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响中国 > 正文

【理响中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理响中国文章配图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是理论概括,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理清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生成逻辑与实践要求,更好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使命任务。

理论内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决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为政之道,民生为要。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一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了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事业才能底气坚实、动力强劲、前景光明,不断造福亿万中国人民。另一方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正是坚持“民生为大”这一重要密码,我们才能更好地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生成逻辑:三维逻辑要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决定》所提出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正是新时代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不仅展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这一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底蕴、历史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是从理论层面上来看,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二是从历史维度上来看,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所在。回望百余年党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日起,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等。同时,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更是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战略,全面推进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事业,使全体人民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从实践逻辑上来看,时代召唤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如今我们已经到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紧扣改革目标,按照改革任务部署,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

实践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这一重要论述既是理论概括,同时也是实践要求。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丰富发展积极就业政策,保持了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劳动力结构变化不断深化,对就业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三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但部分群体社会保障仍有不足。由此,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加快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推行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民生管理服务新模式。四是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是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标志,医疗卫生服务也是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但目前仍有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需要在改革中来解决。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五是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与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这一重要论述不仅生动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向,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遵循。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叶本乾,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家柠,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强国使命任务的逻辑理路研究”(SC22ZDYC28)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