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以“五个注重”为特点的内容摆布,“注重全面改革”是其中之一。注重全面改革是践行党的执政使命的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是坚持问题导向的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的要求。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主动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凸显改革引领作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重点任务、指出了主攻方向。《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五个注重”成为《决定》内容摆布鲜明特点,“注重全面改革”是其中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定稿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注重全面改革是践行党的执政使命的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是坚持问题导向的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要求。
注重全面改革是践行党的执政使命的要求
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等“四个迫切需要”,强调了党中央决定全会主题的考虑。
《决定》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六个“必然要求”,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个迫切需要”和《决定》提出的“六个必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虽然侧重点不一样,但都体现了党长期执政的使命。在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伟大实践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使命的驱动。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征程奋斗实践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具体化。贯彻执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确保党引领人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康庄大道上胜利前行,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使命担当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完成。强化党的执政使命,才能不负历史、不负人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更好地彰显我们党担当执政使命的时代新作为。
注重全面改革以执政使命为驱动力,必须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只有注重全面性,才能形成各领域改革整体推进的大格局,同时,把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才能以点带面为改革大局提供保证。《决定》抓住重点,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对民主和法治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体现全面改革的顶层设计。以注重全面改革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结合,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
注重全面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工作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个重大创新成果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现代化实践经验和历史成就的现实凝练。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到建设小康社会,留下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足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见证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成熟,为党的二十大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奠定了思想依据和实践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概念,并系统深入地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鲜明地提出了我国已 “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一重要论断,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中国式现代化以鲜明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的概括呈现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说明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都不同的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确立起中国人民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宏伟志向。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党和人民接续奋斗的目标追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现追求这个更高目标的发展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释放的伟力,为中华民族敞亮了前途,带来了光明。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改革开放,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改革开放。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仍然要依靠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
注重全面改革以目标追求为驱动力,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特色互相影响、相得益彰,任何一个方面的特色不显著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特色的彰显。注重全面改革,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服务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注重全面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注重全面改革。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奋斗征程上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以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的目标追求为驱动,注重全面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注重全面改革是坚持问题导向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决定》指出,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强针对性的实践遵循。改革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坚持问题导向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以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开路,改革开放取得的一切成就以有效解决各种问题为前提。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出现新问题拿出新办法,是不断推进改革的重要经验,也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遵循改革发展规律的重要原则。
问题倒逼改革,改革回应问题,压力激发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讨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在破解难题中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总体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形成体系架构,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筑好。然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消除制度空隙、填补制度空白。新时代新征程必然伴随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的能力。
注重全面改革以问题倒逼为驱动力,必须着力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以改革的全面性为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和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改革的任务很多,而破解重大体制机制问题则是谋划全面改革的关键。体制机制是深层次的问题,克服旧的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排除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种阻碍因素,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问题导向进行精准谋划,形成战略部署,作出重大决定,采取重要举措,聚焦体制机制破解改革难题,为注重全面改革提供了方向标、路线图和任务书。
注重全面改革是增进人民福祉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也是推进改革必须恪守的人民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取向。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必须进行改革已经达成高度的共识,问题的实质是要在改什么、不改什么和需要改什么、不应该改什么上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也充分说明,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力量在哪里、改革的利益取舍是什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不断推进。“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以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真实问题体现改革的成效。这些重要话语与理念鲜明体现了福祉人民的改革原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重要论述,以福祉人民为驱动,强调“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推出许多相关政策和务实举措,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的需要就是改革的动力,人民的愿望就是改革的指向,人民的满足就是改革的效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贯穿《决定》的主旨精神,突出体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守人民立场的鲜明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这个重要原则和实践逻辑。这不仅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而且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效的保证。自觉地以福祉人民为驱动,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党就能获得无穷的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注重全面改革以人民立场为驱动力,必须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深刻领会《决定》关于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的规定,必须以注重全面改革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福祉人民为新动力,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加优异的成绩,作出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新贡献。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责编:冯一帆/美编:王嘉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