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当前,为基层减负工作正在扎实开展,但一些形式主义改头换面的现象时而发生,值得警惕。形式主义的根源是政绩观错位,必须从思想深处发力,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入手,推动基层减负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莫在“真减负”中“伪作为”,警惕减负措施走样变味。为基层减负,关键在于真正实现减负,而不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减负。个别单位不是下真功夫、减真负担,而是从条文中找空子、钻漏洞,让减负工作变了味。有的以“内部提醒”“内部提示”“点对点发送”的方式,规避不得频繁通报的要求;有的改成打电话、发微信的方式下达指令,看似精简了文件,实则没有真正减负;有的通过“只做不宣传”,让统筹规范督查督导的目的落了空;有的就连“减负”工作,也时不时让基层报材料。这些干部把减负工作当“秀场”,选择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或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使得减负的部署和要求难以真正落实,效果也大打折扣,甚至导致“越减越负”的怪现象。
拿出“硬举措”拔“软钉子”,巩固基层减负持久疗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为沉疴痼疾,是隐蔽性极强的“软钉子”,让基层干部深受其害、不堪重负。唯有横下一条心,以更加坚定的态度和更加彻底的行动,紧盯文山会海泛滥、监督检查冗余、考核体系繁复等“拦路虎”“绊脚石”,瞄准靶心、深挖根源、集中打击,方可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基层减负也难以毕其功于一役。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推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打持久战攻坚战,坚持步步为营、连续作战、久久为功,将“当下改”和“长久治”结合起来,多从常态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定期对减负进行“回头看”,持续跟踪评估减负成效,坚决防止反弹回潮、隐形变异。
坚持“正己心”除“歪作风”,确保形式主义断根绝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点在领导干部,根源在思想层面。如果为了“给自己造势”,追求所谓“政绩”,则容易“歪嘴和尚念歪经”,导致私心凌驾于公义。要加强政绩观教育,从根本上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错误理念,引导干部修好共产党人“心学”,回答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问题,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时刻将事业发展与人民福祉“置顶”。扫除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做到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经常深入一线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少一些简单粗暴和机械僵化,切实防止形式主义“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