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师都是相似的,正如我们曾经看到的大量优秀教师的优秀事迹,他们将生命芳华绽放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之中,为工作鞠躬尽瘁,为学生点亮人生之路。但是,要将这一切在银幕上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呈现出来,却有着很高的难度系数。9月10日,由浙江省教育厅出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合作打造的系列电影短片《我爱我的老师》举行首映,观后却带给我一种惊喜之感。这不仅因为它将现实中的优秀教师搬上银幕,人物形象鲜活可感,艺术品相上乘,更在于这四部短片的叙事视角和内容表达,以艺术化的方式诠释了新时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教育精神,并给广大教师如何关爱学生提供了教科书式的示范。
四部短片,分别取材于浙江四位优秀教师的事迹。从素材的选取而言,涵盖大学、中学和小学,同时兼顾地域、年龄与身份,人物设置体现出高度的典型性和整体性。艺术风格上,最鲜明的特点是人物通篇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充满煽情感的镜头和台词,而是以朴实的画面和生动的情节演绎了教师春风化雨般滋养学生灵魂的师者风范。第一个短片《吾师启矿》取材于浙大永平杰出教学奖百万奖金获得者苏德矿老师,他被浙大学生称为“矿爷”,拥有百万级“矿粉”。影片讲述了宋启矿老师以邀请微积分课程的“学渣”刘金光为自己开微博、直播平台为名,帮助他找回了学习信心的故事。同时,宋启矿在网络平台开设的公开课、直播课也惠及了众多的外校学生,“学渣”刘金光在外校的女友也因此得以考研“上岸”,一举扫除了他们俩爱情路上的障碍。“一举两得”的情节主线设置非常精巧,而且也将宋启矿老师充满喜感的外形和幽默风趣的性格呈现得极其出彩。《一双解放鞋》塑造了一位散发着母性光辉的中学老师。主动给学生补课的谆谆嘱托、食堂多买的一份排骨、家里搜罗的一堆杂物、运动场上的一双解放鞋,都凝聚着老师对困难学生的细致关怀。更为可贵的是,老师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始终是默默的,云淡风轻的,因为她在施以关怀的同时,还需要小心翼翼地守护孩子的内心尊严,避免激起孩子的自卑之情。周老师母爱般的光辉,也不仅仅洒向优秀的孩子,而是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永远的和风细雨、慢条斯理,让叛逆的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曾经失学的问题少年回到了课堂。如果说,前两个故事,主要侧重诠释传统的为师之道,后两个短片,则更侧重于展现年轻教师对教育精神的传承和领悟。《脚尖上的岛屿》讲述实习舞蹈教师汪芸芸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美育”的核心理念。刚开始接手舞蹈比赛任务的汪芸芸面对没有什么基础的孩子,曾经一筹莫展,但在老师的建议下,她深入生活,扎根海岛,从而编出了独具地域风格,也契合孩子自身基础的舞蹈,并带领孩子们在自然空间中感受舞蹈之美,创造之美。比赛现场,孩子们面临着获得最后一名和退赛的选择,她们坚定地选择在舞台上绽放自己,只为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这正是美育教育的核心目标。这部短片让人想起春晚的节目《唐宫夜宴》,天真、可爱,这些最自然最朴素的真和美,才是最打动人心的,而这种美的浸润,也是最好的人格滋养。这个短片,不但叙事极具现代意识,运镜也典雅大气。海边的风光,美得每一帧都可以作为桌面,而孩子们舞台表演与海滩排练场景的一组交叉快剪,富有动感,自然和青春之美完美融合,充分彰显出美育教育的魅力。第四个短片讲述的是浙师大一位实习生的经历。他经历从一开始的立人设、学套路,到后面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最终带领孩子完成科创项目的过程,终于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不仅是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精神升华,学习和成长,将是教师生涯一生的主题。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正如这句广为流传的金句阐释的那样,教育是一个互相看见,互相成就的过程。而从影片创作层面而言,优秀教师形象的塑造,也有赖于对学生形象的真实呈现。而本片的另一个亮点也在此,从阳光自信背后又有小怯懦的大、中学生,到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的小学生,这些人物塑造不但性格鲜明,同时在人设上充分体现出相同年龄段孩子的普遍性和特定的年代感。比如《一双解放鞋》中的高中生,相对内敛含蓄,因为时代背景是2000年前后,而他又有着家庭贫困的背景。而《脚尖上的岛屿》中的刘佳佳和《春风化雨》中的文廷瑞,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但是一样的早慧,个性倔强,我行我素,这正是当下孩子的典型特点。对于学生形象的成功塑造,为教师形象的丰满性和剧情叙事的真实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主创团队都是教师。教师的自我视角,是赋予这部电影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实性的重要原因,从对教师内心世界的细腻呈现,到对教育理念的生动阐发,都体现了他们对于教育精神的理解和践行。同时,这也是一部校园实践作品,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师、一级导演张建成担任总导演,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师生为主体组建了制作团队,尤其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有54名师生在电影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可以说,这次拍摄,也是针对专业院校教师和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训活动的一次检验,他们奉献的这部作品,为教育精神作出了生动的艺术诠释之余,也为当下高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实践教学案例,创作经验值得关注、推广。(作者:丁莉丽,系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