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我们把这段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31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相联系,可以更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理解“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含义,进而把握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首先,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强调“更相适应”,说明我国生产关系基本上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否则,习近平总书记就不会在上述集体学习时作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的重要判断。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之所以能够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就在于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持续调整,使之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提供了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强调必须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到提出新发展理念、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创新驱动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形成的新要素“并入”生产过程并全面渗透,催动生产要素组合发生质的跃升,加快了新质生产力发展。

其次,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强调“更相适应”,意味着现有生产关系中的某些方面、某些环节还不能很好适应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一个动态过程,尽管经过40多年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方面制度已经“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但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在科技加速进步推动下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现有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马克思说:“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对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着深刻理解和把握,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里强调的“新型生产关系”,也就是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更好发展的生产关系。

最后,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都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实践证明,只有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还不能很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改革,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才能使新质生产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新质生产力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着眼于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与此同时,继续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本文作者为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

责编:潘旺旺/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