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加快融合、广泛渗透,正在催生着新一轮技术变革,带来生产生活的重塑,既是一场机遇,又是一次挑战。人工智能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也需审慎处理人与AI之间的关系,让AI技术在开发应用过程中确有成效、行之有效。
谨防“炒作思维”,引领务实管用的行业风向。自chatGPT问世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市场备受追捧,这一概念板块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与关注。但通用大模型距离大规模落地仍有一定差距,这点尤其在细分专业领域和行业需求差距明显。要进一步促进AI大模型的行业应用,要锚定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部门与企业一体推动,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从高墙大院走向生产生活、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谨防“依赖心理”,明确辅助工作的功能定位。尽管AI目前在许多领域的精度、效率都已超越了人类,但AI也不能包揽一切、完全独立运作。那我们应该怎么对AI技术进行定位呢?笔者认为这是生产活动的辅助工具,在许多无人驾驶等领域,尽管能够在特定场景下实现高度自动化驾驶,但面对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和突发状况,人类驾驶员的灵活应变能力和主观判断能力仍然无法替代的。目前我们要更多把其作为辅助工具,不能产生依赖心理。
谨防“监管空白”,健全风险防范的法制体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还是任重道远,未来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像是AI自主决策能力下引发的关于责任归属问题,无人驾驶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系统应优先选择保护乘客还是行人?比如AI换脸技术滥用侵犯女性肖像权、名誉权该怎么防范?再是AI在训练过程中受训练数据的影响,继承训练数据中性别、种族、地域的偏见、歧视,导致算法在决策时有失公正。确保AI技术的安全性、透明度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建立和完善AI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责任追溯机制和伦理审查体系,提升公众对AI技术的认知和理解,是保障AI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浙江省武义县熟溪街道选调生 周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