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大思政课|三明学院: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

大思政课(1)

到井冈山接受红色洗礼,在沙县寻访“国民小吃”技艺,赴新疆推广普通话……暑假临近尾声,三明学院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累累。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乡村、走近群众,用实际行动体悟国家发展、诠释责任担当。

红色研学,汲取奋进力量向未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明院学子深知其意。

“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作为福建省首支参与2024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队伍,三明学院“八一薪火”实践队边听、边看、边感悟,深入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感悟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

三明学院“八一薪火”实践队在井冈山革命纪念广场重温入党誓词

三明学院“八一薪火”实践队在井冈山革命纪念广场重温入党誓词

从革命战争年代红色娘子军的“剪掉发髻、投身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金溪女将的“闯滩斗险、搏风击浪”,到改革开放时期沙县小吃娘子军的“走南闯北、发展经济”,再到新时代三明妇女的“巾帼建功、携手共进”……在三明市宁化县、建宁县、沙县区、三元区等地,三明学院“红妆映征途”实践队积极探寻巾帼红色资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也积极创新宣讲方式,用“家常话”、情景体验、“动手画”等,将延安精神、苏区精神传递给青少年;体育与康养学院冠军宣讲团则通过“三送三学”把西柏坡精神宣讲课堂搬到基层一线,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

感悟伟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共富数字引擎队”结合社会热点和专业所学,在中央红军最远的长征出发地——三明宁化,领悟红色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精神富足的关键力量;在河龙贡米产业园,领略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魅力;在将乐常口村,领会“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等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

三明学院“共富数字引擎队”参观河龙贡米产业园区生产线

三明学院“共富数字引擎队”参观河龙贡米产业园区生产线

星火绿途实践队走进三明泰宁县尚书第、红军街、岭下村等地,深入探索红色文化传承背景下泰宁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路径。“兴启点”闽台乡建乡创设计服务团前往三明三元区岩前镇,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构筑空间模型,将乡村大地变成“乡间艺术馆”。

与此同时,道路智能巡检实践队沿沙溪河畔对国道G534、G205线部分路段开展了路面损伤情况调研及智能巡检实践活动,为山区公路管养智能化转型、形成可应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行走山河,奏响非遗保护最强音

非遗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明院学子争做“守艺人”。他们把福建独特的非遗文化——簪花与擂茶技艺带到了宁夏吴忠,与宁夏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开展了一场以“山海青春 星火成炬”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宁大学子亲身体验到传统簪花的独特魅力,感受擂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健康理念。

他们组建“镛城拾遗”实践队深入三明市将乐县,对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文字记录、影像拍摄等手段,对非遗传承人及项目进行数字化保存;结合专业优势,设计出冲泡型擂茶饮品及系列宣传品,助力将乐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他们走进三明市沙县区,寻访“国民小吃”技艺,通过调研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了沙县小吃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他们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探寻泉州海丝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加深对南音艺术等非遗文化的理解。

志愿服务,激荡文明实践主旋律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明院学子“倾情”诠释。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及焉耆县,“悦普同心”实践队围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主题,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文化讲解宣传、入户讲解推广等方式,将“文化润疆”落到实处。

三明学院“小海豚”志愿服务队课堂教学成果展示

三明学院“小海豚”志愿服务队课堂教学成果展示

2015年成立至今的“小海豚”志愿服务队坚持在三明市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大田县湖美乡开展支教行动,为山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注入鲜活动力。“七彩假期·美育陪伴”实践队通过美育陪伴为乡村儿童带去知识的光芒和希望的种子。“一路阳光”教育关爱实践队、“海丝寻梦”实践队等通过支教、调研等方式,用知识和爱心点亮了乡村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和价值。

在沙溪河畔巡河护河,在街道社区资源废旧物回收、环保知识宣讲,在将乐县常口村开展“巡河护绿践两山,识长守护美河山”主题调研活动……“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实践队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三明学院“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实践队在沙溪河畔巡河护河

三明学院“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实践队在沙溪河畔巡河护河

从红色研学到理论宣讲,从乡村调研到支教服务,从文化传承到环保行动……这个夏天,明院学子在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中长才干、壮筋骨,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者:吴爱娣)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