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形式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其危害不容小觑,《若干规定》正是对形式主义问题的有力回应。同时,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决非一日之功,如何在落实这些规定时防止新的形式主义滋生,成为了新的挑战。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话,形象地表明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导向一以贯之,规矩愈加明确。《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足见分量之重、态度之鲜明、决心之坚定。这既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也为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基层减负既要用规矩“亮剑”,更重在落地执行。《若干规定》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源头治理,对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老问题新情况,在强化现行制度规定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实招硬招。各地要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宣传《若干规定》,扎实推动《若干规定》落地见效,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
一些地方和部门“各吹各的号、各要各的账”,导致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多、频次高,加强统筹协调势在必行。要按照“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要求,科学设置内容指标、改进方式方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督查检查“瘦身”、为考核“消肿”,避免过度施压、层层加码,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基层治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
关于形式主义的问题,往往是“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基层党员干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发现一个整治一个;对具有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避免导致“权责不一致、责能不匹配”,向基层转嫁责任。同时,也要注重把纠治问题与激励干事创业结合起来,积极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引导和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实干为要的鲜明导向,创新举措、开拓进取,把基层的事情办实办好。
把《若干规定》各项规定落实到各条线各领域各环节,需要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要强化法规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注重从信访举报、舆论平台、日常监督、审查调查、派驻监督等渠道发现问题线索,对各单位基层减负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坚持适时开展“回头看”,及时对典型问题予以公开通报。以实实在在的减负成效,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新征程上冲锋在前、建功立业。(作者:李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