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在经过快速发展与提质创新后,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整个行业的配套产业链条趋向成熟,网络微短剧等新兴形态爆发式增长,垂直细分领域的深化推动文旅短视频火爆出圈,直播电商的完善加快短视频行业商业化进程。与此同时,进入存量维系后,短视频行业竞争加剧、行业乱象频发、版权侵权现象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向未来,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呈现精品化转向、全民化创作、社会化拓展的趋势,短视频也将逐渐成为社会建构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短视频 微短剧 商业化 全民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6.009
【作者简介】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媒体融合。主要著作有《嬗变与重构:中国IPTV发展现状与走向》《新媒体:微传播与融媒发展》《新媒体:融合与发展》等。
短视频行业的热点聚焦
2023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在经历政策引导规范化、市场规模平稳化、内容生态成熟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基础上,由爆发期、转型期进入了成熟期和深度发展期。在用户规模增长与产业链条完善的基础上,主流媒体短视频不断创新,网络微短剧等新兴形态兴起,短视频在垂直细分领域逐渐深入并与文旅产业有效结合,推动城市形象广泛传播。在政策、用户与技术的多重影响下,短视频行业的商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用户规模增速放缓,配套产业链趋向成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67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53亿人,较2022年同期增长4145万人,占网民整体的96.4%。[1]虽然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但其增速逐步放缓,用户增长的红利逐渐消退,行业真正步入存量竞争的时代。在用户规模增长放缓的同时,短视频用户黏性不断增强,2023年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151分钟,短视频应用平台的头部效应尤为凸显,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占整体份额的95.3%。[2]短视频平台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供给、多元的场景体验,从而推动网络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并带动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张。据Mob研究院的调查数据,2023年短视频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在涵盖内容创作、网络音频、网络直播、综合视频等的网络视听行业市场,短视频市场占比达到40.3%,市场规模为2928.3亿元。[3]
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短视频配套产业链逐渐走向成熟,涵盖上游内容生产端、中游平台发布端以及下游用户群体终端,形成了“生产—分发—消费”的产业闭环。在上游内容生产端,主要包括头部短视频平台、主流媒体短视频生产、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道网络)机构、个人用户等多元生产主体。2023年11月,抖音开启视频内容付费测试,探索新的内容变现模式;微信视频号也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和文娱活动激活内容生态,头部创作者月均发布数增长55.6%。[4]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创作者生态日益多元,在抖音平台,活跃达人数量持续增长,泛生活达人新增比例明显提高。在中游平台发布端,主要包含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头部平台,同时也有新崛起的微信视频号等具备社交媒体属性的短视频平台。在下游用户群体终端,我国短视频用户群体仍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抖音平台2023年涨粉数达到100万以上的达人中,账号类型以生活和影视娱乐两个类别居多,粉丝团类型也在不断拓展,多维度沉淀用户成为短视频平台获取流量的重要方式。[5]短视频产业链条的完整与成熟离不开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互动与整合,特别是在MCN机构深度参与短视频生产与分发、UGC(用户生成内容)与PGC(专业生成内容)逐渐融合、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逐渐分层化、KOL(关键意见领袖)模式创新、短视频平台垂直细分领域的完善以及新闻资讯、社交、娱乐等产业模块的拓展与开放等,均使得短视频平台逐渐以媒介化的形式嵌入社会产业结构,甚至参与到行业分工、技术支持以及品牌推广当中,短视频产业由此由单一的媒介属性拓展到多元的社会属性。
主流价值精品创作,网络微短剧成主阵地。微短剧、短剧兴起于短视频平台,凭借轻体量、短周期以及亲民化的情节设计迅速成为网络视听的新兴力量。2023年,微短剧的行业规模和发展热度高速增长,我国微短剧市场呈现火爆态势,各类题材、创作主体、用户群体以及微短剧周边产业均实现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主流媒体的加入,使得微短剧从早期的娱乐化走向主流化,逐渐朝着精品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网络内容生态建设的主阵地。
在市场规模上,网络微短剧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6.8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网络微短剧正式渠道发行量达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总和的2倍。[6]《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共上线重点网络微短剧384部,较2022年(172部)增加一倍多。[7]从微短剧的市场现状看,短视频平台中的微短剧大部分围绕穿越、爱情等题材展开,多改编自网络文学,内容主题呈现集中化特征。从微短剧的播出平台看,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头部平台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快手微短剧平均日活用户为2.7亿,微短剧全年累计播放量高达86亿,同时推出了“星芒短剧计划”;抖音平台面向机构、达人等推出了“短剧新番计划”等激励项目,营造微短剧内容生产的生态环境,驱动微短剧成为短视频平台增收的重要方式。在微短剧的盈利模式中,大部分微短剧以平台分账为主,其次为广告植入、单集付费和小程序付费、电商直播、IP衍生销售等。[8]在抖音、快手之外,其他网络视听平台也进入微短剧市场,推出微短剧的扶持计划(如腾讯视频推出的“十分剧场”等)。从微短剧的用户层面看,2023年微短剧的用户黏性处于快速增长期。调查数据显示,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占比高达39.9%,其中31.9%的用户曾为微短剧内容付费。[9]
微短剧凭借投入成本低、吸引用户多等特性迅速走红网络视听领域。除了抖音、快手等头部短视频平台之外,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也开始对微短剧进行正向引导,主流媒体纷纷投入微短剧的开发、制作与传播。早在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在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中设立了“网络微短剧”专项,2024年1月又发布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提出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主题优秀微短剧,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10],通过“微短剧+文旅+短视频平台”的有机整合,实现短视频内容与城市形象传播的互动。在主流媒体中,央视频、央视网策划推出《中国微短剧大会》《中国微短剧盛典》等大型项目,芒果TV“大芒计划”推出了多部微短剧佳作,其中《大妈的世界 贺岁篇》在湖南卫视播出,平均收视率达0.19%,在同时段省级卫视中排名第一,进一步推动了微短剧与电视大屏的有效互动。在主流媒体加入之后,网络微短剧的主题也从传统的娱乐、穿越类逐渐走向主流、精品类,包括反映乡村振兴主题的《高碑店故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合作开发的《河姆渡的骨哨声》、芒果TV推出的城市漫游类电视剧《我们之间的秘密》等,彰显了微短剧主题内容、题材范围从传统的网络文学改编到聚焦现实题材,再到现实题材逐渐占据主流的转变趋势,网络微短剧逐渐走向传播主流价值的发展新轨道。
垂直细分逐渐深化,文旅短视频持续火爆。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国文旅产业复苏与加速回暖之年。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在线旅游数字化营销,支持在线旅游经营者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旅游展示活动……推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文明旅游、旅游公共服务取得新进展”。[11]在经济复苏、社会人员流动加速、居民消费信心逐步提升及出游日益频繁等背景下,我国文旅产业呈现新的增长。在短视频平台的带动下,贵州“村超”赛事助力文旅发展、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助推淄博烧烤成为顶流、天津“跳水大爷”带火天津狮子林桥景点、“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等文旅产业的“现象级”传播内容得以呈现,并迅速成为网络景观。
文旅产业在短视频等网络视听平台的助力下,呈现线下体验与线上体验交互的效果,同时技术赋能“5G+智慧文旅”有效带动了线上消费、农村消费及场景拓展。如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上线智慧文旅小程序“一键玩龙江”,积极探索线上文旅形式创新。《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44.4%的网络视听用户经常收看旅游/风景类短视频,较2022年提升了16.3个百分点,27.9%的用户“会因为看短视频/直播去某地旅游”。[12]在政策引导、产业拓展、场景营销、平台助推、用户参与等要素的助推下,短视频平台及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创新文旅模式加速发展,有效激发了用户旅游意愿。抖音、快手纷纷推出各种文旅创作者扶持计划,通过话题流量扶持、创新营销方式、塑造城市品牌与网络红人形象、吸引主流媒体及推送文旅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等形式,聚合平台、用户、达人、文旅企业、政务新媒体等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打造文旅内容生态体系。
在此基础上,许多企业也通过直播带货、“沉浸式”文旅直播等形式入局文旅产业。2023年7月,新东方宣布开拓文旅事业,成立文旅公司。东方甄选直播间通过话题参与、旅行推荐、达人直播等形式推动文旅模式在短视频平台迅速走红。短视频平台布局文旅产业呈现不同的侧重点。例如,抖音通过“话题+直播”形式,与文旅机构、景区、酒店等开展合作,吸引用户在抖音平台购买产品与服务;快手则结合市井文化等打造区域热点,2023年10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快手文旅作品创作量同比增长42%;哔哩哔哩深耕年轻人喜好,将多元IP与文旅结合,文旅作品数同比增长64%;小红书通过场景攻略等聚合年轻人,打造线上“文旅百科”;微信视频号通过“直播+私域流量”的结合促进产品转化。[13]总体而言,短视频行业与文旅产业的结合已经成为2023年的热点现象,不同的短视频平台均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用户群体及内容资源探索新型发展模式。
直播电商助力消费,平台商业化进程加速。新冠疫情之后,“短视频+直播”成为社会拉动消费的重要媒介化方式,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化进程也随之加速推进。《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71.2%的网络用户由于观看短视频或直播而购买商品,超过40%的用户认为短视频、直播已经成为其主要消费渠道,53.7%的网络用户经常收看电商直播或直播带货。[14]从抖音平台的数据看,其热门直播关联商品中通常涵盖食品饮料、美妆、生鲜等快消品领域,在热门直播间中,43%的直播间属于带货直播[15],与直播电商关系紧密。伴随短视频对社会各产业、各行业的渗透性、带动性不断增强,直播电商的多元化趋势也日益显现。2023年抖音平台新增四级品类数量超过800个,垂直细分品类拓展了网络用户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电商产品的多元化与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形成契合关系,共同助推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结构还受到相关政策、用户群体和数字技术的影响。首先,直播电商行业、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支持和有效的监管。近年来,我国各相关部门针对直播电商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予以规范,以期推动直播电商行业逐渐进入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其次,短视频用户的强渗透效应为直播电商行业、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化发展培育了海量消费者。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直播电商用户规模已达到5.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4.7%,[16]直播电商已经成为网络用户购买商品的重要渠道之一。最后,数字技术引领直播电商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技术的赋能体现在直播的全流程中,例如直播前的AI算法比价、智能选品、广告智能投放、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商品卖点文案等,直播中借用AI数字人直播实现直播数据可视化并实时监测商品数据,直播后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评价分析与反馈、预测商品销售趋势、分析消费者行为等。[17]
在政策引导、用户需求、技术赋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化逐渐提速,由此也推动了头部短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创新发展。2023年2月,快手电商提出了“全域经营”的发展方向,提出从以“短视频+直播”为核心的内容种草场域和以“搜索+商城”为核心的泛货架场域两方面发力。[18]抖音在2023年主要以电商和本地生活为主要经营方向,通过短视频、直播助农等综合业态服务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并通过“川流计划”消除了达人分销直播和品牌自主直播的壁垒,实现了“达人+品牌+平台”的整合营销创新。与此同时,在短视频行业由“两大巨头”走向“两超多强”的进程中,微信视频号的直播电商模式在2023年取得显著成绩,数据显示2023年微信视频号直播带货规模同比大幅提高,GMV(交易总额)增长接近2022年的3倍,形成了“电商+广告”的商业模式。[19]此外,传统电商平台加快推进与短视频行业的有效结合。例如京东内容生态相关负责人在2024年初表示,将拿出10亿现金以及10亿流量作为奖励,实施“创作者激励计划”,对3C数码、家电家具、母婴、时尚等20个短视频创作领域的达人进行补贴[20]。
短视频行业面临的困境挑战
在传播样态拓展、产业链条完善、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2023年的短视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进入成熟的深度发展阶段,短视频行业也在系统化、多元化的发展中面临多重困境。面对社会结构转型、用户需求多样与市场环境多变的情况,短视频行业出现了多方平台竞争加剧、抢占市场份额等问题;同时由于AIGC的发展,智能技术赋能短视频创新成为普遍趋势,技术应用带来的侵权行为、版权乱象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国家对短视频的行业监管政策逐渐收紧。
短视频平台竞争加剧。相较于前两年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头部平台的发展势头,微信视频号等商业平台、央视频等主流媒体平台逐渐成熟,哔哩哔哩与小红书等平台依托圈层传播逐渐崛起,爱奇艺等传统网络视听平台、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纷纷布局短视频领域,2023年短视频行业的平台格局呈现“两超多强”的发展趋势。各类平台凭借自身的内容优势、用户优势或技术优势,通过垂直化细分、差异化布局、主流化聚焦等方式争取用户、数据等资源,形成了短视频平台多方主体竞争加剧的局面。
根据腾讯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微信视频号用户单日使用时长超过50分钟,超过抖音主站的一半,并依旧呈快速增长态势。基于微信视频号的端口优势,微信积累的用户量逐渐对视频号产生依赖,这对于短视频平台挖掘三四线城市用户和银龄用户增量群体,形成了一定挑战。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传统短视频平台也基于其内容优势逐渐发力。企业调研平台的数据显示,近三成抖音用户、近四成快手用户认为短视频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少网络达人或短视频博主的内容作品存在“一次制作,多次搬运”的情况,即一个内容产品重复、多次在不同短视频平台分发与传播,且并未根据平台的发展情况和特征变化进行更改。从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看,一些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权威资讯也存在多平台分发传播的现象。面对竞争加剧的行业环境,许多MCN机构的制作能力日渐乏力,导致内容出现同质化倾向。由此可见,从平台、媒体、机构到用户,短视频内容生态中的多方创作主体均在竞争中不同程度地呈现乏力状态。除了内容竞争日益加剧,多方主体的经营发展也进入竞争深水区。2023年直播电商重新崛起,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直播电商纷纷加快布局,在达人、内容、流量、互动、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带来了商品价格混乱、质量问题频出、不同平台压价、直播广告过多、内容良莠不齐、品牌效应下滑、用户体验降低等相关问题。
短视频行业乱象凸显。近年来,伴随着短视频的蓬勃发展,对其的综合治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短视频平台竞争的加剧,其在信息内容、价值导向、商业倾向等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由于价值导向出现偏差,一些短视频博主通过设计场景、摆拍造假、蓄意编造等形式拍摄和制作短视频,以吸引流量、博取用户关注。2023年底的“给住院婆婆吃泡面”、2024年初的“秦朗丢作业”等短视频都从不同程度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虚假短视频通过冲突化、戏剧化的方式吸引公众关注和讨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正确判断,挑战道德文明底线,甚至诱发社会矛盾,造成了社会偏见和公众价值认知上的冲突。随着短视频平台直播模式的兴起,诸多低俗、“擦边”内容也相继出现,如个别博主采取“软色情”、秀身材、夸张炫富、低俗PK等无意义的直播形式,从事不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甚至触碰法律红线,严重影响了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生态和价值导向。
2023年,中央有关部门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行业监管等多个层面,推动短视频行业的综合治理。2023年,中央网信办开展了多次“清朗”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均将短视频作为重点治理对象,集中整治“传播虚假信息、展示不当行为、传播错误观念等乱象”:3月,聚焦短视频平台,打击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7月,出台《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明确“规范信息来源标注”与“加注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标签”的要求;9月与12月,先后对短视频领域价值导向失范和不良内容多发等乱象进行专项整治。[21]整体而言,短视频行业一直处于发展与监管并重的轨道,由于数字技术、媒介形态及创新主体不断变迁,短视频发展中的问题已经成为网络视听行业的重点监管内容,对于短视频的主体、平台和行业的多重监管正在逐步完善。
短视频领域侵权现象频发。从网络视听行业侵权的特征看,短视频侵权更多表现为版权侵权。由于短视频内容创作的海量化、碎片化和内容创作主体的多元化,短视频版权归属划定困难、争议不断。与此同时,由于相关主体维权意识较弱,有效的短视频版权保护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短视频版权纠纷频发。如何推进短视频行业形成良好的版权保护意识,推进形成科学有效的维权体系,任重而道远。
在短视频业态中,由于智能算法、AI视频生成等手段的使用,大量未经许可剪辑的影视剧、照搬其他用户内容、“二次创作”等情况日益增多,短视频头部博主作品、热门影视综艺作品均成为被侵权的“重灾区”。短视频版权侵权行为的表现较为多样,包括未经作品权利人许可擅自盗用其作品发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改编其作品并用于网络传播获利等多种形式。而随着Sora等技术应用的兴起,人工智能生成的网络视听作品也将对既有短视频内容的版权造成侵权风险。针对短视频版权侵权问题,国家版权局等部门也在持续不断地通过行业监管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乱象。2023年,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3”专项行动,提出以网络视频、网络新闻、有声读物为重点,强化作品全链条版权保护,推动建立良好网络生态;同时深入开展对重点视频网站(APP)的版权监管工作,重点整治短视频侵权行为。
短视频发展的趋势展望
传媒生态的发展、媒体格局的变化、用户需求的转变,都对短视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媒体深度融合、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主流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竞合互动,短视频也由粗放式生产转向精品化生产与主流化生产。伴随用户的媒介接触渠道的扩张和内容生产能力的提升,短视频的全民化创作、全民化分享渐成趋势。在此基础上,短视频也将由媒介化走向产业化,以媒介逻辑和产业逻辑融入社会建构,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精品化转向。随着用户对网络视听内容产品的需求变化,高质量、精品化、个性化的内容生产成为短视频发展的未来方向。短视频为网络视听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短视频的精品化转向是必然趋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短视频行业逐渐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将推动抖音、快手等平台对传统内容结构进行升级与优化,淘汰低俗信息、低质内容,并通过行业综合治理营造内容生产新生态;二是主流媒体与网络视听平台的加入,例如央视频、四川观察、大象新闻、芒果TV、爱奇艺、腾讯等平台及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了优质化、专业化、精品化的内容产品;三是网络达人、“草根”创作逐渐走向专业化,短视频逐渐从泛娱乐化步入泛知识化、主流化、价值化的轨道。
近年来,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创新实施短视频“首屏首推”工程,短视频在优秀文化传承、理论宣传阐释、系列主题宣传、主流价值传播等领域的创作日益繁荣,短视频精品力作的生产逐渐成为行业的风向标。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权威、客观、准确、真实的评议推动短视频高质量发展,构建了以“象舞指数”为品牌的短视频融媒体传播评价体系,聚焦内容生产水平、信息聚合水平、技术引领水平、用户服务水平和平台营运水平五个方面,精准评议短视频在内容原创性、制作品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朝着主流、专业、精品的方向发展。
全民化创作。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151分钟,大约占据了人们每日生活时间的十分之一。短视频用户黏性持续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短视频内容创作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泛娱乐走向了泛知识、泛生活,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出行等多层次需求的内容与品类。
当前,短视频平台用户不再满足于观看和评论,而是热衷并逐步转向以主体身份进行创作和分享。数字技术的赋能、各类制作与分享类APP的普及,大幅降低了用户参与短视频创作的门槛,用户在碎片化的时间和场景中,逐渐从沉浸于“刷短视频”转向“做短视频”。同时,短视频的职业创作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从短视频创作中获取收益的创作者数量连续多年稳定增长,且职业创作者数量在整个创作者群体数量的比重逐渐增加,进一步带动了普通网民的创作热情。在这一过程中,短视频内容创作的去中心化特征日益凸显,用户参与创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短视频成为普通人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重要形式[22],将逐步建构全民共创、全民共享的网络景观。
社会化拓展。目前,短视频不再局限于一种新媒介形态,也不再限定于一个新媒体平台,而是成为媒体、媒介、技术、平台等多元要素充分互动的媒介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场景新兴的视听传播业态,短视频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接收信息、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与此同时,短视频与社会系统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要素广泛互动融合,逐步发展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并通过网络视听不断延伸其价值链与创新链,加快在多元产业中的布局。
未来,短视频将逐渐成为社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驱动力量。其将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推动下,逐步成为视听产业的主要引擎,并通过媒介化的方式、沉浸化的模式、嵌入式的结构全面链接与融入社会系统,通过数据、视听、服务等形式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各环节精准对接,持续赋能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产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将深度融入城市的本地化生活服务,通过直播、电商等与基层民众生活紧密结合,提供“短视频+服务”的新型体验。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将对接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积极服务区域战略,助力乡村振兴,以“短视频+新农人”“短视频+助农”“直播+助农”等形式为广大基层农村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文化传播提供创新手段与方式;同时,深度挖掘“短视频+文旅”“直播+文旅”等模式,通过媒介化的方式为文旅产业提供媒介驱动与技术驱动。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计划”资助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F2023YS40)
注释
[1][1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4年3月22日,https://www.cnnic.net.cn/n4/2024/0322/c88-10964.html。
[2][7][9][12][14]《〈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在蓉发布》,2024年3月28日,http://www.cnsa.cn/art/2024/3/28/art_1977_43660.html。
[3]Mob研究院:《2023年短视频行业研究报告》,2023年6月30日,https://www.mob.com/mobdata/report/178。
[4]新榜研究院:《新榜研究院:2023微信视频号年中发展报告》,2023年11月10日,https://www.dydata.io/datastore/detail/2334569092851306496/。
[5][15]飞瓜数据:《年度报告|2023年短视频直播与电商生态报告》,2024年1月31日,https://www.feigua.cn/article/detail/811.html。
[6]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11月22日,https://www.iimedia.cn/c400/97005.html。
[8]贺泓源:《周星驰,“改造”微短剧》,《21世纪经济报道》,2024年1月31日,第10版。
[10]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2024年1月12日,https://www.nrta.gov.cn/art/2024/1/12/art_113_66599.html。
[11]《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年3月24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3/28/content_5748755.htm。
[13]新榜研究院:《新榜研究院|2023年度文旅内容洞察报告》,2024年1月31日,https://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240112/1705041869784034.pdf。
[17]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2024年2月29日,https://www.iresearch.com.cn/Detail/report?id=4316&isfree=0。
[18]李昆昆:《短视频的2023年:商业化全面提速》,2023年12月29日,http://www.cb.com.cn/index/show/zj/cv/cv135243241264。
[19]张洋洋:《微信视频号2023年直播带货GMV增长300% 2024年打算这么做》,2024年1月11日,https://www.cls.cn/detail/1568485。
[20]《京东大手笔投入,10亿入局短视频》,2024年4月12日,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m=1712998732&pk=6618f9098e9f092d367fb51c。
[21]文丽娟:《2023年,监管风暴席卷短视频行业——整治擦边黄暴摆拍等乱象净化网络视听空间》,《法治日报》,2023年12月31日,第1版。
[22]常湘萍:《短视频加快多领域数字化转型——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4年3月5日,第6版。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hort Video in 2023
Huang Chuxin
Abstract: In 2023, China's short video industry has entered a stage of deep development after rapid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innovation. The supporting industrial chain of the whole industry tends to mature, new forms such as network micro-short dramas have shown explosive growth, the deepening of vertical segmentation fields has brought the popularity of short video of cultural travel,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e e-commerce has also promot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of short video industry. Meanwhile, after entering the stock maintenance, the competition in the short video industry intensifies, the industry chaos become frequent, short video copyright infringement phenomenon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Facing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short video industry also shows a hot trend of turning to quality, national creation and social expansion, and short video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soci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short video, micro-short dramas, commercialization, popula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