方面,海南拥有全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基地和北斗科普研学基地、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航天、北斗、深海科技为低空飞行和监测提供高精度定位和导航服务,有利于构建智能、高效、精准的低空综合监管服务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动监督效能提升。特别是在政策优势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设计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开放、自由的政策环境。例如,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政策有利于海南引进低空经济领域高端人才,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税制改革有利于降低相关企业经营成本。随着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贸易自由化,“承诺即入+公平竞争”的投资自由化,以及资金、人员、运输、数据等要素的跨境流动自由便利制度创新,将极大助力海南低空经济发展,尤其是为包括通航制造、运营、服务保障和航空金融等在内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海南新质生产力与低空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把握新质生产力与低空经济的联动促进机制。新质生产力与低空经济是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低空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同时,低空经济发展内嵌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低空产业新业态则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
低空经济发展依赖新质生产力物质技术基础供给。其一,新质生产力为低空经济提供科学技术的支撑。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信息、数字技术的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可以促进空域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同时也为低空经济相关航空基础设施建设、飞行运营服务提供先进技术的支持。其二,新质生产力助推探索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低空经济主要以“组合式”经济形态来呈现,其本质是低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新质生产力通过赋能低空经济相关产业提高应用型技术的研发生产能力,促进低空要素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不断拓展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其三,新质生产力助推低空经济产生规模效应。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壮大并延伸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推动低空经济产业聚集,进而形成规模效应。
低空经济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一方面,低空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技术革命性突破。低空经济创新和培育低空应用场景,带动航空技术、低空装备、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以市场应用拉动技术迭代和优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低空经济发展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低空经济重构了传统空间利用方式,是低空飞行活动与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进而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海南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海南通过释放低空空域改革成效让低空经济“全域适飞”,同时利用气候优势让低空经济“全年可飞”。要准确把握并研究新质生产力与低空经济发展的联动促进机制,持续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低空经济新业态;依托海南独特的气候、区位、生态等优势,集中资源前瞻性布局低空经济新业态,坚持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步发力,创新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低空经济+旅游。低空旅游是将旅游观光从地面延伸至空中的新兴旅游方式。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低空旅游领域具有天然优势,能够通过创新旅游新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例如,直升机、动力伞、滑翔伞、跳伞、热气球等多种形式,为游客带来独特的空中体验。未来,海南应高效串联海陆空的旅游资源,打造海陆空立体化旅游线路,增强各景区的联通互动,建立低空旅游网,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低空经济+物流。低空物流利用低空飞行器如无人机、eVTOL等在低空空域中完成货物的运输和配送,相比传统物流配送方式,能够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有效缓解山地物资运输压力,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低空物流具有便捷、高效、环保、灵活等优点,解决了资源分配、交通拥堵等诸多难题。海南的岛屿地形使得物流效率的提升受限,因此,具有发展低空物流的市场需求和巨大潜力。海南应持续推动低空空域开放,合理布局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促进线上线下消费的融合发展,赋能末端配送、即时配送服务新模式,优化消费者体验。
低空经济+农业植保。海南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而“低空经济+农业植保”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海南实现农业现代化。无人机代替人工劳动完成喷洒农药、精准施肥、植被保护、作物监测等一系列农业生产工作以及实时采集分析土壤、气候等信息,[5]有利于提升农业精细化生产和管理。海南应进一步搭建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无人化融入农业生产环节全过程,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进而助推海南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公共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推进,对公共服务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亟需加快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升级。“低空经济+公共服务”的组合方式促进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深化应用,为应急抢险、医疗救护、城市管理、交通执法、森林消防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持。无人机的应用,能够快速高效地扫描、获取、传输各项数据以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测,实现区域精细化和高效管理。在危险环境和抢险救援等特殊场景中,航空器的使用能够大幅缩短物资运送和抢救时间,便于及时控制和处理突发状况,提高快速响应能力。海南政府有关部门应逐步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推动服务管理流程改造重塑,提升区域间要素配置效率,保障高效、普惠、便捷的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低空经济+海洋。海南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也是海工装备应用大省,具有推动“低空经济+海洋”融合发展的巨大空间。在海洋领域,低空经济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主要赋能海洋资源开发、海域的监管与保护等,如海洋石油勘探、海洋渔业监测、海事救援、海域监测和巡检、海洋污染监测、油气平台作业等,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支持。海南应依托海洋资源优势,促进低空经济与海洋经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将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逐步扩大海洋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低空经济的路径探索
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链与“低空”生态圈。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且辐射带动面广,产业链上游为低空产品的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中游为低空产品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下游则为各种应用场景,如低空物流、低空旅游、低空巡检和医疗救护等。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需要各环节共同发力,打造“低空”生态圈,实现低空经济规模效应。
集中力量和资源做大做强低空经济产业链,增强低空产业制造能力和培育低空产业新业态。其一,打造航空零部件生产、通航整机制造基地,提升低空产业制造能力。通过构建创新合作平台,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力,激发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不断迈进。其二,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家的交流与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综合提升。丰富低空经济新业态,积极探索创造多元化低空经济新应用场景。
加强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和“低空”生态圈培育,促进低空经济产业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用好海南低空改革制度创新成果,优化产业布局,吸引科技、人才、资金等低空经济高端要素聚集,并以龙头企业吸引带动关联企业形成集聚效应。积极打造合作、共享、协同、绿色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区,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完善商务会展、现代金融等配套现代服务功能,提高产业协同效率,促进形成完整产业生态集群。
不断培育壮大低空消费新业态。长期以来,我国发展低空产业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方面,在消费端的开发上显得尤为不足。然而,发展低空经济,市场是根本,消费端发展的滞后很大程度上会限制上游生产端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通航企业尚未建立起成熟稳定的商业模式,低空消费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也有待完善。因此,持续培育低空消费新业态,深挖市场需求,才可以有效盘活资源,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南应当从政策法规、低空新基建和航空文化等多方面发力,壮大低空消费新业态。其一,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低空消费市场秩序,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市场监督管理,防范低空消费可能带来的风险。其二,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是低空消费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能够为新技术下的消费业态创造应用场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其三,逐步培育航空文化。引导企业主动创新,建立完善的商业和盈利模式,积极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航空活动品牌和拓展特色服务产品供给,促进低空经济走向大众消费市场,壮大低空消费群体规模。
持续做大做强低空经济经营主体。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载体,精准施策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是激发低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第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低税率、简税制、零关税等自由贸易港制度优势和政策红利,重点引进低空经济领域的领军企业、风投基金、科创团队及重点项目入驻,吸引优质通航企业、研发制造企业聚集海南。第二,强化低空经济经营主体培育。鼓励本地企业拓展低空业务,引导其在重点领域合理布局。与此同时,帮助低空经济经营主体利用好各类扶持政策,推动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低空经济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开展广泛的战略合作,集中力量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技术的迭代升级,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第三,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低空经济经营主体积极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给予低空经济经营主体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着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积极关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在各领域应用中的政策和法律需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低空经济经营主体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活力。政府应精准优化创新政务服务,不断提升行政审批办理效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此外,要抓住中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通航”)划转海南的重要契机,推进中国通航划转后续工作。依托海南环境资源优势、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将中国通航塑造为国内低空领域典范,打造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乃至我国通航业领军企业。以中国通航带动海南省内优质飞行作业,并推动拓展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构建通航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加快海南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制度和政策优势,打造海南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海南应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与制度优势,助推海南低空经济加速发展。其一,高水平开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鲜明旗帜,海南应着眼于全球技术和产业最前沿,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增强国内、国际资源联动效应,快速集聚融合全球先进要素资源发展海南低空经济产业,逐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低空经济技术进步和创新,催生低空消费新场景、新领域。其二,海南应依托自由贸易港投资自由便利相关政策,对低空经济领域的市场准入考虑采取“承诺即入制”管理模式。对境外投资海南的产业资本,按照宏观审慎管理原则,优先支持相关企业依托EF账户实现资本跨境自由流动、投资利得自由划拨。与此同时,将低空经济领域不同层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可考虑直接列入工作许可正面清单,重点引进低空经济的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
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低空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保障。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是低空经济健康发展、平稳运行的有力保障,应高瞻远瞩、战略谋划低空经济发展,逐步优化低空经济政策供给,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与法律法规。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营造相对宽松的低空空域管理环境。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应用场景、推动企业和项目落地等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空间保障、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低空飞行涉及公共安全,要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建立有效的监控手段,明确规定审批程序、管理办法、适航标准、处罚标准等,确保低空空域使用有法可依。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低空经济市场运营效益。基础设施建设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海南低空经济规模的扩大,完善低空基础设施方面仍须加大力度。立体性是低空经济的鲜明特征,因此,推动地空一体化发展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向。其一,完善海南通用机场布局,统筹建设无人驾驶航空器枢纽起降场、飞行测试、能源站、紧急备降、维修维护服务设施等低空飞行地面基础配套设施。其二,加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相关产业的应用,发挥海南商业航天领域优势,利用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航天技术赋能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和装备体系建设。其三,构建集低空监管、服务、应用于一体的智能化网络体系。保障从地面起降到空中监管的立体低空交通安全,提高飞行服务效能,为低空经济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培育低空经济人才队伍,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力。第一,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低空经济发展。加大海南在飞行器制造、通信导航、智能控制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提升低空经济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与此同时,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实现自主研发制造主控芯片、精密元器件等低空产品核心零部件,解决低空经济发展“卡脖子”难题,持续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提高国际竞争力。第二,培育海南低空经济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在人才落户、科研经费、子女就学、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打造低空经济高端智库体系,组建低空经济专家队伍,为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提供外脑支持和决策咨询。着力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瞄准低空经济产业和市场需求,培养符合低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同时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境外高校在海南以独立办学或者合作办学方式开展相关领域教育项目,着力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专业人才,为低空经济领域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低空经济国际竞争力。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交汇点,海南应依托高水平开放优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构建国际化低空经济管理制度,为跨国低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吸引国外优质项目与外商投资落地海南,同时鼓励海南低空经济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海南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低空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完善低空经济产业对外合作规则。积极打造技术创新合作交流平台,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各国在飞行器制造、通信导航、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以长效合作机制助力海南低空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严守安全底线,打造低空经济智能化监管体系。随着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低空飞行器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安全隐患风险也随之增加;无人机违规飞行、隐私侵犯、飞行安全事故等事件频发将严重影响低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保障低空经济应用安全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未来,要构建完善的低空安全监管体系,研判海南低空经济发展方向,依托自由贸易港立法先行,健全低空空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加强空中交通管理和安全监管,积极打造精细化智能调度监管平台,推动实行跨部门、跨领域的低空飞行联合监管,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防范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实现智能化安全监管。推动先进科技赋能低空空域的导航、通信、监视等,提高安全监管效能,确保国家空防安全、公共安全和飞行安全。通过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的迭代升级,增强航空器对风险的自动识别和主动防控能力,提升航空器安全性能,降低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概率。
结语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从供给创造需求,从需求牵引供给,通过二者合力促进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未来,海南应持续深入挖掘低空经济发展潜能,加强低空经济顶层设计,依托海南多重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先进技术和政策供给,优化在低空旅游、低空物流、农业植保、公共服务、海洋经济等领域的产业布局,并引导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创造低空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与此同时,持续深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构建相对完善的低空空管服务保障体系和低空安全实时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低空经济活动的服务、监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逐步将海南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低空经济示范区,在低空经济政策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高质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持续且强劲的发展动力。
注释
[1]覃睿:《再论低空经济:概念定义与构成解析》,《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
[2]沈映春:《低空经济:“飞”出新赛道》,《人民论坛》,2024年第8期。
[3][4]周慧敏、程潇:《海南点燃低空经济新引擎》,《经济参考报》,2024年5月14日,第5版。
[5]樊邦奎、李云、张瑞雨:《浅析低空智联网与无人机产业应用》,《地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9期。
The Practical Approach of New-quality Productivity Empowering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Development of Hainan Free Trade Port
Li Shijie
Abstract: As a new track for cultivat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field for promot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 many regions across the country. The Hainan Free Trade Port is a "experimental field" for China's institutional openness, with unique natural resources and climate conditions, and it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Hainan should promote the empower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for low-altitude economic development, diversify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ly enrich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application scenarios; cultivate the low-altitude economic industrial chain and "low-altitude" ecosystem, foster new low-altitude consumption industries, strengthen and exp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market, and strictly adhere to the application safety bottom line of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for low-altitud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Hainan Free Trade Port, and boos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Keywords: low-altitude economy,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 Hainan Free Trade Port
责 编∕肖晗题 美 编∕周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