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西南石油大学加强教育模式改革 突出“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导向

近年来,西南石油大学以“产学研用”实际生产需求为导向,以助力卓越石油工程师培养为目标,大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打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建立一种教育与产业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

培养基地校企共建。通过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实践基地、研究中心等平台,如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员工培训中心、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中海油天津油田员工培训中心等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实践基地,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省部共建协同中心、四川省井盐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学校任课老师和油田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在研究中心进行理论学习,在实训实践基地和企业的员工培训中心进行实操和演练。企业可为学校提供前沿的技术支持,学校以需求为导向,培养卓越石油工程师。

科研教学深度融合。将科研项目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形成“剖析问题-构建理论-解决问题”三位一体的科研能力,掌握前沿技术。不定期邀请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企业的高级专家开展需求性、前沿性、前瞻性项目的讲座,系统介绍工程需求、立项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积累等项目全局内容,让学生充分明确科学研究的全局,通过工程需求引出背后的科学问题,采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对应的工程技术对策。鼓励学生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的研究,从而提升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深入强化。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实训课程的比重,并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的相关工程项目。在传统的金工实习、地质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实习课程的基础上,新增国际合作与海外油田并购案例、国际石油工程案例与新技术案例、气藏数值模拟技术与案例、油气井工程典型案例和模拟训练等案例实训课程。借助校内外的钻井工程模拟器、修井模拟器和大型石油工程计算仿真模拟软件、VR等手段虚实结合,模拟油气井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井下带压作业等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为培养卓越石油工程师奠定基础。

评价体系多元优化。在评价学生能力时,综合考虑其在理论学习、科研创新、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表现。构建一套“实际实操+多媒体汇报+闭卷考试”的科学评价机制,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其全面发展。实际操作包括企业练兵场的全尺寸实物操作和模拟器的仿真操作,重点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多媒体汇报采用团队或学习小组的案例分析汇报方式进行,重点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对策的能力;闭卷考试采用传统考试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理解领悟能力。(西南石油大学 汤明 苗娟 罗志锋)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