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产业振兴 > 正文

打造“四色”书记项目 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今年来,盐城亭湖区黄尖镇坚持把实施“书记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积极推行“1345”工作法,以书记项目为核心,突出精准选题、观摩拉练、集中展示三项抓手,拓展红、绿、蓝、金“四色”路径,加快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动镇村全面振兴。

绘浓“党旗红”,激发基层堡垒新活力。以支部项目为抓手,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核心,着力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搭建“微平台”、做好“微服务”、办好“微实事”、汇聚“微力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镇党委在国际油画村打造“红色物业”和便民服务站,为村民、游客提供系列服务,组织创业培训,鼓励村民开办家庭民宿、手工作坊、艺术集市、共享菜园等项目,培养民宿女主人、民间手工艺人,推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今年来,油画村累计接待游客13万人次,营业收入149.5万元。新洋港社区党委围绕帮助群众创业就业,创办“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助160余名居民创业就业。涵洞村党总支聚焦服务大交通护卫群众交通安全实施书记项目,创办G228服务区“红色驿站”,为过往司机提供服务1300多次,党员干部参与安全值守、交通宣传320次,“红色驿站”成为国道风景线。

厚植“生态绿”,集聚创新发展新动能。绿色生态是黄尖最富有的资源,各党组织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绿中淘金,勇当“碳路”先锋,实施一批绿色发展主题的书记项目,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花川村党委积极探索农业碳汇价值转化的实践路径,发挥高标准农田优势,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农业碳汇”模式下创新试点,全国首单高标准农田碳汇贷款成功落地,现已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成功借贷1160万元。金滩公司党总支利用养殖水面建成了2亿元千亩渔光互补项目,下半年实现运营。兴农村依托紧邻丹顶鹤保护区优势,建设集农业科普、亲子娱乐、团建拓展、特色采摘于一体的鹤龙农场,打造“混水摸鱼”“龙虾钓场”“土灶餐厅”“越野卡丁”“果林采摘”等特色亮点,带动村民就业1000人次,实现集体收入50多万元。

拓展“产业蓝”,培育低碳高效新产业。始终围绕“党建促发展”目标,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作为书记项目的主攻方向。新街社区党委发挥集镇所在地优势,全力服务主体经济发展。新街社区集聚党员干部力量,挖掘人脉资源,先后拜访新街籍在外成功人士20余次,邀请上海交大医学博士葛建伟教授团队回乡考察,推动盘活工业园区鹤业公司国有闲置资产,打造全区首个医疗器械产业园,成功签约恒惠丰电子测温仪、希普脑膜加工、爱护佳医用洗鼻器、华伟康复治疗设备等4个占地少、产能优、税收高、零污染的项目,并建成500平米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展示厅。全力服务赛格机械、菜芙蓉厂区、中宇电器“腾笼换鸟”工程,加快华谷智慧农机、小鱼出行智能换电柜、自动化卷轴加工、汽车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打造集生产、展示、推广于一体的高端智能化装备产业基地。

点靓“丰收金”,壮大强村富民新实力。强村富民乃基层党建的责任所在。镇党委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围绕做好“小田变大田”改革的“后半篇文章”、菊花产业链党建衍生、农业现代化等课题实施书记项目。积极推动菊花产业链党建联盟向纵深发展,黄尖社区建成130亩智能化种植示范基地;新闸村通过村企合作,建成万吨冷库项目,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1500户,切实解决农民菊花保鲜难的问题;指南村抓住“干部联村、一村一策”机遇,建成3000亩菊花种植基地,村委会组建生态农业公司,建成菊花加工生产线,实现“产加销”一体化,使“黄尖菊花”由季节性产业变成“全周期”产业。在“小田变大田”改革成果之上,瑞鹤公司投资350万元实施进水总渠建设项目,引入优质灌溉水资源,土地流转金可达每亩1450元;新街社区招引10亿元华谷智能化农业装备制造项目,生产高端数字化、智能化决策的农机产品,提升农业机械化;洋尖村党总支争取项目资金200万,通过村企合作建成粮食综合服务中心,解决粮食烘干问题,服务周边村民1000多户,年增加集体收入12万元,书记项目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嬗变。(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 蔡丽娟 韩晗 卞正兵)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