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出版坚持“两创”,有利于保护原创、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活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传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新时代推动“两创”数字化出版,需积极应对数字传播的挑战,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出版矩阵,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方案,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关键词】数字出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重要论断,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内容发布的门槛大大降低,出版的中心化管理模式被打破,去中心化的出版方式成为常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数字出版中,专家学者与非遗传承人、书刊编辑与数字人才、网络达人与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群体都可以平等参与到“两创”成果的出版中,充分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主动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的特点
数字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以数字出版推动“两创”,必须遵循数字传播规律,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传播优势。
数字化叙事的功能是多模态的。数字化叙事作为信息时代特有的叙事形式,是利用多种现代媒体元素(声音、图片、动画与影视等)使讲述内容“可视化”“形象化”的叙事方式。数字化叙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价值为核心,配以多种数字媒体技术营造真实的全身心感知氛围,带来有温度的视听盛宴,有触摸的感官刺激和有参与的感知体验,能够更好地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数字化叙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往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内容再创造再阐释的过程,是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再造,能够创作出全新的、更具感染力的文艺作品,连接过去与现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数字化的内容生产是分发高效的。第一,海量数据为文化生产提供内容支持。数据可以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创作广度与深度,形成与主流价值的有效耦合,并为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呈现提供可能。第二,机器算法为内容创作插上腾飞的翅膀。传统的分析式人工智能只能基于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与预测;而依托于生成式算法,现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通过数据训练自主创作内容,完成由被动认识到主动创造的颠覆式升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传播的优势与挑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传播的优势。首先,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数字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共享性、互动性、整合性。依托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以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各种类型的信息途径来展现自身的文化价值,通过动态结合形成的强大冲击力,给受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由于信息发送的实时性,传播内容的过程与传播反馈的过程同步进行,单向的发布转变为双向的互动,受众和传播者围绕传播内容实现思想的反复碰撞,传播主客体之间的粘性得到不断巩固与提升。
其次,精准对接多样化、多层次、多目标的文化需求。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点。数字传播的突出优越性即在于个性化,通过数字信息传播的算法机制,数字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相应服务。
最后,加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在数字技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能够将中国美食、中医、武术等特色文化符号以多媒体交互的形式瞬间传递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国人民可以通过《舌尖上的中国》等视频系列,了解到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播种食粮又将其制作成美味佳肴并进行数字传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表达是价值观由浅及深的自然触发过程,这种效果是传统传播方式难以实现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传播面临的挑战。从传播价值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传播的负向价值与正向价值长期共存。数字传播价值的实质是技术价值在传播中的彰显,技术价值是中性的,数字技术与传播主客体之间的正负效应是相伴相生的。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数字技术的运用能够发挥巨大优势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隐蔽在技术价值背后的风险。由于数字化时代的传播受众习惯于直观地接受信息,沉淀文化价值、启迪人们思考的传播任务比以往更加艰巨。
从传播要素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传播的人才培养以及与之配套的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数字传播可以被视作一个交叉领域学科,与之相关的专业包括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出版等。不难发现,这些强关联性专业涉及理工科、新闻传播类学科以及艺术类学科,涵盖面较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要求。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路径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一是要做深做细历史典籍版本修纂与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因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调查研究文化典籍的历史发展脉络上下功夫,要做好校勘、注释、今译以及数字化等工作,真正让古籍“活”起来。
二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档保存工作。文化典籍存储介质的时代性更替,使得文化典籍的存储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为一切文化创新创造活动提供可能。要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向数字化资源的转换进程,将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尽快转化为图文、音视频等易于保存和传播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档案可以通过搜索和索引功能,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这种高效利用文化资源的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也有助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需集聚文、史、哲、考古等学科雄厚的学术力量,系统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组织既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懂马克思主义的科研团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计划的分门别类的具体研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时代价值、评价原则、现代转型等进行阐释,推出有说服力、有权威性的研究成果。
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出版矩阵。第一,积极抢占新兴传播阵地,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覆盖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新媒体对人们认知思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要积极适应不同类型传播平台的特点,掌握各平台受众的兴趣特点,突出特色化运营。
第二,发挥传统媒体优势,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权威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迭代关系、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许多特点优势是新媒体目前无法取代的。运用传统媒体优势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效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权威发布,内容为王,充分展现传统媒体区别于新媒体的深度、广度、高度。二是注重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必须着眼传播格局变化,加强创意策划,适时推出新的宣传教育节目、栏目,努力积攒口碑、扩大影响。三是注重传统艺术形式的运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物的宣传,依然可以通过出版人物传记和人物画册等艺术形式进行推广。
第三,推动媒体融合联动,构建传播矩阵。不断推动媒体的融合和联动,分层次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创造广阔空间。一方面,要协同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策划谋划,既要做到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又要注意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坚持层次递进、密集推出,形成全网刷屏和全民聚焦,并努力保持舆论热度。另一方面,要注重议题设置。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主导权,既要充分利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重要传统节日的宣传时机,又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常宣传、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话题,坚持重点宣传与常态宣传相结合,保持宣传教育的持续性。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方案。第一,统筹数字出版发展趋势和“两创”的内在要求,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以科学的传播观看待数字出版和人才培养问题。其次,坚持“两创”内容与形式协同创新的一般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转化、拓展、创新升级与数字技术运用统筹到出版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创造中。最后,要把握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着重从技术革新层面考量,培养能够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第二,深化教学改革,注重高素质人才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引导和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技能。与此同时,支持全国相关院校及专业尽快组建数字出版专业教师队伍,以客座、讲座等形式广泛吸纳精通数字出版的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能手到高校任教。基于数字出版对信息技术的刚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尽快建立高校的数字出版培养基地,通过企校双主体培养模式和专业竞赛、职业鉴定双评价模式,不断培养出综合型数字出版人才。
第三,加强“两创”数字出版人才的在职培训。无论从培育规模来看或是从人才输出量上来看,现阶段我国“两创”的数字出版人才都仍存在缺口,通过传统的在校教育途径不能在短时间内为“两创”提供充足的数字出版人才。加强在职培训,不仅能够缓解人才短缺压力,也能够提升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现阶段我国“两创”数字出版人才培育的有效方案。不断深化从业人员对数字传播规律与特点的认知,提升其传统文化修养、拓展其数字技术相关技能,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评价制度与考核方法,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并日益完善。
(作者分别为国防科技大学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国防科技大学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③新华社记者:《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人民日报》,2023年10月16日。
责编/孙垚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